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差点死在韩信之手
Posted 刘邦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差点死在韩信之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差点死在韩信之手
胜出之后,刘邦还得把那些太厉害的帮手除掉,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这里面就包括两个叫韩信的人。其中一个淮阴侯韩信,刘邦早就果断下手,将其软禁到自己身边。刘邦想逼他造反!
楚汉争霸的时代,项羽和刘邦一共打了四年,才分出胜负。最后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一并天下,称为汉高祖。
我们知道,项羽力大无穷,动不动就来百人斩,是超级军事天才,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从未败过。而最后之所以沦落到乌江自刎,主要在于政治上太幼稚,不知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而刘邦却老谋深算,拉拢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最后胜出。
当然胜出之后,刘邦还得把那些太厉害的帮手除掉,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这里面就包括两个叫韩信的人。其中一个淮阴侯韩信,刘邦早就果断下手,将其软禁到自己身边。因为那家伙是个超级军事天才,放在外面驾驭不住,要是给他一个机会和自己交战,只怕自己这个皇帝是当不成了。另外一个韩信,本事差些,刘邦不怕他,就怕他不造反。但是怎么逼他造反呢,刘邦采用的是野蛮拆迁的办法。
这个本事一般的韩信,是战国时韩襄王的孙子,因为勇武被刘邦赏识,死心塌地地帮刘邦打天下。项羽死后,刘邦封他为韩王,疆域为老韩国的一部分,在秦朝属颖川郡。国土已经算很小了,但刘邦仍旧不放心,因为颖川北近洛阳、巩、荥阳、成皋,南近宛、叶,靠陈、淮阳,都是天下至关重要的枢纽。一旦天下有变,韩信只要发兵北据成皋,汉兵就出不了函谷关。所以在第二年,刘邦就迫不及待地对韩信说:「你武功这么高,呆在内地可惜了,不如去守边,为祖国国防做点贡献。太原以北三十一个城都归你,国号还叫韩,都城嘛,设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韩信心里当然不愿意,太原以北,那也叫韩国?战国时的韩国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www.cha138.com)河南省的中部,国都郑(今河南新郑)。被秦国灭后,都城附近的大片土地设置为颖川郡,是当时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之一,气候水土都很宜人,什么时候纬度那么高过?简直岂有此理。太原以北,冬天冷得叫人想撞墙,还人烟稀少,每平方公里大约只有10-20人,是当时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收不到多少税,怎么过好日子?跟颖川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不是野蛮拆迁吗?傻瓜才肯答应。这就好比俄国要美国把五大湖区跟它换西伯利亚,人家美国肯吗?不骂你是神经病才怪。况且太原以北地靠匈奴,非常危险。本地的居民常常是刚做好饭,菜摆了一桌子,筷子还没拿起,匈奴骑兵就冲了进来,把饭桌砸个稀烂,儿子杀死,女儿抢走。刘邦这么做,简直想借刀杀人嘛。但韩信也没办法,刘邦是老大,没处说理去啊。总之,不迁不行。
韩信郁郁不乐地去新韩国上任,不久他上书刘邦:「晋阳离边境远了些,臣想把国都迁到马邑(今山西朔县)。」
马邑比晋阳更靠匈奴,迁都到那,不是吃错药了吗?很显然,事情没这么简单,说明这家伙已经下决心反抗刘邦。这也难怪,肥沃的国土被抢走,换了块鸟不生毛的地方,拆迁费没给一分,天天被匈奴抢掠杀戮,性命朝不保夕,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不如干脆和匈奴联合起来。
刘邦开始还没想这么多,很高兴地批准了韩信的请求。心想,这家伙傻啊,这么欺负他,他都不生气,还真想扎根边疆一辈子,不如把他树个典型,号召全国人民发扬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韩信当然不傻,他已经和冒顿单于坐到谈判桌上,签订了《匈韩两国和解备忘录》,一不做二不休,和匈奴联兵进攻晋阳。
刘邦一听,这家伙,正准备给你树典型呢,给我来这手。不过他挺高兴的,借口如愿来了,又可以干掉一个了。于是御驾亲征,在铜鞮大破韩信军。韩信逃亡匈奴,他手下的将军曼丘臣和王黄拥立原先赵国的后裔赵利为王,与韩信、匈奴一起进攻刘邦,但在晋阳又被汉军杀得大败,一直逃亡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匈奴随后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屯兵,又被汉兵追杀,大败。刘邦见自己老打胜仗,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亲自赶到晋阳,派人打探冒顿的虚实。间谍十余个都回报说:「冒顿身边尽是老弱病残,很好打。」刘邦很高兴,当即率领三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赶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却发现无以计数的匈奴骑兵从地平线上冒了出来,对自己形成合围之势。他只好撤退到白登山,匈奴四十万精骑随后赶上,将汉兵围了个水泄不通,总共七天,汉兵一个个饿得嗷嗷直叫,手指被冻伤,很多人做了截指手术,变成残疾。最后靠陈平献了一条见不得人的秘计,匈奴放开一个口子,刘邦才逃了一条性命。
后来韩信就一直在边境骚扰汉兵,一直到四年后,刘邦手下的柴将军才在参合(今山西阳高县南)将韩信杀死。
一次野蛮拆迁,逼反了一个忠臣,拆迁者刘邦也差点死在匈奴手里,期间不知多少百姓卷入战争,死于疆场。这好像是中国历史的常态,暴力执法只能引来暴力抗法,遭殃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韩信晚年有多惨,刘邦说煮了他,吕后说扎死他,最后死在钟里
公元前196年,征讨陈郗(xī)叛乱的刘邦返回洛阳,有人告诉他,淮阴侯韩信已经被杀死,听到这个消息,刘邦是既高兴又哀怜他。 高兴的是,他最忌惮的人死了。 哀
清朝最后的名将—僧格林沁!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下面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自马上得天下,在其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征伐无数,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名将。而在鸦片战争后,昔日所向披
导读:关于「之」,史学及关心历史的各届人士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趋同的结论是「栽在之手」,不同的是「为什么会栽在之手」的深究。一个于一个之手,是政治家和阴谋家的差别所致吗?> 蝇营狗苟的当然算不上
韩信作为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可以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他帮助刘邦打下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战将,最终却死在了刘邦妻子吕后和萧何的算计当中。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开始了分封功臣,而韩信、张良和萧何
导读:关于“李斯之死”,史学及关心历史的各届人士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趋同的结论是“李斯栽在赵高之手”,不同的是“李斯为什么会栽在赵高之手”的深究。一个丞相死于一个宦官之手,是政治家和阴谋家的差别所致吗
韩信作为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可以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他帮助刘邦打下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战将,最终却死在了刘邦妻子吕后和萧何的算计当中。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开始了分封功臣,而韩信、张良和萧何
导语:对于的男宠,不管他们私德如何,这两个人的处境其实是很可悲的,无论女皇在世时如何地风光,一旦女皇驾崩,等待着的只有为君主殉的命运。>喜欢唐史的总免不了去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神龙政变、中宗复位、女
导读:诸葛亮走出茅庐之前,和曹操似乎没什么交集,然而,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也曾悬于曹操之手。这还从得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谈起。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
在日军侵华时期,中国出了不少汉奸,不过有些汉奸大家可能不曾听说过,比如笔者今天说的汉奸石友三,在电视剧《亮剑》中到处提到过。>>提起石友三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他可是近代臭名昭著的“倒戈将军”,《三国演义
导读:走出茅庐之前,和似乎没什么交集,然而,少年时代的命运也曾悬于之手。这还从得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谈起。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