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朱勃《诣阙上书理马援》

Posted 马援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朱勃《诣阙上书理马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朱勃《诣阙上书理马援》

朱勃《诣阙上书理马援》

马援, 字文渊,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 为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待天下统一后, 马援虽已年迈, 但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的豪气丝毫不减当年。他主动请缨东征西讨,屡立奇功。然而, 这样一位让后人敬仰的大英雄死后却遭到小人的谗毁, 妻子不敢以丧还旧茔, 只能草草埋葬。

公元48年, 武陵①五溪蛮②发动叛乱, 东汉朝廷派兵征讨, 但出师不利,没有取得成功。伏波将军马援得知征蛮不利, 马上觐见光武帝, 自请出征。刘秀说: “卿年事已高, 恐不能领兵打仗了吧!”光武帝不想让老将军出征, 但马援说: “老臣虽六十有二, 但身强体健, 仍能征战沙场。”说着就走出殿外披甲上马, 顾盼之间雄风再现。刘秀在殿内瞧得真切, 不禁拊掌称赞他是 “矍铄翁”, 于是命他南征。

马援率领大军抵达下隽③县时, 命探子探明通往武陵的路径, 共有两条路可入蛮界: 一是从壶头山④进入, 这条路虽然近, 但水势深险; 另一条是从充县进入, 路远地平, 但粮食运输线太长。中郎将耿舒主张走充县, 比较稳妥。但马援认为走充县是舍近求远, 耗时废粮, 应当急进壶头山, 扼住蛮人咽喉,则充县蛮夷必不攻自破。这两种意见上报到朝廷, 刘秀同意了马援的战略。于是, 马援率军挺进壶头山。蛮人听说汉军来攻, 就登高据守险要。水流湍急,马援虽兵强马壮, 但一时也杀不上去, 只能就地扎营, 耐心等待时机。怎奈一连数日, 没有一点机会。适逢酷暑, 军中很多将士染疫而亡, 马援也略感不适,便命人沿壁凿洞, 入避暑热。蛮人不时登高擂鼓鼓噪, 马援不顾身心疲乏, 亲自出营查看敌情以备不测。每次巡视, 他都是气喘吁吁, 大汗不止。左右见他尽力为国, 无不嗟叹流泪。

中郎将耿舒因马援没采纳自己的意见, 执意向壶头山进军, 并且现在饱受瘟疫折磨, 心中很不痛快。他给时任建威大将军的哥哥耿弇 ( yǎn) 写信说:“当初我上书建议先攻打充县, 粮草虽难运, 但军中士气正旺, 将士数万, 人人奋勇争先。而如今大军滞留壶头山, 将士们忧虑行将病亡, 实在令人痛惜! 马援如同西域商人一般, 每到一处必然停留, 这就是战事不利的原因。现在果然遇到了疾病, 结果和我预言的完全一样。”

耿弇收到信后, 唯恐耿舒身陷蛮夷不能脱身, 他赶紧手持原信觐见刘秀。刘秀看完信, 顿时大怒, 他立即授梁松符节, 前去责问马援并代理监军。

当梁松抵达壶头山时, 马援已经病死。梁松趁机上书, 诬陷马援驻军交趾⑤时, 曾用车载回一车珠宝和犀角。刘秀信以为真, 不由得勃然大怒, 马上派使者收回马援的印绶。马援的家人为此整日担惊受怕, 等马援的灵柩运归,妻子不敢报丧, 只能草草埋葬在城西。亲友故人都生怕惹祸上身, 竟然无人前来吊唁。丧事办完后, 马援的家人又用草绳自缚, 连在一起, 跪在皇宫门口请罪。刘秀得知后, 将梁松奏章拿出给马援的家人看。他们这才知道马援是受了梁松的诬陷, 连忙上书伸冤, 接连上书六次, 言辞哀切。刘秀这才明白冤枉了马援, 没再追究他的家人, 并准许马援还葬故里。

原来, 马援在交趾时经常服食薏苡仁⑥, 因为这种植物有健脾去湿、抵御瘴气的功效。因此, 马援班师时购买了一车带回家中。岂料, 梁松却借题发挥,诬陷为珠宝, 使得马援死后蒙冤。同僚们虽知实情, 却没有一个人出面替马援申辩, 只有前任云阳⑦令朱勃进宫上书为马援鸣冤。他在奏书中说: “臣见已故伏波将军马援, 自西州⑧崛起, 钦慕陛下仁义, 历经千难万险, 驰骋于沙场,置生死于不顾, 一心忠君报国。他用兵如神, 出师攻无不克, 从未有过败绩。征讨先零⑨时, 他曾被箭矢洞穿小腿; 出征交趾时, 深知此行有去无回, 曾与家人诀别。没多久, 马援再度南征, 很快攻克临乡。大军已建立大功, 但却还未等完成, 马援就先死了。战争有持久而取胜的, 也有因速战而失败的; 深入敌境未必是错误的, 不深入也未必不对。论人之常情, 难道会有人愿意久驻险地, 不思生还吗? 马援为朝廷效命二十二年, 北至大漠, 南渡江海。他身染疾病, 为国捐躯, 名誉尽毁, 爵位被夺。已死之人, 不能为自己洗刷冤屈; 活着的人, 又不能为他主持公道。臣为此感到无比痛心! 陛下英明睿智, 重于奖赏,轻于刑罚。请陛下将马援一案交给公卿审议, 评判他的功罪, 决断是否恢复爵位, 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刘秀看完朱勃的上书, 怒意全无, 只剩下了抚案长叹。

