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被诬陷

Posted 豫园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疑被诬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疑被诬陷

2、历史人物 诬陷者和被诬陷者的轮回

疑被诬陷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孤身一人仓皇地登上英国舰船,开始了逃亡生涯。在流亡前,康有为的妻子和儿女都滞留在国内和港澳。康有为极力提倡一夫一妻制,但自己却在流亡生活时先后纳了好几任小妾。何旃理就是康有为的第三位姨太。

康有为逃亡后,曾在日本风景如画的须磨奋豫园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搬到奋豫园之后,正好遇到三姨太何旃理怀孕,而其他的孩子多又年幼,生活很是不便。经朋友介绍,16岁的神户少女市冈鹤子来到康有为的家里做女佣。刚到康家,鹤子表现得很拘谨。但在何旃理的调教下,聪明的鹤子很快熟悉了工作,也得到了康有为的信任。康有为逐渐地将一些原本是何旃理来做的工作交给了鹤子。

康有为在奋豫园居住期间,日日高朋满座,鹤子尽心尽力地做好分内的工作。鹤子仰慕康有为的博学,她从来没见过一个人竟然懂得那么多,又到过世界那么多的地方,一个中国人竟然比她一个日本人还要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风俗,两人越来越投机。此时,两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两颗心已经跨越了年龄、种族,越走越近了。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何旃理的眼睛,但她也从心里喜欢这个殷勤的日本女孩,她觉得只要丈夫高兴就好。

奋豫园附近有座净土真宗观光寺,康有为在鹤子的陪同下,经常在那里漫步。1913年2月,康有为最后一次携家眷和鹤子游历观光寺,在这里,康有为和何旃理正式告知了鹤子他们即将回中国的决定。鹤子无法接受和康家分离的现实,一言不发。康有为与何旃理仿佛一眼看穿了鹤子的心事,何旃理就向她提出将其纳为康氏的第四妾并一同回到中国的想法。鹤子闻言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于是,鹤子回家去做好嫁人的准备,而康有为一家先期回国。

康有为回国后不久,鹤子也来到上海。在辛家花园的游存庐,康有为和鹤子举行了婚礼。从此,女佣鹤子正式成为康有为的第四个小妾。在上海的生活是舒适和充实的,鹤子的青春活力激发了康有为对生命的热忱。鹤子满心欢喜地陪着自己的夫君,绞尽脑汁地为他调适可口的饭菜,去照顾他的生活。在鹤子的精心照料下,康有为的心态平和而安逸。

康有为和鹤子夫唱妇随、琴瑟相和。一转眼,鹤子来到中国已经10多年了。她和康有为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总是甜蜜而又愉快的。然而,康有为的家是大家族,其中的成员又十分庞杂。在这个大家庭里,鹤子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1925年初,鹤子发现自己怀孕了。远渡重洋地嫁给康有为已经10多年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后,鹤子发现自己的心安定了、踏实了。鹤子满怀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康有为,也告诉了全家上上下下。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怀疑她所怀的孩子并不是康有为的,也是,毕竟当时的康有为已经六十八岁了。于是有人落井下石地诬陷鹤子和康有为的长子康同箴暗度陈仓,一场家庭纷争就此爆发。鹤子灰心丧志,她觉得她人生最后的希望破灭了。那时候,她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回家。于是,她向康有为提出回国探亲的要求。本来康有为是不愿意的,毕竟两人曾经生活得很美好,康有为也习惯了鹤子的陪伴,再有就是不忍鹤子大着肚子还要到处奔波。但鹤子宽慰康有为,说自己在娘家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在日本不会住太长时间等,又分析了各种利弊。康有为被迫应允。其实鹤子心里非常清楚,这一别很可能就是黄泉再见了。

鹤子回到日本不久,生下一个女儿,给她取名为凌子。第二年,康有为猝死在青岛,鹤子闻知噩耗,遥望中国,悲痛欲绝。

1974年2月,已经70多岁的市冈鹤子在距离奋豫园不远处的铁路上卧轨自杀。从少女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太婆,鹤子始终没有忘记康有为。虽然她没有再回中国,但是她仍然选择在离他最近的地方死去,这也算得上是生死相随、魂魄相依了!

