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破围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京破围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天京破围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2、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天京破围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4年,美国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州要求加入美国联邦,由此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流血冲突,史称“堪萨斯内战”。1857年,加富尔组织了“意大利民族协会”,借此团结民主派;次年,撒丁王国同法国达成协议,结成反奥联盟。> >    太平军占领金陵,并建立政权的巨大胜利,使清朝统治者惊恐万分。为了遏制太平军的发展,1853年4月7日,向荣率领所部17000余人在金陵城外的孝 陵卫一带安营扎寨,建立了“江南大营”。16日,琦善也率领所部18000人至扬州城外,扎营于帽儿墩一带,建立了“江北大营”。清朝江南、江北两个大营 南北遥相呼应,对天京形成围攻之势,严重威胁着天京的安全。> >   然而,这时的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无视天京面临的巨大威胁,做出了固守天京、同时又分兵北伐与西征的错误决策。1853年5月,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分别进行北伐与西征,天京附近兵力大大减少。> >    1853年5月,清军开始围攻金陵下游的军事重地镇江,太平军的许多营垒相继被击破。1855年4月,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率领清兵到达镇江外围,加紧了对 镇江的进攻,形势极为严峻。而太平天国北伐军由于深入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孤军作战,于1855年5月全军覆没。所幸的是西征军从1855年初开始转败为 胜,夺回了天京上游的安庆、九江、武汉等战略要地,沉重打击了领导的湘军,并使天京从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可靠的保障。为了解除清朝江南、江北大营对 天京的威胁,1856年4月,奉命率领西征军主力回援天京。> >   1856年2月,燕王秦日纲率领陈玉成、李秀成等数万太平军自天京 出发救援镇江,半路遭到镇江外围清军的堵截,双方相持,不分胜负。为打破僵局,秦日纲派部将陈玉成率领少数精兵趁夜间乘小舟沿长江机智闯过敌人的封锁,到 达镇江,与坚守镇江的太平军取得了联系。4月1日,按照原定计划,太平军东西两面夹击清军,清军腹背受敌,迅速溃败,镇江城内外两部分太平军胜利会师。> >   4月2日晚,秦日纲又率领陈玉成、李秀成等渡过长江,到达瓜洲。4月3日,太平军向清军发起猛烈进攻,清军毫无防备,纷纷溃逃,太平军乘胜追击,连克清军营垒一百多座,一举摧毁了清军经营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5日,太平军又攻克了扬州。> >    太平军在扬州征集了大量的粮食之后,秦日纲等又率军南渡,准备回师天京。吉尔杭阿闻讯,立即率军拦截,企图切断太平军返回天京之路。6月1日,太平军击 败清军,吉尔杭阿自杀。接着,太平军乘胜追击,清兵见主帅已死,四处逃散,清军多座营垒瓦解。太平军打通了通往天京的道路,准备进入天京。> >    而石达开自1856年4月奉命率军回援天京后,5月中旬已逼近清军江南大营。向荣见此情景,急忙派兵阻拦。在此之前,当江北大营受到太平军围攻时,向荣 已经从江南大营调出部分兵力前去救援。因此,江南大营兵力很薄弱。于是,东乇杨秀清令秦日纲率部协助石达开进攻江南大营,又从天京派出太平军,决定三路联 合围攻,一举摧毁江南入营。> >   太平军决定以孝陵卫东北的仙鹤门为主攻方向。6月17日,秦日纲率领部队到达仙鹤门,天京太平军在距秦日 纲部数里处安营扎寨。18日,石达开先锋部队也赶到仙鹤门一带。向荣从其他地方调回的援军见此情景,也不敢应战。20日,太平军各路向孝陵卫发起总攻。仙 鹤门方向太平军多路出击,另一路从敌营后方进攻,同时,天京城内又派出数千人助战。清军在多路太平军的合力围攻下,迅速大败,死伤无数,主帅连夜逃跑。至 此,太平军摧毁了清军经营长达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 >   太平军先后摧毁了长期威胁天京的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了天京破围战的巨大胜利,大大改善了天京的处境。至此,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达到了极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的高潮。

