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大家屈大均生平简介 屈大均诗词代表

Posted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岭南三大家屈大均生平简介 屈大均诗词代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生平简介 屈大均诗词代表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最开始叫绍龙、绍隆,后来改为屈大均,字骚余、翁山、介子,号菜圃,生于公元1630年,去世于公元1696年,是广东番禺人氏。屈大均在当时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屈大均的父亲早些年入赘到南海县的西场,所以崇祯三年他出生之后,随邵姓,取名邵龙、邵隆。大概在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返回原籍广东番禹,此后才恢复屈姓,改名屈大均。

  屈大均早年跟随岭南著名儒士陈邦彦读书,因此本人思想受陈邦彦影响深重。陈邦彦是岭南有名的抗清义士,为岭南三忠之一,曾多次组织忠义之士,进行抗击清朝的斗争,忠君爱国思想不灭。

  清顺治三年,屈大均补南海县生员。也是在这一年,广州在清军的攻击下陷落。陈邦彦等人开始组织抗清活动。

  清顺治五年,屈大均也加入到老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人组织的抗清斗争中,积极组织抗清活动。不过到底民间力量弱小,这次抗清活动不久就失败了。陈邦彦等人被清廷俘虏,不久之后被处死,家族也被株连。

  屈大均侥幸逃过一劫,并且在陈邦彦等人遇险之后,冒着暴露的生命危险,前往收敛这些义士的遗骸。他曾经去过肇庆,在那儿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授以中秘书,后因父亲去世,再次返回广州。

  清顺治七年,清兵再次包围广州,大肆搜捕反清 义士。屈大均为自保避祸,来到番禹县雷锋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他给自己的居所,取名“死庵”,意为宁死不为清廷所用。

  清顺治十三年,屈大均开始云游四海,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上北京,登景山寻得崇祯死所哭拜。这期间与明朝遗臣顾炎武、李因笃、朱彝尊等交往。虽然打的是化缘的名号,但实际上屈大均仍然没有忘记反清。云游四海,实际上是对各地山川险阻的考察,暗中图谋光复大业。

  他在会稽与魏阱、祁班孙等秘密联络郑成功,后张煌言率军沿江而上,克芜湖,取徽、宁,下州县三十余。他多次向郑成功等人递交情报,希望能引导郑成功一路攻克南京。

  清顺治十三年,屈大均来到南京,参加祁氏兄弟的抗清活动。两年后魏阱、钱瞻百、钱缵曾、潘廷聪等义士被杀,屈大均避祸桐庐。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举起反清大旗。屈大均听闻之后,当即前往云南参加反清大事,被吴三桂任命为广西按察司副司监督孙延龄军。吴三桂打着反清的旗号,实际上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行争霸割据之实。这个事实于屈大均反清复明,光复大业相背离,在察觉到事实的真相后,屈大均 便称病辞职,再次返回广州。

  等到康熙十三年,台湾被清廷攻下之后,屈大均停止反清活动,开始将自己的心思专注于著述之中。他的《广东新语》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书,记载了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甚高的广东地情书。

  康熙三十五年去世,所著《皇明四朝成仁录》被认为有反清情绪,在雍乾隆焚毁。

  屈大均除了是著名学者之外,还是著名诗人,被称为岭南诗界的三大家。

  《雨过三峡桥上作》

  二十四潭争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

  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生平简介 屈大均诗词代表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最开始叫绍龙、绍隆,后来改为屈大均,字骚余、翁山、介子,号菜圃,生于公元1630年,去世于公元1696年,是广东番禺人氏。屈大均在当时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岭南三大家陈恭尹生平简介 陈恭尹诗词代表

   陈恭尹是清初诗人,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以明朝遗臣的身份终老。陈恭尹为广东顺德县人氏,字元孝,号半峰,晚年之时号独漉子,生于公元1631年,去世于公元1700年,与屈大均、梁佩兰

岭南三大家梁佩兰生平简介 梁佩兰为什么为岭南三大家?他的诗词代表

  梁佩兰是广东南海人氏,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705年,是清初诗人,同时也与陈恭尹、屈大均并称“岭南三大家”,本人为岭南三大家之首。  岭南三大家之名,在康熙三十一

历史人物 岭南三大家陈恭尹生平简介 陈恭尹诗词代表

   陈恭尹是清初诗人,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以明朝遗臣的身份终老。陈恭尹为广东顺德县人氏,字元孝,号半峰,晚年之时号独漉子,生于公元1631年,去世于公元1700年,与屈大均、梁佩兰

岭南三大家梁佩兰生平简介 梁佩兰为什么为岭南三大家

  梁佩兰是广东南海人氏,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705年,是清初诗人,同时也与陈恭尹、屈大均并称“岭南三大家”,本人为岭南三大家之首。  岭南三大家之名,在康熙三十一年之时,有番禹诗僧王隼编

历史秘闻 岭南三大家梁佩兰生平简介 梁佩兰为什么为岭南三大家

  梁佩兰是广东南海人氏,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705年,是清初诗人,同时也与陈恭尹、屈大均并称“岭南三大家”,本人为岭南三大家之首。  岭南三大家之名,在康熙三十一年之时,有番禹诗僧王隼编

历史人物 岭南三大家梁佩兰生平简介 梁佩兰为什么为岭南三大家

  梁佩兰是广东南海人氏,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705年,是清初诗人,同时也与陈恭尹、屈大均并称“岭南三大家”,本人为岭南三大家之首。  岭南三大家之名,在康熙三十一年之时,有番禹诗僧王隼编

历史人物 梅鋗的主要事迹 梅鋗的人物生平 梅鋗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梅鋗  时代:秦末  官职:秦末将领梅鋗——秦末将领,长沙王吴芮部将  记载www.cha138.com  "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遗梁王,谓珍于白璧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自古以来

历史人物 秦朝人物梅鋗简介

秦代人物本名:梅鋗所处时期:秦末诞生时候:前228年作古时候:前196年官职:秦末将领梅鋗纪录"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遗梁王,谓珍于白璧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自古以来,越人喜欢梅花,和梅花有着

龙舟的广东龙舟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