历史人物 诬陷者和被诬陷者的轮回

  诬告者在使用各种手段诬陷他人的时候永远都不会想过被他诬陷的人会以他之道还治他之身。凭空捏造在这里成了秘而不宣非到关键时刻不出手的秘密武器,诬告者最先出招,被诬告者避开后,立即反击,用的方法也是诬告。由此,汉景帝时期的晁错与袁盎的互相诬陷则成了诬陷史上的一个经典。>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帝国历史上爆发了诸侯的叛乱,其声势之大足以让景帝坐卧不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所以爆发,有远因也有近因。汉朝初建时,大封异姓王,刘邦用了皇帝生涯的几乎全部时间将异姓诸侯扫灭。但鉴于秦帝国纯粹的郡县制而导致遍地烽火时不能有所救,便又封了宗室子孙为诸侯王。到了景帝时,诸侯王的势力跨郡及州,地盘之大足以与中央抗衡。即使当时没有诸侯王造反的信息传递到中央,但他们却已经有了造反的实力。>  多年以前,汉帝国的有识之士就看到了这种情况,他们向皇帝上疏要求对诸侯王们采取措施,尽量遏制诸侯王的实力与影响力。但真正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的就是景帝当年的老师晁错。晁错是汉帝国的激进分子,主张中央政权必须绝对权威,不容任何侵犯,他建议削弱诸侯国的封地,并雷厉风行。>  吴王刘濞是高祖皇帝刘邦的儿子,在吴国已近五十年,当他得知中央想要对诸侯动手的情况下,他联合了六个诸侯王,对中央下发的「削藩令」宣布拒绝,同时集结兵力向长安进发,理由是,要清君侧,诛晁错。他认为晁错错误地参与到了皇室中来,有离间皇室和谐的卑鄙目的,所以必须要将其毫不留情地诛杀。>  对谎言的飞蛾扑火不仅仅是接收者,还有说谎者。任何人都知道吴王的这口号不过是政治的需要,其背后的目的不过是藉著晁错的这次削藩欲行问鼎长安之实。>  景帝不相信吴王会有如此纯粹的目的而大兴七国之兵,他把抵御的命令下达给以优秀的将军周亚夫为首的三十六位将军。但景帝却丝毫没有轻松,他始终希望能在军事之外有一种辅助的办法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此时,受到各方面压力的晁错做了一件让他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事情。晁错明明知道吴王起兵的借口是针对自己,而且,他的学生景帝并没有给予他一个安全的承诺,让他摆脱那个口号的攻击。此时他最需要做的应该是保持低调,甚至对他的本职工作也应该保守。但是,他却进攻,进攻的矛头直指多年来不肯与他友好的袁盎。>  袁盎在文帝时颇受皇帝的重视,始终在文帝身边充当中郎。袁盎才能卓著,并且有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他能洞悉人情世故,防患于未然。当时丞相周勃因拥戴文帝有功,所以得到了文帝极大的尊敬。周勃可以无故加之而不怒,却不能做到被宠而不喜。袁盎立即发现周勃对文帝有轻狂之心,就劝文帝说:「丞相受到您非分的礼遇,难免骄傲失礼,这很不好。君臣本有分,陛下谦让是有道明君,但却不可使臣子失礼!」文帝自此后给了周勃几次暗示,周勃在恐慌与疑惑之余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文帝态度之转变与袁盎有关。他找到袁盎,怒斥:「我跟你哥哥那么好,你居然还在皇帝面前如此毁我!」袁盎并没有过多地解释,他认为自己维护了正义,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并没有错。几年后,周勃被人诬陷谋反,袁盎第一个站出来为周勃说话。从此,周勃就和袁盎成为了莫逆之交。>  但是袁盎在国家政事上却持保守态度,他的这种态度显然不能顺应即将崛起的大汉帝国政治基调,所以,他后来被迫离开朝廷,到了陇西任职。后又被朝廷调到吴国担任吴王的国相。>  晁错与袁盎不和,甚至很想把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袁盎自然也与晁错不和,二人可谓是水火不相容。只要有晁错的场合,袁盎绝不去;而当袁盎在的时候,晁错一定躲得远远的,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汉文帝驾崩后,晁错以汉景帝老师的身份做了御史大夫,得势后的他立刻罗织各种罪名把袁盎废为了庶人。>  当七国之乱开始时,晁错想到了袁盎,他想公报私仇,他向许多官员诬陷袁盎:「袁盎接受了吴王很多金钱,专为吴王掩饰,说吴王不会反,而今吴王果然反叛了,应治袁盎的罪,因为袁盎肯定知道吴王的阴谋。」这纯粹就是凭空捏造,毫无事实根据。袁盎在吴国多年两袖清风,吴王都有过这样类似的评价,况且,吴王之反纯粹是晁错挑起。>  有官员认为晁错的这种诬陷太过于明显了,但又不好反驳他,而是趁势说道:「叛乱没有发动前,惩治袁盎,可能会中止吴王反叛的企图。可是现在,叛军已经成势,惩治他又有何用!」但最终,这位官员还是轻描淡写地指责了晁错的诬陷,「尤其重要的是,袁盎不一定就知道吴王的密谋。」>  晁错无计可施,臣子所能做的只有诬陷,使诬陷得以成功的当然还是君临一切的皇帝。袁盎?到这件事后心慌意乱,他急忙打通各种关系,要求立即见到景帝,其目的按他自己所言,是想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袁盎即使再过于保守,但不会对性命危机过于保守,他决定反击,他必须对晁错做出毫无保留的反击。>  袁盎通过晁错在朝中唯一的一位政敌丞相窦婴,见到了景帝。一直希望用非军事手段彻底解决七国之乱的景帝见到吴王曾经的国相,欣喜万分。袁盎深深懂得,想要把晁错置于死地,并非是一件易事。他是景帝的老师,在朝堂上又炙手可热。所以,他的诬陷必须要循序渐进,去皮见骨。>  景帝最先发的问,他需要袁盎对「七国之乱」做一个评价:「这次叛乱的首领是吴王刘濞,你做过刘濞的国相,应该对他很熟悉,你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袁盎回道:「刘濞是自取灭亡,陛下不必忧愁,七国叛军根本不足为虑!」景帝却不这样看,他说:「吴王利用铜山铸钱,煮海水为盐,招诱天下豪杰,在白头之时居然还反叛,如果没有周全的策划,他怎么可能发动?你怎么能说不足虑呢。」>  袁盎认为,景帝只看到了七国的声势,却对其根本不了解。他任吴相多年,吴王虽然在经济上可以称霸,但其所招揽的所谓豪杰全是无用之徒,根本不足虑。>  景帝认为他分析得很对,就希望他能拿出一个计策来。晁错在,并且冷冷地看着袁盎。袁盎说:「此计臣只能单独向陛下禀报。」景帝屏退了所有人。袁盎这才开始了他的计画:「七国之王本都是高皇帝的子孙,与您沾亲带故,这次叛乱并不是发自他们的本心,只是因为晁错平日里总是找他们的毛病,想各种方法撺掇陛下削他们的地,他们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然后就是诬陷,「而且七国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只是想拿回高皇帝分封的土地而已。如今,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兵不血刃而天下太平。那就是陛下杀掉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并停止削他们的土地。」>  如果说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凭空捏造,却不符合诬陷的定义。表面上看,袁盎所言句句属实。七国的确打出了诛晁错的旗号。但凭袁盎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七国向中央进军为免受阻碍而使用的诡计而已。在明知的情况下,却以不知的前提来出谋划策,不是凭空捏造,又是什么呢?>  景帝在沉默许久后,摇头,他说,晁错是他的老师,杀他,恐怕天下人议论。袁盎的聪明就在此,他不逼迫景帝杀晁错,而是说:「愚臣认为只有这个办法最好,希望陛下三思!」>  最终,景帝杀掉了晁错,但并没有阻止七国的军队向前推进。袁盎被景帝任命为专员去向吴王宣读已诛杀了晁错的诏书,被吴王拒之千里。吴王的话给袁盎犯了诬陷罪提供了最好的证据:「我已经是皇帝了,还接谁的诏书呢?」>  多年以后,晁错的死始终都从法律上被定义为冤案,而引起这一冤案的就是袁盎。但袁盎之所以被后人原谅,而没有被打入诬陷者的名单中,是因为他的诬陷是反击,是复仇。可无论如何,二人的诬陷表演都不该发生在他们身上。倘若二人真能精诚团结,那么,诬陷史上就少了两个卑劣的人,而历史的光明处则会多两个人。

