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

Posted 捻军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

清朝最后的名将—僧格林沁!辉煌半生,却死在16岁小兵之手!下面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自马上得天下,在其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征伐无数,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名将。而在鸦片战争后,昔日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早就沦落为一群蛀虫,毫无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你下,仍旧有一位名将横空出世,给清帝国挽回了最后的一丝尊严,此人正是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个名将的僧格林沁。然而,此人在经历了辉煌的前半生过后,结局却很悲催。>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不仅面临着列强的持续入侵,还得应付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差点提前葬送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而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从一个蒙古穷苦家庭走出来的僧格林沁,在乱世中逐渐崛起。>作为名将,僧格林沁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有两件。1853年,太平天国统帅林凤祥率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逼近北京,清廷为之震动。僧格林沁在此危急时刻临危受命,指挥清军两次大败太平军,最终活捉了林凤祥。此役也让僧格林沁一战成名,确立名将之威名。>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已是清朝柱石的僧格林沁,又受命与英法联军交锋。大沽口之战,僧格林沁抓住战机,痛击没有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敌军,取得了双方开战以来,来之不易的胜利,再次名声大震。>然而,以上两战成了僧格林沁一生军事生涯的巅峰。大沽口之战后,再次面对英法联军,他率领的蒙古骑兵接连在天津和八里桥遭遇惨败。僧格林沁因此失去了亲王爵位和顶戴花翎,只能去山东负责剿灭捻军。突然的变故,让心高气傲的他性情大变,渴望戴罪立功。这种急切的结果,却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 >僧格林沁走马上任后,由于急欲立功,心浮气躁,结果不顾战场形势就盲目开战。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三次出击都吃了败仗。就在他再次遇挫的时候,清廷恢复他爵位和花翎的圣旨传了过来。受此激励,僧格林沁就像变了一个人,他用两年时间摸透了捻军的作战方式,最终在安徽两次取得对捻军的大胜,让对方损失了十几万人,元气大伤。>不过,捻军也不是吃素的,这支与清朝周旋了数十年的起义军,适时做出了调整。在编制上面变成了马军和运输部队,大大提高了机动能力。同时,捻军还通过太平军遗留下来的财富,装备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洋枪部队,提高了战斗力。完成蜕变的捻军再次成为僧格林沁的劲敌。他们采用灵活的战斗,多次牵着僧格林沁的鼻子走,让他带领的清军疲于奔命。> >僧格林沁陷入了被动的局势,并且多次遭遇失利。心高气傲的他,被捻军处处碾压,胸中憋了一肚子的气,只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以消心头恶气,并且保全他作为名将的面子。也因此,僧格林沁打出了火气,当朝中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和大臣看出不妙,接连数道圣旨送来让僧格林沁停军休整时,僧格林沁却一意孤行,违抗圣旨出兵。> >结果,僧格林沁率领清军,一举闯进了捻军为他设下的埋伏圈。1865年5月,僧格林沁带兵来到山东和直隶两省交界的黄河水套地区。这里河网密布,杂草丛生,非常不利于骑兵作战。然而,已经杀红了眼的僧格林沁,不顾如此复杂的地势,摆开阵仗猛攻捻军,结果在准备充足的捻军面前,清军近一万四千精锐,死伤大半。>僧格林沁在激烈的战斗中身先士卒,结果肩膀受伤,无奈只有逃跑,准备保住老命东山再起。在经过一处名叫吴家店的地方时,他被捻军一位16岁小兵张凌云碰到。张凌云此时不知道僧格林沁的真实身份,见他身穿棉袍坎肩,脚踏官靴,非常显眼,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物。所以张凌云当机立断,冲上前去将负伤落单的僧格林沁击杀。一代名将,自此以悲剧的方式陨落。> >虽然作为统帅,僧格林沁有着许多的缺点,不过,他平时治军,能够善待士卒,与他们打成一片。对待百姓,僧格林沁也能做到秋毫无犯。在当时腐败的清军中,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也因此,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地方的百姓为之痛哭流涕。清朝为僧格林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时的京城哭声震天,场面相当壮观。能够有此待遇,僧格林沁在天有灵,应该也能稍微瞑目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隋唐第一女将新月娥没有死在敌人之手 却死在心爱人手里

在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将领被大家所熟知,不过这些大多数都是男性,女性似乎很少,而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女性将领莫过于杨家将,她们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甚至比许多男人还要厉害,不过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这一位女性

满清最后名将僧格林沁为何会被一个骑骡子的16岁小兵给宰了

编者按:前几天,冷兵器研究所发表的《60年前的“神作”《宋景诗》有多写实?》一文中,曾提及了僧格林沁之死。在电影中,僧格林沁被宋景诗手刃。那么,这位晚清赫赫有名、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也有重要戏份的大清

最后却死于儿子之手 霸占儿媳的流氓皇帝

唐朝末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王仙芝、黄巢先后率众起义反抗朝廷。从小不务正业,就爱打架斗殴的朱温一看,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因为朱温孔武有力,善用谋略,作战多次获胜,他很快就从

逃脱子贵母死宿命 却死于枭雄之手

北魏历史上有两位非常著名的太后,一位是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一位是魏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这两位太后一正一邪,在北魏历史上堪称双峰并峙,盖过了许多皇帝的风采。尤其这位灵太后,其一生波诡云谲,令人叹异不已

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

说起变法,大家自然而然的第一个想到就是商鞅,也会认为商鞅是最早的变法者。其实不然,在商鞅之前也有位变法者,他的变法思想给商鞅极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战国初期,那

历史人物 杨坚的掌上明珠,却死于亲哥哥之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兰陵公主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她是兰陵公主,父亲是隋朝开创者杨坚,生母是得宠一生的独孤皇后,有此身份,她的一生本该是幸福美满的,可命运却与她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公主出生时,父

令刘备、诸葛亮畏惧,最终却死于自己人之手

关于名将关羽之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关羽之死是因为太过自视甚高,可谓咎由自取;有人认为,关羽之列是因为吕蒙和陆逊太过奸诈,非君子所为;还有人认为,关羽之死,是刘备和诸葛亮,忌惮关羽功高盖

历史人物 三国中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却死于冢虎​司马懿​之手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小说《三国演义》中给他的定性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却反复无常,且智商不高。《三

历史人物 三国中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却死于冢虎​司马懿​之手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小说《三国演义》中给他的定性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却反复无常,且智商不高。《三

他与关羽打个平手却死于张飞之手! 大将纪灵

小编认为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出武将最多的时代,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诸多武将中关羽毫无疑问是一号人物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名震四海。但是有一个人曾和关羽交手未落下风,而且此人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也不在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