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赵威后简介

Posted 使者

篇首语: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赵威后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赵威后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

本名:赵威后

别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

所处时期:战国

诞生时候:约前305年阁下

作古时候:前265年

赵威后人物平生

触龙说赵太后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作古,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因为赵孝成王还年青,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署理。赵威后是一个很醒目的妇女,她注重民生,体恤庶民,因而威望大增。事先赵国虽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支持门面,但国力大不如前。赵威后方才在朝,秦国就兴师打击赵国。赵国没有气力同壮大的秦国匹敌,只好向干系较为亲昵的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的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兴师。赵威后宠嬖其子,不愿如许做,多位大臣力谏均无果。左师触龙最初说服了赵威后,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兴师救赵。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建调派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翻开手札,赵威后问使者:“往年收获还能够吧?庶民安泰吗?你们大王无恙吧?”使者有点不愉快,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态却探询探望年景、庶民的状态,这有点先卑后尊吧?”赵威后回覆说:“话不克不及如许说。若是没有年景,庶民凭什么繁衍生息?若是没有庶民,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原理?”

【原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然后高贵者乎?”威后曰:“否则。苟无岁,何故有民?苟无民,何故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威后岁数题目

据《史记·赵世家》纪录,赵武灵王五年(前321年)娶韩女,十六年梦见孟姚,娶并废韩女,是为赵惠后即赵惠文王生母。可知惠文王诞生在前309年阁下。赵惠文王十年娶齐愍王女儿(据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是为威后。事先公主及贵族后代出嫁都在16岁阁下,可知威后诞生于前305年阁下,其宗子孝成王生于前288年阁下。

赵威后一共生过若干后代不克不及确知,然则能够一定的是最少有过三子二女:赵孝成王、长公主、燕武成后、庐陵君、长安君。孝成王生于前288年,死于前245年;长公主生于前287年,短命于前286年;燕武成后生于前284年阁下,死年不详;庐陵君生于前282年阁下,长安君生于前280年阁下,其作古的时候不详。

赵威后治国头脑

(历史lishixinzhi.com)

如,赵威后答齐王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的奴性太强,听了不很愉快,说“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然后高贵乎?”他的意义是王为贵,岁与民皆下流,应先问候“王亦无恙耶?”才合礼节。威后马上回覆:“苟无岁何故有民?苟无民何故有君?”岂非“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她特别强调“民为本,君属末”,弗成舍本逐末! 看来,赵威后的头脑实在是太先进了!

直至本日,“以民为本”,尚在宣扬、首倡当中,申明真正实行起来是何等之难。那末,已被颠倒了几千年的“本末”,能不克不及从新再颠倒过去呢?这的确是值得沉思的题目。

无岁则无民,无民则无君,轻蔑群众就是舍弃基础——这就是赵威后的治国头脑。

由此观之,岁比民重,君比民轻,治国就要有“以民为本”的头脑。

为何“无岁”就会“无民”呢?倘使一国一年收获欠好,食粮就会缺少,群众就会处在饥饿当中,处在殒命边沿,那末一国有再多的民,有再多的收藏,也会无所用途。终究民只会是野上饿莩,收藏只会是他国之物,因而无岁则无民。

既然一国之“岁”云云主要,那些“岁”又从何而来呢?岁在于地利,在于地利,但更在于人和,人和则心聚,心聚则岁成。有地利有地利而无人和,发亦无成!可见人和的主要,民意团圆的主要。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国比如汪洋当中的一叶扁舟,而群众大众则是运船推舟的浩浩汪洋。没有汪洋,就没有扁舟的存在,没有汪洋的承载与推进,就没有扁舟的顺遂前行。因而,无民则无君,治国须以民为本。

这一“民本”头脑,不仅在古代有其深远的影响,在现今国际社会,亦有其主动的意义。

赵威后影视抽象

1994年电视剧《东方小故事之触龙说后》:倪以临扮演赵威后。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5节 触龙说赵威后

      赵孝成王,在强敌秦国面前屡遭败绩,让赵国由强转弱,一步步地走向了低谷。转折点就是长平之战。>>  当时的情况是:强楚已被秦国耗弱,强齐在秦“远交近攻”的战略中暂不在打击范围,魏、韩不仅已被秦打服了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安然无恙的故事

      解释: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安然无恙的故事

      解释: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

    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赵惠文王本名赵何,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是赵武灵王的儿子,战国时期赵国君主,也算得上赵国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众多文武大臣。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王后>赵威后是赵惠

    历史典故 本末倒置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本末倒置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本末倒置的意思是指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那么,成语本末倒置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本末倒置出自何处?本末倒置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本末倒置的主人公是赵威王。赵威王,战国时期

    触龙说赵太后历史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历史背景是: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继位,年幼,由赵太后摄政。赵太后就是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母亲。当时,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

    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王后 赵惠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赵惠文王本名赵何,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是赵武灵王的儿子,战国时期赵国君主,也算得上赵国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众多文武大臣。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王后>赵威后是赵惠

    历史百科 触龙说赵太后

    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继位,是为孝成王。孝成王年少,又是秦国大兵压境之时,其母惠文后便直接掌握君权,任用平原君赵胜为相处理内外大事。惠文后又叫赵威后,儿子即位为王,便称赵太后。她刚执政时,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后处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本名:后处字号:字子里所处时期:春秋时期(历史lishixinzhi.com)出生地:齐地人物平生后处,后姓,名处,字子里,东周齐国人。孔子的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作字里之,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后子针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赵针别称:嬴针、后子针所处时期:年龄民族族群:中原重要造诣:调整秦晋两国干系(历史lishixinzhi.com)后子针人物平生秦景公的同母弟弟后子针深受秦景公的痛爱,而且异常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