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2、清朝晚期的黄海海战意义是什么

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3年12月至翌年1月,法俄两国外交部门交换信件,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1894年,朝鲜全奉准领导古阜农民发动起义,以白山为起义根据地,对抗官军,史称“甲午农民战争”。1895年,英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同年,法国第一次公开上映电影。> >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始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1894年初,朝鲜南部全罗道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日本认为这是出兵朝鲜 的大好时机,在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向清政府保证决不出兵,以诱使清政府出兵。轻信了日本的保证,在6月4日接到朝鲜政府的正式请求后,派直隶提督叶 忠超率兵2000余人,于11日到达朝鲜。而日本于6月2日就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议,截止到13日,到达朝鲜的日本士兵已达8000人。> >    当朝鲜局势平稳之后,清政府根据条约,建议两国同时撤兵时,日本不但拒绝撤兵,还故意制造纠纷,并不断增兵朝鲜,准备随时挑起中日战争。面对日本的挑 衅,在主战派的压力下,7月中旬,清军13000余人从鸭绿江进入朝鲜。同时。另从天津抽兵2000余人,从水路赶往牙山援助那里的清军,并从威海卫派出 几艘军舰护航。7月25日,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上,日本海军突然偷袭中国护航舰和运兵船。中国军舰爱国官兵奋勇抵抗,击伤日舰“吉野”号。“济远”号管带 方伯谦贪生怕死,临阵逃脱。最后,“操江”号被俘,“广乙”号受重伤后搁浅自焚。日本偷袭中国海军,揭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史称中日甲午战争。> >   丰岛海战后,日本海军气焰十分嚣张,舰队一直活跃于朝鲜沿海,并不断驶向黄海西部,伺机进攻中国海军。> >    为增援平壤,9月15日,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到达大连港口,16日,护卫中国陆军登岸进入朝鲜。日本海军早想再次挑起战斗,得知此消息后,便向黄海北部 航进。17日上午,北洋舰队完成护送任务后,准备返回,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与前来的日本舰队遭遇,双方随即在黄海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激战。> >    此次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共有10艘,日本舰队有12艘。日舰航速快,火炮多,攻击力强;北洋舰队拥有“定远”、“镇远”两艘巨型铁甲舰,重炮多,防 护性能好。战斗前,双方都摆好了阵势。日本舰队以四艘航速快的巡洋舰为先锋,其他跟进,组成一字竖形,急速向北洋舰队前方驶进。中午,当双方舰队相距约 6000米时,“定远”首先发出第一炮,其余各舰相继开炮,但未能击中对方。后来,双方相距更近时,日舰先锋开炮击伤北洋舰队右翼“扬威”、“超勇”,二 舰被迫退出战斗。而后,双方队形都被冲乱,双方展开更加激烈的战斗。战斗过程中,丁汝昌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替丁汝昌沉着指挥。 “致远”号中炮后船身倾斜,管带邓世昌仍然沉着指挥,鼓励将士奋勇抵抗。弹药用尽后,他依然下令开足马力,向敌舰“吉野”号撞去,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 幸被敌舰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壮烈牺牲。“经远”号管带林永升率领全体官兵浴血奋战,200多人英勇牺牲。“镇远”号管带林泰也指挥将士 猛烈轰击敌舰,给敌舰以重创。只有“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和“广甲”号管带吴敬荣贪生怕死,临阵逃跑。北洋舰队虽然损失四艘军舰,伤亡近千人,其余军舰也都 受伤,但使日本舰队5艘军舰遭受重创,伤亡600余人。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到下午时,仍集结起来准备继续战斗,日本舰队却狼狈向东南方向逃窜。黄海海 战结束。> >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也重创了日本舰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北洋舰队大部分官兵的英勇奋战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值得后人称道。

清朝晚期的黄海海战意义是什么

黄海海战意义

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前端的一次惨烈的海上大战,黄海海战意义非常重要,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也是北洋舰队全面覆灭的基础。

黄海海战部分人员图片

黄海海战也标志着当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曾经不可一世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没有一艘主力战舰被留下来,所以黄海海战标志着洋务运动造坚船利炮运动的失败,这场战争之后光绪帝非常恼怒,因此下令停止了洋务运动。

其实黄海海战意义不应该只停留在其消极方面,黄海海战中涌现了一大批以邓世昌为首的战斗英雄,也确实鼓舞了一大批海军军官,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比日本大,但是北洋舰队也不是完败,日本也不是完胜,特别是日本舰队遭到定远号和镇远号的双重打击,已经元气大伤,在黄海海战之后,日本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战争。所以黄海海战一定程度上也抵挡了日本人的炮火进攻。

