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杜预攻吴——巧用离间,撤换大将
Posted 杜预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杜预攻吴——巧用离间,撤换大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杜预攻吴——巧用离间,撤换大将
杜预攻吴——巧用离间,撤换大将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是中国西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他生于222年,卒于285年。
作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杜预时常说:“立德,我恐怕做不到,立功和立言应该差不多吧!”在杜预的仕途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不断好评,大家都叫他“杜武库”,也就是称赞他无所不能的意思。
晋武帝司马炎一直想要灭掉吴国,但是朝中的大臣却纷纷反对这个计划,只有杜预、羊祜、张华等人赞成,羊祜生病之后便举荐杜预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后来朝廷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治理荆州军事。
到任之后,杜预首先修缮了兵器库中的铠甲,让士兵个个都显得异常威武,军队的士气获得了大幅提升。之后又挑选出了精锐的士兵,暗中偷袭吴国西陵都督张政,并且取得了大胜。
张政是吴国的名将,他据守在咽喉要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杜预偷袭,让张政感到非常羞耻。于是他没有向吴主孙皓汇报实际的情况,但是这又给杜预提供了机会。他原本就打算离间吴国的君臣关系,尤其是君王和驻守边疆的大将之间产生嫌隙,必然会带来巨大影响。果然,在孙皓听说张政居然隐瞒失败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召回了他,让刘宪代替张政的位置。
由于杜预的巧妙离间,让吴国的将帅之间出现一次大换血,这对于杜预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成功。因为刘宪接手军队之后,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情况,所以使军队的战斗力锐减。杜预认为这又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于是便立刻请示晋武帝司马炎,建议他赶紧确立一个攻打吴国的日期。
司马炎在接到杜预的奏章之后,认为第二年才是进攻的好机会。杜预急忙又上了一张奏折说:“现在讨伐东吴,就有八九成的把握。那些认为时机不到的人,只是不愿意出谋划策而已。如果丧失了这一次机会,吴主孙皓也许会有别的计策,如果他们迁都武昌或者修缮了江南的城防,到时候就很难再次展开讨伐计划了。”
晋武帝在接到这张奏折的时候,正在和张华下棋,张华便对他说:“现在我们国富民强,正是讨伐吴国的好机会,相信可以获得胜利。”司马炎思虑了一番,便同意了杜预的征伐计划。
杜预首先将军队布置在江陵,让周旨、伍巢等人率军突袭乐乡,然后又四面悬挂旗帜,放出烟火来扰乱东吴的军心。东吴都督孙歆非常惶恐,向伍延写信求救。而周旨、伍巢在乐乡城外的埋伏,也让孙歆在大败而归的时候更加狼狈不堪,直呼:“晋军是飞过长江而来的!”
在孙歆逃跑的过程之中,周旨、伍巢暗中跟随,一直到军帐下才将他擒获,回到大营之时意气风发,士兵们都传唱着“以计代战,以一当万”的歌谣。
紧接着,晋军又紧逼江陵,东吴大将伍延向晋军诈降,暗中布阵防御。杜预发现了他的诡计,便顺势而为,平定了沅水、湘水以南地区,连交州、广州一带也一并收复。晋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吴国州郡都望风归降,奉上印绶。杜预手持符节,对归降的人们一一安抚。
在节节胜利的同时,晋国的将领们觉得应该暂缓进程,声称雨季即将到来,疾病也会大范围流行,所以最好等到冬天的时候再作打算。可是杜预却坚持说:“如今我们兵威已振,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正是打胜仗的好时机。”
在杜预的指挥下,晋军迅速占据了秣陵,所过的城邑都被收服,证明他的决策完全正确。凯旋之日,晋武帝对杜预大加赞赏,晋爵当阳侯。
谋略智慧
上下同心对于战争的胜利非常重要,杜预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首先获得了晋武帝的支持,让自己的计划可以毫无阻拦地展开。之后,他又不断破坏东吴君臣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出现嫌隙,将张政失败的消息传给了吴主孙皓,使其对张政不再信任,从而导致军队将帅的更替。敌人的不和正是我们的机遇,杜预的成功不仅是计谋,更在于他掌握了恰当的时机。
相关参考
刘邦辱骂激曹咎——巧用愤怒,妙计取胜公元前203年,正是楚汉相争之时。这一年,楚霸王项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了成皋,开始向东进发。但此举恰恰中了汉王刘邦之计,因为他正想着“夺取成皋,巩固正面战场,牵制
富弼精诚慑契丹——巧用迂回战术,趋利避害宋仁宗庆历年间,契丹国突然大举进犯,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宋王室慌了手脚,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契丹求和,可是出使契丹风险很大,朝中大臣多不敢前往。最后,富弼临危受
陈平离间除范增——疑心生暗鬼,疑忌失重臣汉朝的开国谋士陈平从小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他跟着自己的兄嫂过日子,哥哥发现他很喜欢读书,就让他去私塾中学习。陈平长大后,天下正处于一片混乱中。陈平所居住的武
晏婴二桃杀三士——借物离间,借刀杀人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猛士,一位叫古冶子,一位叫田开疆,还有一位叫公孙接,他们个个力大无比。三个人只有一身蛮力,也很讲信义,但就是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
取长补短不如巧用其短容忍下属的短处是美德,能够巧用下属的缺点才是水平。清代军事家杨时斋说过:“军中无人不可用:既为聋者,宜给左右使唤;哑者,令其传递秘信;跛者,令其守放炮坐;瞽者,可让其伏地远听。”可
巧用妙计,调虎离山生存规则周经理经营着“福利酒店、福利商场、福利宾馆”为一体的福利系列。在周经理的带领下,短短两年时间,公司就步入了正轨,而且获利可观。随后,他准备再争得一块土地,建一座乐园,同时还计
杜预生平介绍杜预(222—284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学者。因其博学多才,尤善谋略,故有“杜武库”之称。杜预祖父杜畿是魏国名臣,曾先后出任护羌校尉
(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