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卢思道是谁
Posted 挽歌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卢思道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卢思道是谁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从军行》卢思道
上面这首《从军行》是隋朝的诗人卢思道的代表作。这是一首七言歌体诗作,该诗将闺中妇人的思念之情和塞外的萧瑟的杀气和出征的士兵的怀乡之情融合在了一起,对偶和谐,意境优美,是一首上等佳作。
说起卢思道这个人,他的诗作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是有一段故事的。在卢思道16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叫做刘松。刘松是中山人,经常为别人镌刻碑铭,非常精于此道。卢思道这个人从小就能言善辩的,十分机敏,身上也有一股子傲气,看到刘松做事,一幅背着手斜着眼睛的不屑的模样。可是刘松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他见卢思道居然用这种态度来看待他引以为傲的手艺,就决定要整一整卢思道。于是刘松随便指了一块旁边的已经做好了的碑铭,就问卢思道说:“你这小子能看懂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吗?”。而卢思道仔细观看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来上面刻的到底是什么,最后默默无言垂头丧气的走了。刘松看到卢思道这种打不出来的样子就在后面笑话卢思道。
就因为被刘松奚落这件事,卢思道决定不能仅凭一点小聪明就怡然自得,要勤勉学习。于是卢思道就不再炫耀自己的聪明,开始拜当时著名诗人邢劭为师。邢劭是“北朝三才”之一,卢思道拜他为师后,认真学习,果然在学问上大有长进。而卢思道学成之后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那个当初无情奚落嘲笑了自己的刘松。他用尽自己这些年里学到的知识,写了一长篇辞藻丰富华美的文章,然后将这篇文章拿到了刘松的面前,让刘松回答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刘松一幅无辜的样子,看着这个气焰嚣张的卢思道,知道他惹不起了。他捡起了被卢思道扔到地上的文章,皱着眉头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刘松只能无奈的说自己真的看不懂这篇文章。卢思道一听刘松说自己看不懂,心里得意极了。卢思道说:“经过了这几年时间的学习,我的学问还是有所长进的,你难道还以为我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卢思道这么努力的学习就是为了报当年刘松侮辱自己的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跟随邢劭学习得时候,分外刻苦。
北齐文宣帝高洋突然驾崩,朝廷下令当朝文士都可以创作挽歌,朝廷会在这些挽歌中选择十首优秀的用来作为皇帝葬礼的挽歌。要是谁的挽歌被选上了,那可是莫大的光荣,因为这代表了你的文采被赏识,而且还被用在皇帝的葬礼上,这种殊荣是十分难得的。这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开始创作挽歌,优秀的挽歌很少,有的人最多也就被选上一两个。卢思道也作了挽歌,但是他的挽歌就有八首被选上。这在当时来说概率是很小的。说明了卢思道这个人的才学真的十分了得。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卢思道被众人成为“八米卢郎”。
除了《从军行》,卢思道的代表作《鸣蝉篇》描写了对家乡的思念和讥讽朝廷权贵生活奢靡,曾受到庾信的赞赏。他的《劳生论》还揭露了北朝官场的趋炎附势的丑态。
相关参考
卢思道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他擅长的是古诗、乐府两大类,这两类诗的风格迥异。卢思道从小就很聪明,在他20岁的时候,北齐左仆射杨遵彦将卢思道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于是卢思道就成为了一名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
卢思道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他擅长的是古诗、乐府两大类,这两类诗的风格迥异。卢思道从小就很聪明,在他20岁的时候,北齐左仆射杨遵彦将卢思道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于是卢思道就成为了一名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
种(读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初任文职,因有谋略,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
历史人物 冯道是谁 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的冯道是奸臣还是忠臣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
卢思道(公元531年-582年)北朝隋之际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