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在大明建立前夕竟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

Posted 元顺帝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顺帝在大明建立前夕竟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元顺帝在大明建立前夕竟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

2、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元顺帝在大明建立前夕竟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

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

至正二十年以后的元顺帝,真正担心的事情己经不是南方一时蜂起的起义军了,而是担心自己随时会变生肘腋,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随着脱脱二次上台以后钞法改革的失败,再加上愈剿就愈盛的红巾军,中原地区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不停地吸蚀着国力,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无论官民,都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怨气。这种情况下,很多原来拥兵北方的蒙古诸王不仅对政府遇到的困难毫无体恤理解之意,反而对朝廷政策不断向中原倾斜而感到不满。其中阳翟王(一说鲁王)阿鲁辉帖木儿作为北方势力较强的宗王,感到顺帝已经陷人窘境无法自拔,于是闻风而动,于至正二十年在木儿古彻温起兵,向南进军,准备趁机夺取政权。

阿鲁辉帖木儿长期身处北地,向来以蒙古正统自居,他给顺帝写了一封长信,里面列举顺帝若干罪状,其中写到“大元的版图是历代祖宗皇帝靠着出生入死的争战才得来的,你现在随便就把中原疆土的一半丢掉了,还有什么脸面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依我看来,不如你把皇帝的印玺让给我,让我来替你做这个皇帝吧!”

元顺帝本人以及其祖武宗、其父明宗都曾受到北边诸王的拥戴,深知北边诸王兵权在手,其中不乏觊觎帝位、怀抱野心之辈,故此顺帝对阿鲁辉帖木儿的发难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阿鲁辉帖木儿的来信,正戳中了顺帝的痛处。顺帝本意是希望发愤图强,成为一代明主,结果闹到这么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眼看就连守成之业都难以完成,他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责。此时的顺帝已经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感到深深失望,内心退志已萌,看完阿鲁辉帖木儿的来信之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他要是真有天命佑护,我当然可以退位让贤了”。

然而阿鲁辉帖木儿也确实没有皇帝命,他举兵没有多长时间,手下的一个心腹叫作脱欢的就发动了叛乱,把阿鲁辉帖木儿抓了起来,献给顺帝。按照惯例,宗王犯罪,为了保留宗室的颜面,通常不会对其处以斩首的极刑。但又不能对罪行姑息,于是就叫人带着一副弓弦给犯罪的宗王,由派去的人用这副弓弦把宗王绞死,这就是所谓的“赐死”。宗王一经赐死,当初所犯的罪行就算一笔勾销,家人也可以得到保全。可是阿鲁辉帖木儿在这个时间点竟敢高举叛旗,实在罪不容赦。顺帝一反“赐死”的惯例,下令将阿鲁辉帖木儿斩首以正典刑,同时也等于敲打了一下其他宗王,让他们不敢再有所异动。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殿内有美女数百人,身穿璎珞流苏遍体的奇装异服,按弦品萧,玉肉横陈,高唱《金字经》,四下蹦跃,大跳“雁儿”舞。

顺帝等人,又饮酒又服食春药,心醉神迷,大有一日快活敌千年的极乐之感。不仅自己快乐,顺帝表示“太子苦不晓秘密佛法,此秘戏可以延年益寿呵”,于是他又让秃鲁帖木儿教太子有样学样,“未几,太子亦惑溺于邪道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淫暴如秦始皇、齐显祖、隋炀帝、金海陵,都是自身宣淫,对下一代储君太子皆付名师硕儒教诲,从未听说上述几个爷们让人教儿子也“学坏”的。这一点,元顺帝为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向儿子传授性学苦怪大法的皇帝。

除“大喜乐”以外,元顺帝又是个天才木工设计师。凡是他左右喜欢的宦官在宫外建宅院,元顺帝皆亲自动手,设计出屋宅的模型。当然,模型并非明清宫廷建筑师用夹纸板制作的立体“烫样”,而是按比例缩小的真材实料的模型,其中满嵌黄金珠宝点缀。元顺帝自画屋样,自削木构,制作模型宫房皆高尺余,栋梁楹榱宛转如真,然后把模型交付匠人,嘱咐照此构建,为此,京师人戏称顺帝为“鲁班天子”。