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安庆会战 >   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解放”,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   1860年5月,清军江南大营被太平天国革命军彻底摧毁后,清政府不得不把镇压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领导的湘军身上,加紧了对太平天国革命政权的镇压。> >    安庆是天京上游重要的门户,是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中仅次于天京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天京上游最后的屏障,因而是太平军和湘军全力争夺的战略要地,安庆会 战也成为事关天京安危的一场大决战。1860年8月之后,湘军乘李秀成等率太平军东征江苏、浙江之际,以湘军主力兵分三路进围安庆。> >    1860年5月,太平天国在第二次彻底摧毁江南大营后,面对安庆面临的危急形势,立即制定了先征苏南、后攻武汉以解安庆之围的战略方案。根据方案,李秀成 率军东征苏南,陈玉成率部渡江攻扬州,牵制江北清军南渡救援苏南,而后,1860年9月,李秀成部从长江南岸两征,陈玉成部从长江北岸西征,最后两军会师 武汉,采用“”之计迫使湘军回师救鄂,以解安庆之围。> >   本来按照计划,陈玉成可以轻松与李秀成汇合,但是因为受到了英国参赞巴 夏礼的干涉,没能攻取武汉,为以后的安庆失守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李秀成在内心看重苏浙根据地,轻视对安庆的救援,所以在1860年8月占领了长江三角 洲大部地区,开辟了苏南根据地之后,没有按照计划立即回师西征,而是决定乘胜进攻上海,进攻上海的太平军受到清军和英法侵略军的联合镇压,遭到失败,耽误 了进入武汉与陈玉成部会师的时间。进入湖北后,老百姓纷纷参加太平军,使队伍达30万,攻占武汉是完全可能的。但当他受到英国侵略者的干涉,并得知陈玉成 部早已回师安庆之后,便也轻率地率部撤出湖北,经江西进入浙江,攻打杭州,全然不顾安庆和天京的安危。至此,太平天国制定的解安庆之围的正确战略方案彻底 落空,加速了安庆乃至天京的陷落。> >   由于太平军第二次西征的失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不得不采取直接救援安庆的方针,由陈玉成全力救援安 庆,同时派洪仁等率兵增援。而曾国藩由于武汉之围的解除,调动全部兵力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陈玉成率军与湘军在多处展开激战,太平军由于力量薄弱且前后 受敌,伤亡惨重。5月23日,陈玉成、洪仁等按照商定好的策略,兵分三路进攻湘军。湘军,太平军遭到失败,伤亡甚众,不得不退回桐城。7月,太 平军在安庆城外的营垒几乎全部陷落,安庆成为一座孤城,太平军因屡屡失败,士气大减。到9月初,安庆城外太平军无法攻破敌人的包围,城内却已基本上弹尽粮 绝,军心涣散。9月5日,湘军炸毁安庆北门城墙,攻入城内,守城的1万多太平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安庆陷落。> >   太平军安庆会战的失败,使西线太平军损失惨重,天京失去了西方的最后一个屏障,太平天国的西线军事形势迅速恶化。

相关参考

马尾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8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伊犁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走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84年,西方殖民大国齐聚德国,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掀起了抢占非洲土地的狂潮。次

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安庆会战>  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

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3年12月至翌年1月,法俄两国外交部门交换信件,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1894年,朝鲜全奉准领导古阜农民发动起义,以白山为起义根据地,对抗官军,史称“甲午农民战争”。1895年,英国生产出第

威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

武昌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908年6月,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英国统治”的罪名逮捕了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大罢工。次年4月,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哈米德二世,掌握了国家政权。1911年5月,

南昌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922年,印度联合省乔里乔拉村爆发了农民火烧警察局的乔里乔拉事件,英国殖民当局调集军队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血腥镇压。1926年5月4日,英国工人阶级面对政府和矿主的挑战,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

三河镇大捷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7年5月,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很快就攻占了首都德里,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858年,美、荷、英等五国强迫日本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同年10月

金陵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崩溃,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皇帝。1853年,美国人培理率军舰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同年,印度第一条铁路和电报线路建成。1854年,俄、奥、英、法围绕土耳其“遗产”

天津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1898年,美国人在一次试验中,偶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0年,从流放地西伯利亚回来,并出资创办了《火星报》,积极筹划建党。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在1901年宣布要对托拉斯开战,自称是“托拉斯的敌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