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首领唐才常简介 唐才常的结局

Posted

篇首语: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戊戌变法首领唐才常简介 唐才常的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戊戌变法首领唐才常简介 唐才常的结局


  说到戊戌变法,浮现在大家脑海中国的第一个人物,不是梁启超就绝对是康有为,亦或者有少部分人想到了谭嗣同。但是正常维新革命,并不是只有他们几个人为此而努力,还有许多有志之士奋斗其中,为此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唐才常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实际上在国民愚昧之时,唐才常还算是其中一个比较清醒的人物,与他维新派人士,一同为了改革新法,促进国家富强付出自己的努力。

  唐才常生于公元1867年,去世于公元1900年,为湖南浏阳人,字伯平,号佛尘。他是清末维新派领袖,贡生,与当时同在长沙时务学堂担任教习的谭嗣同并称“浏阳二杰”。

  唐才常出生在封建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从小的时候便接受了非常正统的封建教育。早些年在长沙校经书院、岳麓书院以及武昌两湖书院就读。外国侵略者的不断入侵,让他深感民族危机深重,如今腐朽破落的制度和政府已经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他积极的寻求各种方法,潜心研究各国的政治外交,希望从中寻找突破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唐才常开始萌生了维新思想。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看着再一次遭受打击的国家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唐才常开始积极的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法维新。

  公元1897年,唐才常与谭嗣同一起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长沙时务学堂。同时又创办《湘学报》、《湘报》,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载体。在维新思想渐渐成熟,而且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之后,他与其他维新派人士一同前往北京,进行变法运动。

  可惜的是还不等他抵达北京,维新变法就已经宣告失败。戊戌变法失败,他发愤“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刚刚到汉口的唐才常只有返回湖南,接着到上海,继而周游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进行联系侨胞,筹集资金为维新思想的继续发展做准备。

  在此期间,唐才常与避难日本的梁启超、康有为,还有就是同在日本的孙中山接触。后来他与兴中会必永年合作,准备联络长江沿岸会党起事。

  公元1899年冬,唐才常回到上海建立“自立会”,以“东文译社”的名义活动。他们在上海组织“富有山堂”,作为联络点,联络各地人士。

  在联络会党的基础上,唐才常组织了自立军,全军分五路,入会者达10余万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响后,唐才常以反对清廷引义和团排外为名,召开自立会议。会议中,唐才唱提出以下几点要点:

  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

  二、“决定不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

  三、“请光绪帝复辟”。

  唐才常积极联络各方,做好了“讨贼勤王,以清君侧”,推翻西太后政权,拥戴光绪帝重新当权的准备。当时康有为负责此次活动的物资保障,然而却迟迟未见其海外资金打过来。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资金的唐才常只能将此次自立运动推迟。就这样一等再等,最终使得清政府听到消息,最终被张之洞等人带兵捉拿。

  在审问唐才常的时候,他说:“此才常所为,勤王事,酬死友,今请速杀!”,在狱中题“剩好头颅酬故友,无损面目见群魔”。

  1900年7月28日,唐才常被押解至大朝街紫阳湖畔斩首之前,他还留下“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的诗句。唐才常以自己的性命,给了自己一个交代。此次遇难者共十一人,唐才常首级被悬在汉阳门示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才常是什么人

唐才常是谭嗣同的同乡,二人都是湖南浏阳人,并称“浏阳二杰”,同师于当时著名学者欧阳中鹄。谭嗣同曾积极参与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后在慈禧太后发动的反对变法的戊戌政变中被杀。唐才常既痛惜失去挚友,又不甘心变

历史人物 唐才常的自立军还为啥还没起义就失败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与谭嗣同同乡,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在那儿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有接触。见到康

历史人物 唐才常的自立军还为啥还没起义就失败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与谭嗣同同乡,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在那儿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有接触。见到康

国民党史 唐才常

唐才常字黻丞、伯平,号佛尘,湖南浏阳人,1867年生。早年就读于长沙校经学院、岳麓书院及两湖书院。1897年起,与谭嗣同先后编《湘学报》《湘报》,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提倡新学,鼓吹民权,宣传变法及君

知名人物 唐才常简介,唐才常故事介绍

一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位准备在长江流域发动武装起义,以拥立被西太后囚禁的光绪皇帝,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爱国志士,在武昌天府庙被清兵杀害了。就义前,他留下了两句悲壮的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

历史人物 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简介,唐才常的后人有哪些

人物资料姓名:唐才常(1867年—1900年)民族:汉族籍贯:湖南浏阳出生年:1867年牺牲日期:1900年8月22日性别:男职务:清末维新派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

知名人物 欧阳予倩生平故事简介,欧阳予倩历史评价,欧阳予倩怎么死的?

欧阳予倩,湖南浏阳人。1889年5月1日(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初二)生。他的祖父欧阳中鹄是清末有名的学者,官至广西巡抚。唐才常、谭嗣同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予倩从六岁到十二岁在家塾读书,唐才常是他的蒙师。戊戌

南学会

  南学会,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成立于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筹议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冬,正式开会则在1898年2月21日。1895年中日甲

晚清“沈荩案”之谜:慈禧为何后悔杀记者沈荩

沈荩(1872年-1903年7月31日),初名克诚,字愚溪,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人。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交,认为湖南要实行革新,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00

人物志 唐才常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唐才常,字绂丞,后改佛尘,自署洴澼子,笔名天游居士、咄咄和尚、云梦残生等。湖南浏阳人。1867年5月21日生于世代书香家庭。1886年中秀才,后肄业于长沙校经书院及岳麓书院。1891年应四川学使瞿鸿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