侍侯顺帝左右的宦者们贪财,当皇帝向他们询问对自己“作品”的意见时,这些人常常拨郎鼓一样摇脑袋,不是说样子不好看,就是说城内已经有类似样式建筑。顺帝在“艺术”方向很执着,立即自己动手猛抡一斧子,把辛苦构制数十天的模型砸毁,重新构思另建。待他转身离开,内侍们便哄抢被弃模型上镶嵌的珍宝,皆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元顺帝不仅仅是有双鲁般一样的巧手,他在工程力学和设计构造学上造诣独特,《元史》中列举他自造龙船和宫漏(报时装置)二事,从中可以窥见这位皇帝建造学方面的“天份”:

(元顺)帝于内苑造龙船,委内官供奉少监塔思不花监工。(顺)帝自制其样,船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广二十尺,前瓦帘棚、穿廊、两暖阁,后吾殿楼子,龙身并殿宇用五彩金妆,前有两爪。(船)上用水手二十四人,身衣紫衫,金荔枝带,四带头巾,于船两旁下各执篙一。自后宫至前宫山下海子内,往来游戏。(龙船)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又自制宫漏(古代报时器),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者皆翔舞。匮之西东有日月宫,飞仙六人立宫前,遇子午时,飞仙自能耦进,度仙桥,达三圣殿,已而复退立如前。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

巨大龙船的精巧自不必说,顺帝所造报时器的精密、复杂和有趣程度,如果西洋毛子们见过这位爷的设计和真品,估计清朝时他们再不敢把自鸣钟等“奇技淫巧”拿到北京卖给乾隆爷大骗银子。元顺帝几百年前的设计,其精绝程度,甚至超乎现代人的想象。而且,现在的大头头们奠基、剪彩等事都是象征性地挖几锹土,动一下手中金剪(金剪刀其实也是高级行贿品),元顺帝从图纸到构件,皆亲力亲为,没有一丝掺假,从一点上,可说是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皇帝的勤劳与智慧”。无独有偶,明朝的熹宗皇帝也是个“木匠皇帝”,但那哥们只喜欢操斧运锯干体力活儿,设计方面的天赋远远逊于这位元顺帝。

眼见元顺帝在宫内制作不息,皇后奇氏也心急,一次,趁顺帝高兴,她挽衣谏道:“陛下岁数不小了,太子也大了,希望您不要再天天埋头于造殿搭屋,应该稍事休息。后宫嫔妃众多,足可侍奉陛下,请陛下勿再沉迷于那些天魔舞女之辈,要爱惜身体啊。”

顺帝最听不得劝,闻言勃然大怒:“古往今来,就有一人如此吗!”言毕,他拂袖而去,两个月不到奇氏宫中。为此,皇后奇氏日后再也不敢逆拂“圣意”。

相关参考

宋朝皇帝与元王妃偷情所生? 元顺帝身世之谜

算起来,迈来迪死的时候最多也不过就是二十岁上下,这个直到死都还没来得及发育完全的女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在死去若干年后当上“贞裕徽圣皇后”,更不会想到,一世身不由己的自己竟在野史中跟三个皇帝扯上了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

宋朝皇帝与元王妃偷情所生? 元顺帝身世之谜

...立他为帝的正是当年亲身参与炮制此说法的婶婶。但是元顺帝的身世究竟如何,从此也成了史书上的又一个

元朝 元代·顺帝北走

顺帝北走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七月,徐达率领的大明北伐军攻占通州(今北京通县),在大都(今北京市)的元顺帝先在清宁殿召集后妃、太子

汉朝历史 差点死在韩信之手

  胜出之后,刘邦还得把那些太厉害的帮手除掉,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这里面就包括两个叫韩信的人。其中一个淮阴侯韩信,刘邦早就果断下手,将其软禁到自己身边。刘邦想逼他造反!  楚汉争霸的时代,项羽和刘邦一

历史人物 元顺帝为什么爱做木匠活

元顺帝为什么爱做木匠活?元顺帝的木匠成就!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皇帝都有,宋代的皇帝喜欢书法字画,明代的皇帝不爱上朝,而介于宋朝和大明之间的大元,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

马谡并非死在诸葛亮的刀下 历史的误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然而,这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家之言,真的看历史,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三国志·诸葛亮传》确实说了诸葛亮“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

马谡并非死在诸葛亮的刀下 历史的误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然而,这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家之言,真的看历史,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三国志·诸葛亮传》确实说了诸葛亮“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

多少文人死在其刀下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  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