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Posted 总长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2、章太炎将袁世凯与蔡锷孙中山并称为“民国五豪”

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1905年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某“心怀首鼠而昧于孙文之为人”的台下听众突然起身诘问正在演讲的孙中山: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请明以告我!

此言既出,全场皆惊。演说正酣畅淋漓的孙中山听后“忽然如裂帛中止”,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事急之时,宋教仁的好友、会议组织者程家柽出面解围:革命者国家之公事,孙先生何能为民主君主。吾人之心中无慕从龙之荣,则君主无自而生。今日之会,惟研求清廷之当否革除,不当问帝王民主。

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革命者自然无帝王之念想――事实上也完全做不到。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回到上海。据南社社员徐宗鉴描述,当时前去迎接的,“商界仅王一亭,政界仅李平书,其余仅英士(即陈其美)与余两人”。这等场面,与主流历史所描写的“万众欢呼”、“夹道欢迎”相去甚远,堪称冷落。外媒对此倒是反应灵敏,“西报记者、日本记者却有十余人”前来捧场,不过他们感兴趣的,却是孙先生究竟带了多少款子回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总统,上海火车站送行的也只有于右任、蔡元培、陈其美、沈翔云数人,另有军乐一队、卫兵一连,仅此而已。以上场面,均为徐宗鉴亲眼所见,似为可信。

1月3日,代理临时参议院(前身即“各省代表会”)再次进行选举,黎元洪不出意料地当选为临时副总统,但在表决孙中山所提出的各部总长人选时,其中有3人遭否决,几占名单的三分之一。

孙中山流亡海外多年,国内情况不甚熟悉,名单主要由黄兴拟定,人选如下:黄兴自任陆军总长、黄钟英任海军总长、王宠惠任外交总长、伍廷芳任司法总长、陈锦涛任财政总长、宋教仁任内务总长、章太炎任教育总长、张謇任实业总长、汤寿潜任交通总长。

被否决的3人分别为宋教仁、王宠惠与章太炎,参议员们的反对理由是,章太炎脾气怪诞、性格孤傲,宋教仁心高气盛、年纪太轻,王宠惠海外归来、阅历尚浅,均不合适担当重任。孙中山来时原本兴致盎然,不料第一次开会即受此难堪,最后只得默然退场。事后,黄兴多方协调,新名单以程德全换下宋教仁、用蔡元培换下章太炎,这才勉强通过。

人选名单出炉后,不满者不在少数。首先是湖北首义派,他们在总、次长的十八人大名单中竟无一人上榜,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陕西革命党人、《民立报》的主持者于右任曾向黄兴提醒,名单酝酿时应考虑容纳武昌首义的革命同志,但“首义派”最后还是颗粒无收。

从潜意识说,这恐怕与名单主拟人黄兴在武昌的不愉快经历相关。黄兴的用人有私心,谭人凤也曾责怪说:“其于同辈中能力胜己者,虽明知而不愿用。以故南政府之组织,如宋教仁者则仅以法制局敷衍之,而汤化龙、汤芗铭、刘冠雄辈反特邀拔擢。”

事实上,孙武曾前来运动陆军次长一职,但已任陆军总长的黄兴显然不想用他做副手,孙武最终失望而去。张振武对南京临时政府也极其不满,每次见面,张都要撸起袖子、挥动胳膊,嚷嚷着说黄兴办事不公平。名单公布后,张振武更是在报纸上公开辱骂:“你们这些人碌碌无为,依靠别人成功了,权力却都被你们拿去了!”由此,湖北首义派走上与同盟会相对立的道路。

至于财政总长,黄兴原主张用名声在外的同乡熊希龄,但孙中山坚持用留美博士陈锦涛。外交总长的人选也争议颇大,按说应由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出任,但孙中山最终选择了王宠惠。王、伍两人都是法学博士出身,但王宠惠年仅31岁,资历、经验远不如伍廷芳。为此,王宠惠最初不敢受命,但孙中山却给他打气:“吾人正当破除所谓官僚资格,外交问题吾自决之,勿怯也”。

伍廷芳的反应倒还算豁达:“予视两者(指外交与司法总长职位)无甚差异,无所好亦无所恶”。但数年后,伍廷芳却隐约表达了自己的积怨,称孙中山当年任用留学生“不加甄别”,“委以总次长之要津,或专成之重寄。”

章太炎将袁世凯与蔡锷孙中山并称为“民国五豪”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黎元洪是一个“有武人外形的文人雅士”:他学贯中西,常常手不释卷,并以其厚重有神的书法作品与学界频繁交流。按“民国祢衡”章太炎的说法,黎元洪属于“仁柔”型总统。1913年5月初,章太炎辞去袁氏政府的东北筹边使之职来到武昌,想策动黎元洪出面竞选正式总统,以与袁世凯抗衡。黎对章礼敬有加,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为表示对其学术和人品的敬重,黎还特书“东南朴学”横轴相赠。章不禁握着黎督粗壮的双手说:“今时有声望者,首推黎公。……可作共和国总统。”