其实关于黄海海战意义这个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很多个答案,黄海海战不仅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也标志着大清朝和日本人之间战斗的正式打响,为后来大清朝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为运送陆军的船队护航,北洋舰队在海上耽搁了5个小时,却无意中拖延了日本人的主力,使得大清朝的陆军能够安全抵达,完成了护航任务,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洋舰队虽然全军覆灭,但是也是有功于朝廷的。

黄海海战的影响

黄海海战是发生在清朝末期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战斗,黄海海战的影响后来被历史学家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黄海海战不仅标志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更是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彻底失败。

黄海海战图片

当时光绪皇帝在黄海海战上非常震怒,他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太多成效,反而使得中国的海军中坚实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所以下令解散了洋务派使得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黄海海战的影响还包括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是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最深的一个屈辱条约,这个条约直接导致了日本的中兴,满足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使得他们看出中国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而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不仅把台湾赔给日本人,还付出了大量白银作为代价求和,后来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是陷害中国最深的一个条约,如果没有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很可能不会被日本牵制。

黄海海战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朝廷大权旁落,当时黄海海战发生之前朝廷的权力是掌握在光绪皇帝和洋务派手中的,洋务派和光绪皇帝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可惜后来黄海海战让洋务派大受打击,光绪皇帝也失去了威信,朝廷的统治权落在了满族贵族手中,这些满族贵族不懂国家大事,一心只知道求和妥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其实除了这3个大方面,黄海海战的影响还有很多,例如兴起了国内一些爱国运动,也激发了一大批爱国分子向外国人学习先进技术的热情,其实黄海海战之后,日本人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对中国进行实质性的军事进攻,给中国带来了近30年的和平。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都是大清朝统治末期跟外国列强进行英勇斗争的战争,三元里抗英发生在1890年,当时广东有英国人出没,英国的士兵不遵循中国的规矩,反而破坏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擅自把中国人供奉的土地公庙给打破了,愤怒的广东群众开始对英国士兵进行追击,英国士兵被中国民众包围了起来,最后这事经过大使馆沟通中国才交出英国士兵。

黄海海战图片

三元里抗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跟外国人进行激烈冲突的案件,也是中国普通下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一个典型案例,黄海海战发生在1894年7月15日,是中国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次交锋,黄海海战中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以邓世昌为首的战斗英雄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和敌人同归于尽。

这两个事例都表明了在大清朝统治末期人民反对列强统治的决心和勇气,也鼓舞了一大批民众,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其实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三元里抗英使得清朝统治人民者看到了外国列强蠢蠢欲动的野心,也看到了大清朝朝不保夕危的危险局势。

于是开始着手打造洋务运动,光绪皇帝对洋务运动寄予了厚望,然而洋务运动正是促使北洋海军建成的一次重要事件,正是洋务大臣坚决支持北洋海军才能够顺利出师,黄海海战才能正式打响。

黄海海战邓世昌

黄海海战邓世昌是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战争英雄,邓世昌家里三代为官,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一位永远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1894年9月15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邓世昌雕像

当时日本的联合舰队一起向邓世昌所在的定远舰开炮,定远舰由于装备老化不能抵抗敌方强大的火力,邓世昌不但不后退,反而激发了爱国勇气,命令全舰官兵勇往直前,把生死抛在脑后,直直冲向日本的联合舰队,最后致远号上全舰官兵壮烈殉国,没有一人生还,邓世昌作为长官也被清政府追封,现在邓世昌有多处纪念馆供后人凭吊。

邓世昌年仅25岁的时候就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来被李鸿章看中进入了北洋水师,担当一个重要职务,在整个黄海海战战争过程中邓世昌是最早牺牲的一批海军军官,也是死得最壮烈的一个海军军官,邓世昌在此前曾经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本相遇到危险的话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其实在当时的战争过程中邓世昌还是有可能突围的,黄海海战进行到最激烈的阶段他指挥的致远号被3艘日本舰队包围,日本舰队前后夹击但是致远号仍旧突破出了一个口子,不过可惜这时候致远号开始进水,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在最后时刻认为,这时候是壮烈殉国的时期,所以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敌人同归于尽。

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曾经被邓世昌这种英勇大无畏的精神感动到垂泪,他还曾经亲自书写一副对联悬挂在北京城内,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的谥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黄海海战的结果

