政治谋略 触龙说赵太后——言语委婉,循循善诱
Posted 太后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触龙说赵太后——言语委婉,循循善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触龙说赵太后——言语委婉,循循善诱
触龙说赵太后——言语委婉,循循善诱
战国时期,赵国的孝成王即位之初,因年纪幼小,只能暂由其母赵太后执政。邻国强秦闻见赵国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答应出兵,但前提条件是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当时,各国为争权夺利,通常会拉拢一些国家做同盟,顺便互派皇族成员作为人质来增强同盟协议的约束性,不过一旦其中的一方反悔,那被派去的人质就难免存在生命危险。
因此,赵太后听说对方要让自己的宝贝小儿子去做人质,死活也不肯答应。她在心里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这种荒唐的要求,哪个母亲会拿自己儿子的性命冒险呢!可是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前来进言应以国家为重。当大臣们的反复念叨令赵太后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时,她十分干脆地对左右的人说:“谁要是再来说要把长安君送去做人质,我一定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丑话先说在这儿,到时可别怪我不顾情面。”
此言一出,果然有了效果,好半天,只有左师官触龙一人禀告左右希望觐见赵太后,听说触龙要来,好不容易心平气和的赵太后又不禁气呼呼的,可是生气归生气,人却不能不见,毕竟人家只说要来觐见,并没说因为什么而来。不过,只要他敢说送长安君去做人质,到时自然有唾沫等着他。
触龙来到宫中,一路上慢慢地小跑着,到了赵太后跟前谢罪道:“人老了,身体就大不如前了。因为脚上的小毛病,我竟然不能快步走。因此很长时间都未能来拜见您,虽然我知道你会体谅我的年老体衰,但我怕您玉体欠安,因此想来见见您。”
赵太后道:“我也老了,现在行动起来全靠车子。”
触龙又问:“太后您每日的饮食应该没减少吧?”
赵太后道:“不过吃点稀饭罢了。”
触龙说:“我最近很没胃口,只勉强散散步,每天慢走三四里,现在总算稍稍增加了些食欲,身体也感觉舒畅了些。”
赵太后说:“我做不到啊!”聊到这儿时,太后脸上的神色总算不那么冷冰冰了。
触龙又说:“我的小儿子舒祺还未成人,而我年岁已大,生怕自己不能好好照顾他长大成人。因此,今天特地冒死来向您请求,希望能让他充当一名卫士,保卫王宫。”
赵太后答道:“可以。他多大了?”
触龙道:“15岁了。虽然他还小,但我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
赵太后忍不住笑了:“你们这些大男人也会偏爱小儿子吗?”
触龙答道:“当然,比女人还爱呢!”
赵太后很疑惑:“不至于吧,男人不可能比女人更疼爱小儿子。”
触龙说:“可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赵太后之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长安君的爱。”
赵太后道:“你这么说可就错了,我对燕后的爱怎能比得上对长安君的爱呢!我一天见不到长安君,就会心神不安。”
触龙摇摇头:“父母真正疼爱孩子,就会为他考虑长远利益。燕后出嫁时,您拉着她的手哭泣,舍不得让她走,一想到她远嫁他国,您就十分悲伤,可是每到祭祀,您总是祈祷说:‘千万别让她回来。’您这么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生育子孙,然后一代代相继为燕王吗?”
赵太后答道:“确实是这样。”
触龙又说:“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甚至远推到赵国建立时,历代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嗣还有能继续承袭爵位的吗?”
赵太后想了一想,答道:“没有。”
触龙又问:“赵国之外,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吗?”
赵太后道:“我还没有听说过。”
触龙说道:“这大概就是古人常说的,祸患来得早就落到自己身上;祸患来得迟则会累及子孙。难道是这些人君之子孙都不好吗?只是他们地位尊贵,自己却没立下任何功绩;俸禄优厚,却无须担任劳碌之事。长此以往,就免不了招来祸患啊!现在您使长安君拥有高高的地位,封给他肥沃的土地,又赐给他很多宝物,却不趁国家危难之际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难道能依靠那些土地和宝物吗?我觉得您为长安君的将来考虑得太短浅了,因此才认为您对他的爱比不上您对燕后的爱!”
赵太后摆手道:“行了,别说了,任凭您把他派到哪儿去吧!”
于是,赵国很快准备好车辆礼物,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也遵守承诺,立即派兵救赵。
谋略智慧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言语得失,小则影响为人处世,大则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要。触龙抓住赵太后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将长安君的利益和赵国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使赵太后意识到隐含在其中的利害关系,巧妙地达到了劝说目的。
相关参考
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继位,是为孝成王。孝成王年少,又是秦国大兵压境之时,其母惠文后便直接掌握君权,任用平原君赵胜为相处理内外大事。惠文后又叫赵威后,儿子即位为王,便称赵太后。她刚执政时,
前265年,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发兵进攻赵国,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太后宠爱,太后舍不得他,不肯答应。
为社稷触龙说太后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秦昭王派兵讨伐赵国,接连攻克赵国三座城池。当时,赵国的惠文王刚刚薨①逝,太子丹继位,是为孝成王。孝成王未及弱冠②,不能理事,所以把朝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他的
春秋战国人物本名:赵威后别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所处时期:战国诞生时候:约前305年阁下作古时候:前265年赵威后人物平生触龙说赵太后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作古,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因为赵孝成王还
赵孝成王,在强敌秦国面前屡遭败绩,让赵国由强转弱,一步步地走向了低谷。转折点就是长平之战。>> 当时的情况是:强楚已被秦国耗弱,强齐在秦“远交近攻”的战略中暂不在打击范围,魏、韩不仅已被秦打服了
初中有哪些文章选自战国策人教版的初中教材主要节选以下战国策文选作为课文:画蛇添足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希望该信息有益于你的思考。《战国策》有那些经典故事1、南辕北辙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
善于进谏的晏婴——委婉进谏,更易接受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在早期比较勤政,但是国情有所好转后,便开始贪图享乐。相国晏婴是一个耿直的臣子,见到齐景公不体恤民情、不增强国势,反而将百姓的收入用来满
北宋最管不住嘴的文人,被皇帝嘲笑后在墙壁写首诗,诞生了个成语
用「”铁齿铜牙”来形容文人,似乎是汉文化才有的事,这一点就像甘蔗这么难啃的东西,全世界只有我们拿它当水果一样可爱。在文坛能被称得上是「”铁齿铜牙”的绝不仅只有那清朝的纪晓岚一人,触龙说赵太后,张仪连横
8.领导的委婉含蓄说话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同义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含蓄的效果;要利用事物在外延边界不清或在内涵上极其笼统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含蓄的效果;要注意修辞方式,灵活运
在战国时代,赵惠文王死了,孝成王年幼,由母亲赵太后掌权。秦国乘机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一定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能发兵。长安君是赵太后宠爱的小儿子,太后不让去,大臣们劝谏,赵太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