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古代的回族是什么样的

Posted 回族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回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古代的回族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回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古代的回族是什么样的

2、沧州刘姓回族都有哪些起源

回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古代的回族是什么样的

回族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后裔;回族主要来源是公元13世纪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发或自愿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他们首先成为元朝社会地位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组成部分,人数达到数十万);回回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分别吸收了所在地区的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员。

从唐至元末,是回回先民逐步增量移入中国并形成为民族的时期。回回人在13世纪初就与大漠南北的蒙古人有交往,1203年铁木真遭袭溃退至班朱尼河饮水盟誓者19人中有回回3人,是建立蒙古汗国的功臣。在元代,回族(元代官方“回回”一词主要被用来指从中亚、西亚、阿拉伯地区东来的各族穆斯林)被蒙古统治者划入色目人范围(色目人:元朝统治者对西域包括欧洲各族人及西夏人的总称),辅助治理国家,社会地位较高,先后有26人任中书省宰相,在行中书省任省臣者有61人次,从而奠定了回回民族形成的有利条件。

他们重修了广州、泉州、扬州、长安等地早在唐宋时期就建立起来的清真寺,又在各个散布地区建立了各种规模的清真寺,并围寺而居,形成一个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寺坊”社区。在元朝这种东方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内,通过回回商人经商、官宦流任、宗教职业者传教等自由往来方式,将这些“大分散”于各地的寺坊,串连成有密切联系的共同区域;回回人在与汉民族的长期生产、生活交往中,逐步以汉语言为交际工具;并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与手工业,善于经商的共同经济特点。

虽远离西域,但他们入籍“东土”,总体社会地位高于汉人又低于蒙古人的共同境遇,最终促成了他们在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的纽带联结下聚合为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群体,伊斯兰文化成为回族的主流文化。回回人还在不背离基本信仰的原则下,吸收、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

明清两代,是回族遭遇磨难与形成主要聚居区的特殊时期。明朝及清代前期,官方大致以“回回教”统称今回、维吾尔、东乡、撒拉等民族。明初官方曾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不许本类自相嫁娶等。 在西北地区,继元代安西王阿南达(一写阿难答)“所部十五万众”皈信伊斯兰教融入回族后,明代不断有从西域迁徙而来的“归附回回”被安置在陕甘、新疆各地,拓荒种地,至明末清初,“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乾隆四十五年陕西巡抚毕沅奏折)。此时宁夏境内回族所居连片地区已有“平罗三十八堡、金灵五百余寨”。在云南、华北各地、运河两岸,也正式形成许多回回聚居区。

同时,随着汉语化的过程,回族失去了其先民所使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及突厥语,回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于是,回族宗教界人士以陕西胡登洲为代表起而创办经堂教育,以王岱舆等为代表兴起汉文伊斯兰教著作的编译运动,力图拯救。从而使回族的文化教育在明末清初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随之由于清朝在法律、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对回族的严格限制与歧视、迫害,遏制了回族的发展。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剧和国内封建主义的严重压迫,清朝政府先后在回族内外挑起多起宗教纠纷与回汉仇杀事件,从而激起苏四十三起义、田五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回民起义、陕西回民起义、宁灵回民起义、河州回民起义、西宁回民起义、河湟回民起义等。

20世纪初,在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遭遇与共同的斗争中,回族人民在对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日益明确;对中华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新认识;对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民族发展与教育普及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从而引发了一场回族新文化运动,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回族改革人士和知识分子还提出各民族化除畛域,“各信各教,各享自由”,主张民族团结的观点,并倡导回族内部进行宗教改良,发展民族教育,这些思想为后来回族各界投入抗日爱国斗争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在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中,回族教育历经艰辛,获得空前发展。

从唐代回回先民到新中国成立前,回族经济一直处在封建经济发展阶段。回族分布的广泛性,决定了回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回族社会经济类型,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商业经济,还有畜牧业经济。商业经济在历史上是回族社会的最具特色的传统经济。元代以后,回族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农业经济,而以农业为主又兼营畜牧业、家庭手工业与商业,在历史上一直是回族家庭经济的重要特色。

由于回族是以外来人口为主体,以迁徙方式在中国大地上分散居住而形成的民族,初始时期占有土地多为当时的荒漠旷土,回族农民往往能以勤苦耐劳的精神把这种土地开发为沃土,进行农业耕作。各地回族农民还为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利用耕余、农闲时间兼营畜牧业或屠宰、制革、榨油、运输等家庭副业,这是回族农业经济的突出特点。

