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燕将军乐毅受聘异国任将
Posted 乐毅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燕将军乐毅受聘异国任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燕将军乐毅受聘异国任将
燕将军乐毅受聘异国任将
乐毅(生卒年不详),赵国灵寿人,战国时期为燕国大将军,功勋卓着,历史上很有名望。
乐毅出身将门,先祖乐羊是魏国的大将,因伐中山国有功,魏王把灵寿一带封给他,他的子子孙孙都生活在灵寿(河北省保定地区)。乐毅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很爱学兵法。由于赵国发生内乱,乐毅跑到魏国国都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在那儿当了个小官。魏王看他能干,派他到燕国当大使。那会儿,燕国被齐国灭了刚刚复国不久,燕昭王决心要报齐王灭国之仇,筑黄金台招慕人才,提倡改革。燕昭王听说乐毅很有才华,就非常尊敬他,跟他交朋友,打算重用他。乐毅很受感动,就决定留在燕国,当了燕昭王的亚卿,帮助燕国训练军队,准备跟齐国打仗,以报灭国之仇。
那时候,齐国势力比较大,又打了几次胜仗,齐滑王就骄傲起来,国内老百姓对他不满,各诸侯国也都烦他。燕昭王看到齐国这种情形,就对他最信任的将军乐毅说:“燕国受齐国欺侮这么多年了,我天天想替先王报仇。如今正是灭齐的好机会,我想带全国的军队跟齐国决以死战,你看怎样?”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又善于打仗。它虽然有内患,但力量还是很大的。要打,必须联合几个国家一起打才行。列国之中跟咱们挨着的是赵国。大王跟赵国一联合,韩国准加入。孟尝君在魏国也恨着齐王呢,他也会请魏王帮助咱们。这样,咱们联合赵、韩、魏一起打齐国,一定能赢。”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派他去赵国联合赵惠王,并通过赵国说服秦国给予帮助。同时又派剧辛到楚国和魏进行联络。各国都怨恨齐国,听说一起攻齐,都愿意参加。于是,燕昭王派乐毅为上将,会同秦、赵、韩、魏的军队,于公元前284年开始伐齐。
两军交锋,乐毅亲临前线,率五国联军,发起猛攻,直打得齐军望风而逃。齐湣王逃到都城临淄,乐毅率部攻下临淄,把缴获的珠玉珍宝运回燕国,在宫廷中展览。燕昭王非常高兴,封乐毅为昌国君,把昌国城一带的土地都给了他。
乐毅率领燕军在齐战斗5年,攻下70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聊城、莒城和即墨三城。乐毅认为单靠武力征服不了人心,就是攻下城池也难以巩固。于是,他对3城采取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占领区实行减赋减税,废除苛刻的法令,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优待名流等政策。他认为争取人心,3城可以不攻而破。
可惜,这时燕国内部出了说道:燕国的大夫骑劫对燕太子乐资说:“听说乐毅采取仁道,争取民心,若是民心顺了他,他不得当齐王吗?”太子把这些话报告了燕昭王,昭王一听,就蹦了起来,叫人打了太子20大板。昭王说:“先王的仇是谁给咱报的?乐毅的功劳比天高比海深,怎么还说他的坏话呢!他就是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应该的。”
燕昭王打了太子乐资以后,打发使者上临淄去见乐毅,立他为齐王。可是,乐毅宁愿死,也不接受这封王的命令。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病死,太子乐资继位,叫燕惠王。齐国将军田单知道惠王和乐毅有矛盾,就造谣说:“乐毅实际上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好先王,才不接受封号的。这回新王即位,他该公开做齐王了。若是新王派别的将军来,3座城池早拿下来了!”惠王听信了谣言,派自己的亲信骑劫去当大将军,把乐毅调回。
乐毅心想:若是回燕国,万一被新君所杀,将损害新君的名誉,那就对不起先王了。于是,他决定回老家赵国。赵惠王非常尊重乐毅,封他为望诸君(望诸是地名,在今河南商丘东)。
直到燕军大败,骑劫被杀死,燕惠王才想起乐毅的好处,才写信请乐毅回燕。乐毅婉言拒绝了。燕惠王怕乐毅记仇,以后攻打燕国,就封他在燕国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不记前仇,做赵国和燕国的牵线人,促成两国友好相处。后来他就死在赵国。
相关参考
风流将军周瑜声威远震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郡舒(今庐江县西南)人,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出身于豪门士族,曾祖、祖父均为东汉显官,当过尚书令,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
齐魏桂陵之战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战国初期,诸侯国中魏、赵、韩、齐、燕、楚、秦7国比较强,此外,还有宋、鲁、郑、卫、越、蔡等20多个
秦远交近攻扩大连横齐、楚、燕、韩、赵、魏6国,在苏秦的推动下,形成了合纵的局面,但由于利害关系不同,热心程度也不同。秦惠文王任用纵横家张仪为相,以远交近攻的策略极力拆散6国,然后个个击破,先后使6国屈
中文名:乐毅 别名:永霸 出生地:灵寿(属今河北灵寿)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辅助燕昭王振兴燕国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统帅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大败齐军讨伐齐国,攻占齐国
燕昭王是燕王哙的儿子,早年在韩国为人质,子之之乱平定后回国继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于公元前279年去世,其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与大将乐毅早就有恩怨,燕昭王在世时曾为此鞭打还是太子时的燕惠王。燕昭王>燕
《孙子兵法》《孙子》是春秋末年孙武的军事著作。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因内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任将军。《孙子》全书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较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1.“
燕昭王是个很贤明的君主,他在历史舞台上出现是因为他招贤纳士而出名。史记上曾经有过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唐代诗人
燕昭王是个很贤明的君主,他在历史舞台上出现是因为他招贤纳士而出名。史记上曾经有过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唐代诗人陈子昂曾经作诗:“南登碣石馆
燕昭王是个很贤明的君主,他在历史舞台上出现是因为他招贤纳士而出名。史记上曾经有过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唐代诗人陈子昂曾经作诗:“南登碣石馆
燕昭王是个很贤明的君主,他在历史舞台上出现是因为他招贤纳士而出名。史记上曾经有过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唐代诗人陈子昂曾经作诗:“南登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