朱勃聪明早慧, 十二岁时已能背诵诸子百家。他喜欢交友, 经常去拜访马援之兄马况。在交谈时, 朱勃举止文雅, 谈吐不凡, 深得马况的喜欢。当时,马援才开始读书, 眼见朱勃少年老成, 心中不免有些妒意。马况很快就察觉到了马援的情绪, 便劝慰他说: “朱勃大器早成, 智慧仅此而已, 最终你必会在他之上, 你不要担心。”

果然, 朱勃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被右扶风⑩看中, 请他代任渭城⑪县令。后来马援当了将军并封了侯, 而朱勃仍旧担任县令。马援虽地位尊崇, 但因常念旧恩而给朱勃很大的帮助, 同时又对他傲慢无礼。而朱勃不仅毫不在意, 反而对马援更加恭敬了。等到后来马援受到诬陷, 只有朱勃能挺身而出为他辩护。

光武帝刘秀对待功臣一向宽宏大量、恩宠无比, 却听信梁松的谗言, 对病死在蛮夷之地的马援毫不手软, 收其绶印, 夺其爵位, 刻薄寡恩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情况下, 马援的亲朋故旧个个唯恐避之不及, 生怕惹火烧身。唯独朱勃不顾自身安危, 上书为马援鸣不平。患难之时见真情, 像朱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①武陵: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县。

②五溪蛮: 即雄溪、门溪、西溪、潕溪、辰溪, 为少数民族 (古代称 “蛮夷”) 聚居之地, 故称 “五溪蛮”。

③下隽: 古县名, 西汉置, 因隽水得名, 故城在今湖南省沅陵县东北。

④壶头山: 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 因山峰奇异, 形似壶头而得名。

⑤交趾: 又名交阯, 我国古代地名, 位于今越南境内。

⑥薏苡仁: 中药名, 也是人们普遍常吃的食物。

⑦云阳: 今位于重庆市云阳县。

⑧西州: 今甘肃省中部和西北部一带。

⑨先零: 古代羌人部落之一。

⑩右扶风: 官名; 政区名, 为汉代三辅之一。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 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⑪渭城: 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部。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勇朱瑾怒斩徐知训

勇朱瑾怒斩徐知训杨隆演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的君主,他生性懦弱,不善理政,导致大权落入徐温手中。徐知训是徐温的长子,他酗酒如命又好女色。凭借父亲的权势,他在朝中飞扬跋扈,十分嚣张,连吴王也不放在眼里,经常

汉朝历史 为国远虑谋略重臣晁错的故事

第一节上书文帝献国策  晁错,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子前元三年(公元前151年),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积极策划和推行了为结束地方割据的“削藩”斗争,

外国著名军事著作 弗龙蒂努斯《谋略》主要内容是什么,弗龙蒂努斯《谋略》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弗龙蒂努斯《谋略》导读

[古罗马]弗龙蒂努斯:《谋略》《谋略》一译《谋略例说》,是古罗马著名军事著作。作者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弗龙蒂努斯(SextusJuliusFrohtinus,约35~约103)是古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理

长短经(反经) 《反经·任长第二》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弘略而高远,历纤理微则宕往而疏越。

领导谋略 忌华而不实

忌华而不实华而不实,意指花开得好看,却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在《卖柑者言》中说,那些“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却“坐高

兵法谋略 鬼谷子谋略全集《参调而应,利道而动》解读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原文】故口者,机关也,所以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

历史百科 梁启超公车上书

梁启超公车上书梁启超公车上书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始出自顾

政治谋略 子贡的谋略

【引言】对于圣人,我们中国人是尊敬有加的,但有时圣人为了某种目的也可以进行欺骗。比如子贡,在孔子的门徒中,他的声望很高,已经接近圣人了,但他为了挽救鲁国而出使数国时,用尽了欺骗的招数,虽然十分高明,也

谋略人物 鬼谷子高徒苏秦的谋略

【引言】政治与道德是什么关系?也许有人认为道德应该服从政治,也许有人认为政治应该服从道德。其实,二者的关系可以套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明,即没有政治保障的道德是不可靠的,没有道德基础的政治是没有合法性

政治谋略 商鞅立木为信的智慧谋略

立木为信商鞅变法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承大统。秦孝公年仅二十一岁,雄心勃勃,心怀大志,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他决心变法图强,改变国势衰微的处境。为了能得到匡扶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