沧州刘姓回族都有哪些起源

河北沧州市(含原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

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

因此,了解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对全国的回族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迁 入 渊 源

回族,是沧州41个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久的民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未著留民族谱志。

加之明初燕王朱校“靖难”之役,对沧州一带人民血腥屠杀,赤地千里,造成了历史断带,致使人们对沧州回族的迁徙渊源更加模糊。

近年,一些著作中,多将“靖难”以后,即公元1404年作为沧州回族迁入始点。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商榷。

元朝时期,处于华北腹地的沧州,既是全国最大的盐业基地(长芦),又是京题屈指可数的商业繁荣地区,且当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陆路建有会川驿(今青县)、兴济驿(今兴济镇)、清池驿(今沧州市区)等京都要道官驿十余处;水路有京杭大运河横贯本市南北220公里,直通京城。

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具有穆斯林经商、聚落的天然条件,并据《河北省古代陆路运输简史》载,在盛唐时期,沧、嬴、朝三州(皆今沧州辖区)便盛产丝绢,并为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外国的重要丝绸产地。

可以说,从那时起,沧州就已和阿拉伯国家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而至元初,已是“回回人遍天下”、“京城诸路,其寺万余”,而沧州却无回回人涉足绝非可能。

另据口碑传达,今沧辖泊头市西八里庄沙河涯村在明洪武初年便建有清真寺;孟村县志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回)北上伐元,曾设帐于太平村(今孟村县王帽圈村),其部下将士多为回族,战后阵亡回族将土葬于今孟村尹庄村南,历称“回回墓”。

由此可推断,当时在战乱中回族将士落足本地者恐不微量。

可证明沧州回族始于明前。

沧州回族大量迁入,主要在明初。

据《明史·太祖纪》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徙山后(今宣化东南延至辽阳一带地方称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电田北平。”其“山后q和“沙漠”当时均属回回人较多的地区,移民中自然占有一定的回族成份。

如孟树县韩石桥村韩姓,便是由山后禹州先迁山东禹城后至沧州立庄的。

其祖谱中载:“我太祖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隶,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破城,坑人(活埋,四万,百人幸难逃一,燕王即位,出旨迁民,“以实空地”。

据泊头、河间、董驿、孟_村、沧县、献县等县市若于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大都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晋、鲁、浙、沪、皖、鄂等地奉旨迁徙而来。

其中迁自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龙)岗(港)者居多。

如牛进庄刘氏家谱载:“吾东始祖原籍南直隶上元县二郎岗,永乐二年迁徒于此”。

孟村镇吴氏谱清道光九年载:“原籍系安徽省徽州府联县,前明永乐年间周祖北迁”。

献县马氏家谱一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港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营”(即今本斋村)。

除上述情况外,历代统治阶级、官僚恶势的民族压迫,也使一些外地回回人被迫向回回人户较多的沧州一带逃避,成为沧州回族的来源之一。

如,明朝末年,无定府(今山东惠民)李阁老依仗权势,对惠民、乐陵两地的回族人民进行了残暴的血洗,强令两地周围40里不许有回民居住,迫使许多回族人民从山东逃至沧州,现沧州铁姓回民就是在那次洗劫中幸一兔于难,逃此落户的。

综上所述,沧州回族的迁入,大致可分为六种原因:1.战争。

即通过对外战争,使中、西亚阿拉伯人、波斯人进入京都诸路(含沧州);通过国内战争,使外地回族将士落足沧州。

2.经商。

沧州优越的经商条件与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决定了沧州是四方回族商人理想的落足之地。

S.官居。

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

4.移民。

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奉旨迁来占产立庄I二是随迁仆从百姓;三是被发流罪。

5.逃生。

即逃荒、避难而来。

6.投一亲。

即因种种原因投亲靠友而来。

其族源,按照迁出祖籍追溯,可溯至西陵陆路和东南沿海。

二、繁 衍 演 化

回族,是一个团结、仁爱且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

迁入沧州后,不同时间来自不同地点的各家各户相互攀连,彼此相纳,在血缘关系上结成“回回亲戚”,在风俗习惯、民族感一情上形成了凝聚力很强的“回回一家”。

历经数百年的繁衍演化,不断发展壮大。

(一)繁衍“分荣”。

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沧州回族人口不断增加,各姓家族“抽。

核分亲”,原有村庄容量饱和,土地开发受到局限,迫使部分回族人出庄另立,开辟新的栖身之地。

据对当地部分回族宗脉考查:刘氏始祖于南京二郎岗迁来后,先在孟村东北部建庄称牛进庄,后又遣二子分建了今孟村县的西赵河村和南皮县的黑龙村,此后层层“分蒸”,代代 “抽枝”,至今已发展到孟村的新县镇、大北赵河、小北赵河、辛庄子、大提东、小提东,沧县的小马庄,盐山的后刘庄,黄驿市的刘洪博村等10多个刘姓村。