相关参考

既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没夺位,诬陷了他?

既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没夺位,诬陷了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早已变成民间俗语。即使是没读过几天书的人,也可以刻骨铭心地了解,并十分熟练地应用。换句话说

凿壁偷光的他,串通宦官诬陷民族英雄,令人唏嘘?

凿壁偷光的他,串通宦官诬陷民族英雄,令人唏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凿壁偷光的经典故事坚信大伙儿都广为人知,是小学课本上必修的成语故事,有关凿壁偷光,史籍上拥有详尽的记述“匡衡勤学而无烛

郭图诬陷张郃和高览,看似推卸责任,实则另有隐情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郃与高览投降曹操,是因为袁绍的谋士郭图的诬陷所致。小说第三十回提到,得知乌巢被袭的消息,张郃提出应派重兵支援乌巢,但郭图却认为此时曹操的官渡大营兵力空虚,建议袁绍向官渡发

即便是监察御史,也会被诬陷入狱

汝城范氏家庙湖南汝城县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40万人口的小县,竟保留着700多座古祠堂,其中300多座保存比较完整,20多座被列入了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祠堂,无疑是这座千年古城一道独

被诬陷的三国名将魏延 军事奇才被扭曲反贼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

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欧阳修曾上书诬陷忠臣

对欧阳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常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其实北宋并不缺少名将,只是名将们很难在北宋生存下去,也可以说北宋没有名将生存的土壤,这当让与北宋重文轻武的国

竟惨遭暴君处决! 美女皇后萧观音因被诬陷

萧观音(1040—1075),契丹族,生于今辽宁省阜新县塔营子古城,大辽国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中国古代女诗人和音乐家。其父萧惠是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即国舅爷;而萧耨斤与萧观音姑侄两代都是大

被褚遂良诬陷而死? 揭秘唐朝宰相刘洎之死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

陈世美的故事(铡美案)内幕,本是一名好官却被人诬陷为负心汉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陈世美的故事(铡美案)内幕,本是一名好官却被人诬陷为负心汉”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陈世美负心汉的形象原来是一场阴谋。在民间流传了百年的关于陈世美的故事,戏曲《铡美案》

何人自行伪造贺龙写给蒋介石的乞降信 诬陷贺龙致死

核心提示:贺龙听说此人正在跑官,一见李仲公已明白了七八分,当即接口说:“认识么,老朋友了。”贺龙看周总理一眼又说:“李先生,那年在武汉,我送你到唐生智那里,后来你怎么就走了呢?”李仲公尴尬难言,“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