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的生平 卢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学地位

Posted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卢思道的生平 卢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学地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卢思道的生平 卢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学地位

  卢思道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他擅长的是古诗、乐府两大类,这两类诗的风格迥异。卢思道从小就很聪明,在他20岁的时候,北齐左仆射杨遵彦将卢思道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于是卢思道就成为了一名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近臣。从此就开始了他的官场之路。

  卢思道一生经历过朝廷的更迭,做过很多官,但是却都是官职很小的官位。一开始他入司空府,行参军事,兼员外散骑侍郎到后来的丞相府西閤祭酒,因为他泄露了机密。接着他又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府录事参军、京畿主簿、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在公元577年的时候,那时还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执政时期,当时宇文邕灭了北齐,把卢思道留下来任职开府仪同三司。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卢思道仗着自己有才能又有权势,被其他人嫉妒污蔑,官途一直不通顺。隋文帝派他出使陈国,遇上了卢思道母亲去世,卢思道于是守孝三年。守孝期满的时候,卢思道复出任散骑侍郎,行内史侍郎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卢思道一直官途不顺呢?

  卢思道是一个很自傲和固执的人,曾经有一个叫刘松的人,是个专门镌刻碑铭的,手艺很不错。一次,卢思道背着手斜着眼看一边正在做碑铭的刘松,态度很是傲慢,激怒了刘松。于是刘松就故意刁难卢思道,他随意指了一块已经完工的碑铭让卢思道解释是什么意思。卢思道看了半天,沉默的走了,身后传来刘松的讥笑声。卢思道被刘松伤了脸面,发誓要刻苦学习报复刘松。为了这件小事,卢思道专心学习,还拜了当时有名的“北朝三才”之一的邢劭为师。学成归来后,卢思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奚落当时的刘松。他用这几年所学的知识作了一篇华丽的文章,结果刘松装无辜表示自己看不懂。卢思道骄傲的说“你以为我这些年什么都没做吗?我一直刻苦努力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现在你能看懂吗?”

  学成后的卢思道的才能真的很不错,在北齐文宣帝高洋驾崩的时候,朝廷广征挽歌。当朝的许多文人都参与进来,但是一个人被选上的最多也就一两首,而卢思道一人就被选上了八首。就因为这件事,有人将卢思道称为“八米卢郎”。

  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在官场上怎么就那么不顺呢?这是有原因的。卢思道这个人虽然有才,却恃才自傲,古板固执,导致了官场上屡屡得罪人。隋史上对卢思道的评价是“不持操行,好轻侮人”。《北史》中有一件事情能够证明这一点。那时候是北齐天保中期,朝廷刚刚编撰而成了前朝的史书典籍,卢思道说话肆无忌惮,讲了许多坏话,但每次都会受辱而归。另外,有一次卢思道的母亲生了重病,卢思道请了假回到家里探望母亲。卢思道到了家里发现有亲属和相亲去参加叛乱了,卢思道二话没说竟然也参与了进去。后来这次叛乱被平定,卢思道本来是应该被处死的,但是当时率军平叛的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神举,他素来爱才惜才,所以就没有处死卢思道。

  卢思道的一生经历平平,但是他的诗词却是不凡。他的代表作《听鸣蝉篇》词意清切,既抒发了乡愁,又表达了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批判。《从军行》是一首古代边塞诗中的佳作。卢思道的诗词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用典,有气势。他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有较高地位。除了诗作,卢思道还著作有《北齐兴亡论》和《后周兴亡论》等史论。

  纵观卢思道的一生,虽然没有做什么坏事,官途一直低迷,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对后朝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卢思道的简介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

为什么卢思道能"后来居上"

我国古代有个叫卢思道的人,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才智出众,很善于言辞。经常受到家长和朋友们的夸赞。他也开始觉得自己很不错了。  卢思道16岁那年,有一个叫刘松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他看,想请他给指点一下。

历史人物 卢思道简介 北朝隋之际诗人八米卢郎卢思道生平

  卢思道(公元531年-582年)北朝隋之际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

卢思道是谁?卢思道为何被称为“八米卢郎”?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

历史人物 卢思道是谁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

薛道衡是哪个朝代的人?薛道衡为何能与卢思道齐名?

  薛道衡是隋代的大诗人,他经历了北齐、北周和隋朝三个朝代。薛道衡和当时的卢思道和李德林齐名,是一位文坛领袖人物。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字玄卿。他的身世比较可怜,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是在

历史人物 薛道衡简介 隋代著名诗人内史侍郎薛道衡生平

  薛道衡(540~609)隋代诗人。字玄卿。汉族,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

知名人物 卢作孚生平故事简介,卢作孚历史评价,卢作孚怎么死的?

卢作孚,又名卢思,四川合川人,1893年4月14日(清光绪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贩卖麻布的小贩家庭。少时就读于本县瑞山书院,后因家境困难辍学。十五岁时徒步赴成都,入文化补习学校,进修数学、语文和英

历史人物 《人日思归》作者薛道衡是哪个朝代的

人物生平薛道衡少孤,好学。13岁时,作《国侨赞》,颇有思致,见者奇之。北齐武平年间,以主客郎接待南朝陈使者傅□。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当时著名文人魏收说:“傅□所谓以蚓投鱼耳。”他和卢思道齐

历史人物 薛道衡是哪个朝代的人

  薛道衡是隋代的大诗人,他经历了北齐、北周和隋朝三个朝代。薛道衡和当时的卢思道和李德林齐名,是一位文坛领袖人物。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字玄卿。他的身世比较可怜,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