吴氏始祖由安徽款县迁来后,本人后返原籍,由二子在今沧州市区和孟村镇占产落足,现黄驿市吴庄子,沧县博古屯,海兴县小路村,孟村何吕店等10多个吴姓村皆为沧、孟吴姓回族分枝。

任丘、河间哈姓,为河间果子洼哈姓回族分枝。

马姓回族多为青县马桥马氏祖分枝(现马桥已无回族,只有马氏_回族祖坟,故知者甚少,多误以本斋村为马姓始祖村)。

青县辛集及各地散居的回姓,多为沧县大格村回姓分枝。

盐山县小宝庄由沧县东宝庄宝氏所造。

盐山王古宅村由孟村县杨石桥村王姓所建。

孟村大文台李姓由沧县曹庄子迁来,后又分建了李龙潭村。

(二)民族交融。

沧州回族,由于与汉族长期居住在一起,生活接触,社会交往,贫困相济,患难相助,以及各种历史的机遇,使回汉两族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

其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

1.回汉通婚。

此情过去多出于回汉两族的贫困之家。

旧时,回族为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只许男回女汉结合,不许女回男汉成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回汉通婚不再是生活所迫,回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现象越来越多,“男回女汉”的原则逐步打破。

2.互改民族成份。

其形式有三:*)汉族改回。

即汉族人因某种原因改变民族成份加入回族。

清末闻名天下的回族英雄大刀王五(真名王正谊)即生于沧州市王氏汉族家庭。

因自幼喜武,欲拜回族武师双刀李凤岗为师,因李不收外族弟子,遂长跪于母前,得允离家改信伊斯兰教,从李学艺。

其后人皆为回族。

(2)回族改汉。

即回族人因某种原因改为汉族。

盐山县后刘庄刘姓汉族,即为孟村牛进庄回族刘姓分枝,因居官反教,改为汉族。

另有沧州市自姓、黄晔市张姓、吴姓等回族亦有因居官或生活所迫,风俗习惯蜕变,渐随汉族者。

(3)回族改汉又复改回。

黄驿市岭庄乡张金庄张姓,解放前因村小,请不起阿訇,又多与汉族通婚,后汉化。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民族政策的落实,民族成份和风俗习惯皆又恢复回族;黄驿东湾湾头村张姓原为段庄回族,因居官反教为汉,后又有部分复回。

(三)迁徙外延。

数百年来,由于战争、逃荒、谋生、经商、工作调动等原因,沧州回族迁徙外流,延至全国各省和本省各地。

据当地调查及河北省民族志(初稿)载:清雍正年间,河间府回族将领哈元生率兵镇压云南昭通、东川的彝民起义后,所领部分士兵便在昭通一带电四,后定居当地。

辽宁省营口市虎庄戴、马、张三姓回族是在清顺治年间移民时,由沧州迁去。

辽宁盖县熊岳镇回、张、李、刘、尹等姓回族是由青县楮村过去,宽甸哈姓、韩姓均系河间果子洼乡迁居落户,至今均已五至八代。

吉林早期回族,多为清乾隆五十丸年 (公元1794年)由盂村、沧县、河间、青县逃荒回族灾民。

吉林伊通县回族村了家屯最早为孟村丁庄子丁氏四兄弟辟地而居,并因此得名。

吉林辑安县有回、常、李、王、孔、张各性及龙井市杨、金等姓回民约于1928年前后由沧县、河间、肃宁、任丘迁去。

河北省张家口部分回族系沧州回族商贩,因贩卖牛羊逐渐定居。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杨姓回族元相系黄驿市羊二庄人,因贩运牲口于清光绪年间落后郭家屯(今隆化县)后迁到凤山镇开烧饼铸定居。

河北平泉、丰宁、滦平等县部分回族是从沧州逃荒而来,据平泉县回姓家族称:“老家在沧县大错村,大约乾隆年间过来平泉。”

除上述迁徙较早的情况外,沧州回族大量外流是在铁路交通趋于发达的解放前夕和初期。

其主要流向是西北、东北的矿区、林区。

今宁夏石嘴山、甘肃迭布,山西大同、阳泉。

辽宁抚顺、丹东、本溪,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林矿城市和北京、天津、上海及哈尔滨、佳木斯、银川、沈阳、呼和浩特、包头、石家庄等经济、交通发达城市的叵族,祖籍沧州、河间者具有相当数量。