黄海海战是发生在1894年7月15日一次惨烈的海上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黄海海战的结果是日本人战胜了中国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在这场战争中全军覆灭。曾经称雄海上一时的霸主北洋水师再没有了喘息还手的能力,而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损失了多名主将,被皇帝下令停止。

黄海海战图片

其实后来历史学家对于黄海海战的结果只有两种看法,一种历史学家认为黄海海战是日本人以绝对优势打倒了中国的北洋水师,整个战局完全是倾向日本人那边的,也有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黄海海战结果并未像后人想象的那样中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黄海海战的第二个阶段中国是组织起了有效的自卫反击的,但是由于敌我力量太过悬殊,这场战争最后还是失败了。

很多历史学家渐渐倾心于第二种说法,在下午3:30左右黄海海战双方开始扭转战局,中国的北洋水师顺利组织起有效反攻,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逐渐对日本联合舰队发起了双重打击,联合舰队被3艘炮弹击中,船体开始漏水,整体战局有了一丝好转,不过这个时候中国的致远号指挥者邓世昌壮烈殉国,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扭转,北洋舰队损失了一名大将,整体官兵士气开始低落,所以战争还是失败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北洋水师当时的主要任务不是跟日本联合舰队打仗,而是护送一些载有陆军官兵的船,北洋舰队历时5个多小时,终于拖住了日本人的主力,把他们困在大海上,使得中国的那些承载有官兵的船顺利登上朝鲜土地,总体来说北洋舰队还是完成了其历史任务的。在最后清点战局的时候北洋舰队的定远号致远号遭遇严重打击永远不能服役,而日本那边也损失了30余名中高层将领,一些小型海舰也遭遇到炮火的轰炸。

黄海海战中日损失

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黄海海战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引以为豪的北洋水师,而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却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总的来说黄海海战是一场日本人获胜的战争。

黄海海战图

后代历史学家在整理黄海海战中日损失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中国一共损失了5艘主力战舰而日本却没有一艘主力战舰被击沉,只有两艘小的战舰被炮弹打中以致不能服役,中国损失了官兵大约800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死伤官兵300余人,中日战争在伤员伤亡方面约为3:1。

在舰船损失方面中日黄海海战中日损失有很大不同,北洋舰队沉没的五艘军舰合计9196吨,而日本人没有损失大型军舰。可以看出来黄海海战的结局中北洋舰队损失较大,几乎处于完败的局面,但是日本获胜却不是完胜,特别是日本的主力舰队也遭到了定远舰镇远舰的双重打击,使得日本舰队在此后的3个月内一直在进行整修工作。

实际上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主力舰队也并非没有受到创伤,其中的松岛号和吉野号被打得完全丧失战斗力,吉野号的甲板舱面设备被炮火摧毁仅剩下一副空空的区壳,而西京丸更是直接被3个炮弹击中船体开始渐渐倾斜,当日下午3:30的时候日本的西京丸战舰已经开始漏水,船上的炮弹也渐渐打光,后来是被日本其他舰队拖着回去的。

但是不管从人数上还是从设备上来说,都是中国的损失比较大一些,在黄海海战结束之后,北洋舰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修复受伤战舰,而日本舰队回去整修一下就可以继续上阵杀敌,除了主力舰队经过3个月的整修之外日本没有太大损失。

相关参考

威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

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安庆会战>  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

武昌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908年6月,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英国统治”的罪名逮捕了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大罢工。次年4月,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哈米德二世,掌握了国家政权。1911年5月,

南昌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922年,印度联合省乔里乔拉村爆发了农民火烧警察局的乔里乔拉事件,英国殖民当局调集军队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血腥镇压。1926年5月4日,英国工人阶级面对政府和矿主的挑战,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

三河镇大捷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7年5月,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很快就攻占了首都德里,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858年,美、荷、英等五国强迫日本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同年10月

金陵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崩溃,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皇帝。1853年,美国人培理率军舰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同年,印度第一条铁路和电报线路建成。1854年,俄、奥、英、法围绕土耳其“遗产”

天津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1898年,美国人在一次试验中,偶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0年,从流放地西伯利亚回来,并出资创办了《火星报》,积极筹划建党。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在1901年宣布要对托拉斯开战,自称是“托拉斯的敌

天京破围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4年,美国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州要求加入美国联邦,由此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流血冲突,史称“堪萨斯内战”。1857年,加富尔组织了“意大利民族协会”,借此团结民主派;次年,撒丁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