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Posted 殖民者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说到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都是郑成功,那么郑成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为何被世人赞誉为民族英雄?他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有着怎样的故事?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
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
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
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
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6月23日(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或许有人会说,郑成功身上有一半日本血统,还能算民族英雄吗?其实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永远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 |
历史人物 揭秘郑成功逝世后为何要将亲生儿子赐死
揭秘郑成功逝世后为何要将亲生儿子赐死?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源枯竭,最后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无法经营。少了海外贸易收入支应军费,经济越来越困顿,郑氏只好在台湾努力开拓耕地、发展农业,但农业收入远不如海上贸易,郑家终究无法再与清政府相抗衡了。
提出高见策略的是原郑成功阵营将领黄梧,他在清政府对郑成功部属提出优厚的招降条件时,献出郑方重要基地海澄(今福建龙海市)投降。因黄梧熟知郑军内情,向清政府指出:“郑成功之所以能够守金、厦弹丸之地与清政府对峙,是因有沿海人民接济粮饷、油、铁、船。”此一建议果然重重打击了郑家命脉。
黄梧投降清朝后,招降郑方官员200多人、士兵几万人,使郑成功北上的计划受阻,大大助长了清朝的实力。康熙皇帝特别封他为海澄公,位居一等公,是明郑降将中职位最高的,子孙可享有世袭12代的赏赐。
1662年赶走荷兰人后,年仅39岁的郑成功病逝台湾,遗命竟是赐死儿子郑经,他的骤逝引发郑氏内部权力出现真空。
郑成功的部将黄昭在台南拥立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郑袭,继位为延平王;在厦门的郑经则拉拢掌握海军的都督周全斌,以正统自居;位于金门的元老重臣郑泰(郑经堂叔)则持观望态度,倾向与清方谈判,甚至提出金门、厦门、台湾三岛,比照朝鲜成为朝贡国的办法。
这时清朝康熙皇帝刚继位,年仅8岁,大权掌握在鳌拜手中,一切还不稳定的状况下,清政府不想开启战端,不断招抚厦门的郑经;只要他愿意剃发,到北京请降,不但赦免违抗的罪责,还给予优厚的爵位、从优叙职。
郑经不想被招降,又担心自身实力不敌清政府武力,于是假造人员、器械总册,以准备投降的姿态迷惑清方,并和清政府进行谈判;同时出兵台湾打败叔叔郑袭,之后留下部将黄安掌理台湾,自己回厦门。
回到厦门的郑经却面临被孤立和亲信背叛的危机:一方面迁界令使厦门失去物资和情报的来源;另一方面,堂叔郑泰因立场不同,被郑经幽禁后自杀,郑泰的弟弟郑鸣骏和儿子郑缵绪因而带着8000士兵及100艘船,向清将领耿继茂投降;第二年,原本支持郑经的海军都督周全斌、提督黄廷也投降满清。
郑泰事件发生后,郑经被施琅和荷兰的联合部队打败,撤出金门和厦门,退守到漳州沿岸的小岛铜山(今东山县东山岛),他的部属大多投降了清政府。1664年3月,郑经终于放弃福建沿海岛屿,撤退到台湾,建国“东宁”,自称“东宁国王”,为保有政权的合法地位并维系郑成功旧部属的向心力,仍继续尊奉南明桂王的永历年号,但不再有西征清朝的想法。
相关参考
揭秘郑成功逝世后为何要将亲生儿子赐死?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
揭秘郑成功逝世后为何要将亲生儿子赐死?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源枯竭,最后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无法经营。少了海外贸易收入支应军费,经济越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源枯竭,最后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无法经营。少了海外贸易收入支应军费,经济越
郑成功进入台湾时,清朝随即施行一道对郑家极具杀伤力的“迁界令”。这个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非常彻底,目的是让郑成功粮饷物资来源枯竭,最后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无法经营。少了海外贸易收入支应军费,经济越
历史人物 田川七左卫门的后代_郑成功和田川七左卫门是什么关系_田川七左卫门如何评价_田川七左卫门有其人吗_
中文名:田川七左卫门别名:田川次郎左卫门国籍:日本出生日期:1626年逝世日期:1696年职业:中日贸易主要成就:曾担任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朝代:明朝关系: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 施瑯简介 施瑯收复台湾 施瑯与郑成功 施瑯是汉奸吗
中文名:施瑯 外文名:Si,Lang 别名:字尊侯,号琢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晋江 出生日期:1621年(天启元年)(辛酉年) 逝世日期:1696年(丙子年)康
中文名:王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齐郡邹平 逝世日期:622年 职业:义军首领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领导长白山农民起义 代表作品:《无向辽东浪死歌》
郑成功不配成为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承认郑成功成为民族英雄的事迹与理由: "公元1662年2月1日,被围困了8个月的台湾城,荷兰政府派驻台湾的总督揆一终于派出使者,正式向一位中国将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