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抑武 宋太宗治国方针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兴文抑武 宋太宗治国方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兴文抑武 宋太宗治国方针
宋代是读书人的天堂。真正彻底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是大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因为:文人机会多了、地位高了。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正月,宋太宗当上皇帝才两个多月时间,就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与以往的考试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点。
第一,录取人数多。宋太祖在位16年,科举考试举行了15次,但是,每科取士录取人数并不多。太平兴国二年的这次科举,一共录取了500人。第二,享受的荣誉高。这500人享受了极高的荣誉。太宗赏赐每人一套新衣服(绿袍靴笏),在开宝寺设宴,宴请全部中举考生。
在这些官员离京前往地方任职之时,宋太宗又专门接见,每人赏赐二十万钱,说是置办行装的钱(装钱),这可不仅是荣誉,而且是实在的物质赏赐了。第三,起授官职级别高。宋太祖虽然也重视科举,但五代以来的重武轻文的习气没有彻底去除,进士及第后授予的官职很低,而宋太宗授予新科人员的最初的官职比太祖时平均升了二到三级。第四,提拔速度快。这些不仅授受的官职起点高,而且升职也很快,有在太宗朝就位至宰相级别的,这种情况在太祖朝是没有的。总之,太平兴国二年的这次科举考试,在宋代的科举史上乃至中国的科举史上成为一个标志,它标志着广大文人的幸福之门真正洞开。
宋太宗即位以后,首榜科举就井喷式地扩招,而且这种趋势在以后的科举中没有丝毫的收敛。据统计,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16年间,太宗共举行科举考试8次,录取6692人。扩招好办,关键是都还安排工作,所以,太宗一朝,大宋王朝的行政官僚阶层基本是换了一次血,从科举出身的文职人员成为了国家政权最庞大、最有实力的阶层。可以这样说,到太宗朝,文人统治完全替代了五代时期的武人统治,文官统治,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完全确立,这表明一个文治时代的真正到来。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的科举考试,宋太宗向世人宣布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思想,对宋太宗而言,这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宋太宗极力突破太祖阴影、迅速走进新时代的重大举措,一年后,他又进行了一项重大工程,进一步强调他推进文治的态度。
这项工程是重建国家图书馆—崇文院。崇文院工程的修建及其名称的选定,本身就是天子尚文的一种最佳宣传。他向天下的士大夫昭示朝廷重视文教的治国方向:你们的春天到来了,同时也向天下的武人暗示:你们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宋太宗在当上皇帝迅速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以后,首先从文化方面入手,扩大科举取士,重建国家最高文化机构—崇文院,这些举措,不仅让文人们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国家官吏阙员的问题,有效地稳固了宋代的统治基础,也向世人展示了大宋王朝治国方针的转向—兴文抑武,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以法治国方针南斯拉夫解放以来一直坚持以法治国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最早完成由“人治”到“法治”转变的。南斯拉夫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国防、外交等一切领域,都
本文系作者俊仔说娱乐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就确定了以法治国的方针,并且形成了较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在统一全国后,由于各个诸侯国家并不是都像秦国那样实施以法治国的方针,这就必须确
武將兵權過重,是五代十國朝代更迭頻繁的重要原因,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對其進行了深刻反思,然後施行了“重文抑武”的策略,來看看前因後果吧!武將篡位從公元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滅唐,建立後梁以後,當時的北
景帝即位后,奉行文帝的治国方针,维护民安,使当时社会经济稳定地向前发展,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太平之景。>> 景帝即位后,奉行文帝的治国方针,保持安定局面,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对内
景帝即位后,奉行文帝的治国方针,维护民安,使当时社会经济稳定地向前发展,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太平之景。>> 景帝即位后,奉行文帝的治国方针,保持安定局面,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对内
汉代初期的时候,楚元王来到彭城做藩王,他实行兴文息武,崇尚儒道思想,广招天下文人贤士。有一个名叫左伯桃的人,自幼失去双亲,有治国治民的学识,然而当时朝政一直没有对文人重视,直到五十多岁了,也没有外出求
汉代初期的时候,楚元王来到彭城做藩王,他实行兴文息武,崇尚儒道思想,广招天下文人贤士。有一个名叫左伯桃的人,自幼失去双亲,有治国治民的学识,然而当时朝政一直没有对文人重视,直到五十多岁了,也没有外出求
我下面所说的话会从个人角度出发别不爱听首先我认为秦始皇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史书坑儒原因有两点治国方针中文化思想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中央集权皇权的巩固这点上是日后各朝各代尊儒的原因但是秦王朝治国
隋唐和秦汉都是经历了多年的政权分裂和战乱后又重新统一了的大一统王朝,尤其唐高祖、太宗两朝,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史学发达。唐高祖、太宗两朝不论君臣上下,还是官方民间都非常注重对秦汉史的反思和探究。1、经
對於崇尚儒學文人士大夫而言,宋朝無疑是個美好的時代,與唐朝相比,宋朝官員大多兼有學者,詩人,畫家,政治家的特質,連普通百姓也鍾愛戲曲這些文化活動。北宋東京,首都開封有人口一百五十萬之多,這在當時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