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是宋教仁创建的?宋教仁死后其亲人如何了?
Posted
篇首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是宋教仁创建的?宋教仁死后其亲人如何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民党是宋教仁创建的?宋教仁死后其亲人如何了?
说起国民党,大家除了想到蒋介石,第一个反应就是孙中山了。孙中山原名文,因为曾经化名中山樵,所以常以中山为名。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党人,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看孙中山的介绍,其中有一个“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那么也就说明国民党是孙中山创建的,与宋教仁又有什么关系呢?
宋教仁在当时与孙中山、黄兴,有中国“宪政之父”的赞誉。他是近代革命无法忽视的人物,同时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说道这儿,就更迷糊了。在孙中山和宋教仁两个人中,到底谁才是国民党的创建者呢?
国民党确实与宋教仁和孙中山来两人都有非常深的关系,但是两人的国民党却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虽然看似都是国民党,但是在两人手中的却又是不同的国民党。
在1912年到1913年间的国民党,是宋教仁在中华民国初期建立的一个比较激进的民主政党。而在孙中山手里的国民党,则是孙中山由中华革命党所改组的中国国民党。宋教仁的国民党与孙中山的国民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公元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北京湖广会馆成立。这时的国民党由中国同盟会为主体,联合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实进会等组织组成。而国民党这一组织,实际上是宋教仁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组建内阁,避免同盟会分裂的产物。
同盟会原本是清末的一个秘密革命团体,里面的会员都坚持革命理想。但是一位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长期被袁世凯把持,所以使得同盟会的处境山河日下。尽管有这样的一个前列在,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反对宋教仁的这一做法。同盟会中的一部分人,并不希望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等成员加入。
宋教仁不顾这些人的反对,组成了国民党,目标是依据临时约法去组成国民党的内阁,掌握政治实权。
国民党的人事组织有理事九人、参议三十人、候补参议十人及名誉参议七人。九位理事分别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吴景濂、张凤翙、贡桑诺尔布,孙中山为理事长。但是因为当时孙中山亦是当时全国铁路督办,所以实际党务是由宋教仁代理的。
国民党的党纲有五条:
保持政治统一
(二)发展地方政治
(三)厉行种族同化
(四)采用民生政策及
(五)维持国际和平
这是宋教仁时期的国民党,还是与孙中山时期的国民党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
宋教仁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三十而立,这个年纪正是一个男人撑起一个家庭脊梁的时候。然而宋教仁却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出了生命。那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他的家庭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
宋教仁的妻子是方快姐,夫妻两人只留下了一个独子宋振吕。宋教仁遇刺之后,孙中山和黄兴原本准备将宋教仁的家人接到上海来照顾的。但是因为当时宋教仁的母亲年老体弱,无法经受长途跋涉。所以一直等到宋母去世之后,宋振吕和方快姐才一句上海。
宋振吕后来在孙中山和黄兴的安排下。留学日本,学成之后便在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部任干事,几年后又被派往欧洲和美国考察司法制度。不过可惜的是,宋振吕回国后 没多久就因为心脏病去世,留下独女宋奇璋。
相关参考
宋教仁(资料图)本文摘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国民党正式举行成立大会,选出理事9人,宋教仁得票仅次于孙中
宋教仁是中国“宪政之父”,为中国的革命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这位伟大的革命运动者,最后却因为刺杀,年仅三十二岁便英年早逝,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宋教仁被刺杀的时候,国民党刚刚在1913年的
宋教仁是晚清末年民国初年人士,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加入自己同学创建的革命团体,此后开始了自己的反清革命之路。在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宋教仁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建立革命团体,联络志同道合之辈,以此
宋教仁是中国著名革命家,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不过可惜的是1913年被暗杀于上
宋教仁是中国著名革命家,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不过可惜的是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英年早逝。 暗杀这
国民党的成立,使宋教仁踌躇满志,他决心与共和党一决雌雄。袁世凯认为宋教仁政治手腕比较灵活,比起孙中山、黄兴来更难对付。他对宋教仁百般笼络,甚至放出风来说要让宋教仁出任下届内阁总理。1912年10月18
同孙中山相比,虽然也有较长的革命历史,并以政治家自许,其实却更多的是个书生。他在1904年流亡日本后,先入弘文学院,后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他对欧美国家的政治、法律、财政等制度相当熟悉,翻译过《英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宋教仁案袁世凯谋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的政治案件。辛亥革命后,为了真正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宋教仁于1912年8月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的第一
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日益暴露出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为了制止袁世凯的倒退,原同盟会骨干宋教仁劝说孙中山,组建国民党。 1912年底,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国民党的常务负责人宋教仁准备组织责任内阁
宋教仁与孙中山同样都是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是中华民国初期领导层的主要成员。正是在他们这些人的不懈奋斗之下,才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中国国民步入了民主时代。 宋教仁与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