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教仁?宋教仁的死为什么会引发二次革命?
Posted
篇首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宋教仁?宋教仁的死为什么会引发二次革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宋教仁?宋教仁的死为什么会引发二次革命?
宋教仁是晚清末年民国初年人士,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加入自己同学创建的革命团体,此后开始了自己的反清革命之路。在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宋教仁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建立革命团体,联络志同道合之辈,以此来壮大革命队伍的力量。在成功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后,宋教仁又开始为建立更好的国民政府而努力。
宋教仁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光是头衔就有好几个。他与黄兴和孙中山并举,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同时他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民国初年第一位提出了内阁制体制的政治家,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而像宋教仁这种,无关政党,无关利益,只想要建立纯粹的国民政府的纯粹的革命者尤其罕见。在黄兴与孙中山二人,为国民政府的权利角逐的时候,宋教仁就已经表示了对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的厌恶。甚至有一段时间,宋教仁有了退党的表示,也正是因为此事。后来黄兴为了留下宋教仁,选择了退让一步,孙中山这才上位。
蔡元培在《我之历史》序言说:“其抱有建设之计划者居少数。抱此计划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数,宋渔父先生其最著也。”
民国初期之时,虽然建立了临时政府,也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但实际上当时的整个政局并不稳当。临时政府中,争权夺利之事尤为显著。宋教仁虽然并不像参与其中,但是为了能彻底的实现内阁制的政治体制,也冒着危险帮助政党赢得大选。
有人说不久搞个选举吗?有什么危险的!当时的时局之乱,不是今日的安稳局面能够相比的。放在今天来说,每一次大选各部官员都 有起有伏。而在民国初年,就不止如此了。首先是临时政府中的矛盾,其次还有袁世凯在外的窥视。刺杀之事屡见不鲜,如何能使小事?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宋教仁最后在国民党赢得大选不久, 便遭遇暗杀去世,用自己的鲜血祭奠了自己的伟大理想。
宋教仁去世之后,社会各界纷纷追悼,许多人都留下挽联祭奠,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孙中山的两幅: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
五丈原,一抔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点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
这样一位将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革命的先烈,当得起这样的赞叹。
宋教仁的死,不仅在当时影响甚大,同时也具备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宋教仁之死,最后成为了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首先宋教仁本人的社会地位极高,特别是在革命道路上作出的贡献。他去世的时候,正是召开国会之机,时间非常的敏感,所以自然会引发轩然大波。
其次,宋教仁的死亡案件,扑朔迷离,尽管牵连出了一大批的人,但是幕后主使并没有找出来。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在追查这件事情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关键证人的去世,让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在社会舆论之下,自然要发动一件大事,转移此事的注意力。
最后宋教仁被刺杀后不久,袁世凯就被人发现他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在诸多原因之下,孙中山决定抢先出手,发动二次革命。
相关参考
宋教仁是谁,想来大家应该有一点印象。在高中的近现代历史一篇中,曾经明确提过,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的遇刺身亡,最终成为了革命党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引发了南北冲突。而为什么宋
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日益暴露出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为了制止袁世凯的倒退,原同盟会骨干宋教仁劝说孙中山,组建国民党。 1912年底,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国民党的常务负责人宋教仁准备组织责任内阁
就在各方势力对江西军械案努力进行调解期间,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身亡。而此前一天,袁世凯刚刚发布了国会召集令,规定4月8日为国会开幕日。梁启超与宋教仁都把国会讲坛视为自己的政治
宋教仁简介:第一次挨打是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决定推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与部分开国元勋,主张一定要袁世凯离开北京老巢,到南京就职,以对袁世凯进行钳制。可另一些革命
在孙中山、黄兴的强烈要求下,4月26日公布了宋案证据。事实证明,向宋教仁开枪的主谋人,便是袁世凯。全国人心鼎沸,“国贼”之声震动寰宇。宋案发生以后,孙中山立即从日本返国,3月27日到达上海,当晚召开紧
宋教仁简介: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国临时
宋教仁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他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奋斗了一生,最后以身殉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向往反清革命宋教仁,字遯初,(一作钝初)号渔父,湖南省桃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二次革命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认为“非去袁不可”,主张立即兴师讨袁。但国民党内部对武力讨袁的主张意见不一,故未能及时发动。袁世凯则借机决
知名人物 宋教仁生平故事简介,宋教仁历史评价,宋教仁怎么死的?
宋教仁,字遯初(一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县人,1882年4月5日(清光绪八年二月十八日)生。父亲宋起龙,占有土地百余亩。宋教仁童年入私塾。1899年入漳江书院读书,喜爱政治、法律、地理等学科。19
说起国民党,大家除了想到蒋介石,第一个反应就是孙中山了。孙中山原名文,因为曾经化名中山樵,所以常以中山为名。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党人,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