后来,章太炎以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黄兴、蔡锷为“五豪”,撰《民国五豪赞》其中对黎的赞词云:

黄陂长者,爱国若性。

承彼乐推,徂以求定。

人皆贪邪,我独廉正。

不援朋党,胪言兼听。

仁而不武,陵夷为病。

黎元洪的儒雅风范,也为洋人所青睐。因黎元洪曾三赴日本留学或考察,回国后在张之洞的支持下,他主持制定了中国陆军改革的第一个法规《湖北练兵要义(十条)》,编练湖北新军,一跃成为“南洋名将”。德、法军事观察家来武汉考察时,黎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之交流,洋人在张之洞与慈禧面前称赞黎为“知兵之将”。首义期间,第一个在战地采访黎氏的英国记者、长期在中国从事传教工作的传教士、出版商、作家与旅行家埃德温・丁格尔,在《中国革命记:1911-1912》中这样写:“黎元洪将军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儒雅,用英语跟我谈话。……他像一个伟大的国家木匠,正根据目的和用途打造粗糙的木料。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不仅如此,他还不拘一格地让入伍的秀才因才得职,并推动选拔人才走出国门,使湖北的留学人数约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

黎任清廷湖北新军旅长(协统)时,军中正在教唱张之洞填词的军歌,颂扬清朝“仁政”。投笔从戎的知识青年潘康时,觉得歌词是睁眼说瞎话,就将歌词中的“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修改为“大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有人告发到黎处,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大罪,可是到了黎大人那里,居然逢凶化吉:不仅未给他加罪,反而认为他人才难得,调到身边当文书。后逐步提拔为排长和连长。接下来,潘成为辛亥革命中湖北队官(连长)革命第一人。

相关参考

喜欢黎元洪 却对袁世凯大骂不止

章太炎现在的名头,是国学大师,但是,在清末民初他名声最大的那些年,他是革命家,政治家。只是他这个政治家,却是从故纸堆里硬爬出来做的,赶寸了,有声有色,赶不到点上,就一塌糊涂。他的学生说过,老师是学者,

章太炎将袁世凯与蔡锷孙中山并称为“民国五豪”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黎元洪是一个“有武人外形的文人雅士”:他学贯中西,常常手不释卷,并以其厚重有神的书法作品与学界频繁交流。按“民国祢衡”章太炎的说法,黎元洪属于“仁柔”型总统。1913年5月初,章太

章太炎是如何粉碎清室复辟图谋

1933年章太炎先生对学生演讲《民国光复》,有一段这样说:“宋案发生,孙、黄欲举岑春煊,岑受梁鼎芬、郑孝胥之愚,议举溥伟(清室宗社党核心分子)为总统,以诱致冯国璋,余力斥之,岑翻然悟,拒梁、郑,梁大骂

民国文人章太炎是如何粉碎清室复辟图谋

1933年章太炎先生对学生演讲《民国光复》,有一段这样说:“宋案发生,孙、黄欲举岑春煊,岑受梁鼎芬、郑孝胥之愚,议举溥伟(清室宗社党核心分子)为总统,以诱致冯国璋,余力斥之,岑翻然悟,拒梁、郑,梁大骂

袁世凯为何软禁章太炎?袁世凯为何不杀章太炎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当然,如他的学生鲁迅所言,章太炎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其次才是国学大师。自晚清以降,章太炎一直就是立于潮头的革命先行者。作为同盟会资深会员,他跟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保

蒋介石为何大骂美英首脑

蒋介石亲美、亲英,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共内战中,蒋介石都得到了来自美英,尤其是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但在蒋介石日记中,屡屡有他暴跳如雷,怒骂罗斯福、丘吉尔、马歇尔等人的

曹操为何大骂华佗是鼠辈而杀之

医说三国之十一:曹操杀华佗的深层次原因剖析有人说华佗一生醉心于心爱的医学事业,心无旁骛、淡泊仕途,所以才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人说他其实是一名热衷于功利的世俗之人,因为沽名钓誉、邀功请赏被曹操杀了,事实

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

东进兵团攻坚塔山,蒋介石为何大骂嫡系将领是蝗虫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辽沈决战:卫立煌「”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少奇指示他四个字》,引起网友热议,有些人认为我信口开河,凭空捏造,昨天我已在「”微头条”专门贴出关键性、权威性史料。从事公众史学十几年,我一

淮海战役后期 杜聿明的国军为何大骂蒋介石的空投

核心提示:要知道国统区的货币系统已经彻底崩溃,金圆券就跟废纸一样。更何况当时陈官庄被围的水泄不通,就算是美钞也只能用来烧火。而当时陈官庄国军士兵最需要的粮食、御寒衣物和燃料在空投物资中却丝毫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