尤其伊春市和鹤岗市南山区,素有新孟村之称。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建国初期,为加强全国少数民族工作,经中央决定,选派了以王廷芳、刘震环、刘树森为首的大批沧沧州籍回族领导干部携眷到云南、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各级领导职务。

1956年春,全省23个市、县组织动员1542户,6834名回族群众迁往青海省厅和县从事农业生产,其中867户,3928人定居该地。

在这些支边回民中,沧州回民占有很大数量。

三、现 状 与 分 布

沧州的回族,历尽沧桑,经过数百年的繁衍演化,现已成为全市第二大民族。

据统计,全市回族共有丁、于、万、马、王等56姓。

170788人。

回族人口分别占全市总人口和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9%和91地 分布于17个市(县、区)、2个农场和214个乡(镇、办事处)、1468个村(街)。

全市建有盂村回族自治县和杜林、大话村、李天木、捷地、孝子墓、辛集、羊三木、羊二庄、新村、果子注、刘庄、本斋第12个回族乡。

在居住和人口分布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大分散小聚居。

从总体分布看,全市所有县、市、区、场和大多数乡镇、村街都有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有75个村为纯回族村或回族人口占90%以上的村。

(二)固寺而居。

出于回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的需要,沧州回族多以清真寺为核心,固寺而居。

现全市共有清真寺167座,其中沧州北大寺、泊头清真大寺及牛进庄、丁庄子、孟村镇、果子洼、淄川镇、新县镇、本斋村的清真寺历史较久,规模较大。

从某种意义上讲,清真寺的历史、规模就是当地回族居住状况的写照和标志。

(三)同姓聚居和分区划姓。

由于沧州回族多于明初“靖难”以后,为“以实空地”奉诏迁来占产立庄,故所建村庄多为单姓或以单姓为主,虽经历代变迁,这种聚居模式基本未变。

因族源多在南方,移民多沿运河北上,落足运河两岸。

多年来,虽各有迁徙变化,但不同区域的姓氏区别仍很明显。

除以运河为界划分的回族姓氏区域外,许多小区域、小范围也都有不同的姓氏特点。

河间的金、哈、白姓,沧县的回、买、吴姓,孟村的刘、吴、丁、韩姓,黄驿的张、王姓,泊头的石姓,青县的戴姓,献县的马姓,皆为当地回族的代表姓。

(四)商贸区内聚居。

由于回族善于经商,沧州回族多选择交通发达,商贸繁华,有利于经商的地方居住。

全市7个回族人口超万人的县、市(区)中,有6个为古驿站,5个傍运河。

就是在回族人口较少的县市中,回族人也多居城镇或商业繁荣的乡镇。

在城镇居住的回族人,又多择商贸繁华的街道、区域而居,以形成利商而居,居而利商的特点。

沧州南大街、泊头胜利街、河间城关、连镇大街、肃宁主街、苗街等县市商贸繁华部位皆为回族聚居区。

相关参考

沧州刘姓回族都有哪些起源

河北沧州市(含原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因此,了解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对全国的回族研究工作,具有一

回族的禁忌有哪些?都有何历史原因 回族习俗

...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回族的禁猪习俗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

回族的禁忌有哪些?都有何历史原因 回族习俗

...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回族的禁猪习俗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

回族历史上的主要王朝

回族在解放前被称呼为回民、回回。是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的人。自认为是蒙古帝国时期中东地区到中国移民的后代。明朝时期,回民很多,但大部分已经汉化。回族在中国从来没建立过“王朝”。满洲清国时期,云南有回族

回族在天文方面有何成就 回族历史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

回族在天文方面有何成就 回族历史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

开封回族历史

1.开封回民区的来历,有什么历史事件造成的开封犹太人的历史是从北宋时清晰起来的。开封城是北宋王朝的京城汴梁,是那个时期一个极尽繁华的地方,人口过百万。《重修清真寺碑记》记载,犹太人“进贡西洋布于宋”,

亳州回族的历史

一、安徽亳州有哪些历史文化亳州历史太悠久了,可以用4321来概括:“4”是亳州诞生过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四位世界级名人,在一个地级市范围内,出现如此多的“重量级”名人,在全国也绝无仅有;“3”是亳州

回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郑和(1371—1433),明初航海家。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洪武时入宫为太监,又称三宝太监。赐姓郑,始名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亚

回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其中又有何历史意义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