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头不留发

Posted 时期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留头不留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留头不留发

2、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留头不留发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客家人继承了当时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

清朝时期出台了很多对汉族的政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最主要的一些政策,看看清朝时期对汉族的三大政策到底有哪些。

1、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满清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

在服饰上,汉族有自己悠久服饰,即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同时由于受到儒家和孝道的影响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

清军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血腥镇压,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最不为人称道的一个政策,就是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当然以今天很多电视剧观众的角度说,怎么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我们看人清朝梳个大辫子,那头发很多,哪把头发剃了?这还真是有个历史的误会。 今天我们看满清电视剧那些阴阳头,梳个大辫子,那都是清朝中后期的发型了,清朝前期的发型,我们可以给大家看一看, 那几乎就是把所有头发都剃光,只是留一个像猪尾巴一样的小辫而已,确实是非常不美观的。 可是为了能在心理上彻底的奴役汉族人民,满清选择的就是剃发令,因为这个剃发令一个令下来,有几十万人头滚滚落地。 然而每每读史到这个的时候,有的人就有疑问了:满清也蛮奇怪的,为什么你对于汉人的领地有剃发令,而你当年征服的蒙古也好,朝鲜也好都没有剃发令了? 也就是说满族人把所有汉族人变得,在外形上跟他一模一样了,而蒙古也好朝鲜也好,还保持着人家原来的服饰,这可还真是要探讨探讨的。 一方面我们觉得:满族人知道他自己人是数量非常少的,入关的时候才30万人口,明朝末年整个大明有1.5亿人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量对比?所以满清需要非常迅速的,对所有汉人建立一个心理优势,剃发就是最好的一个手段。 你看到了吧,我要奴役你,所以你必须外形跟我一模一样才行,你过往上千年的服饰习惯,必须全部抛弃掉,必须变得跟我们满人一模一样才行,而对于朝鲜和蒙古,满族人其实早就有心理优势了,不需要再用剃发。 一方面征服的比较早,在征服大明之前,已经把蒙古和朝鲜收归帐下,尤其是朝鲜这个地方,历来中原王朝都没有把朝鲜当做自己的本土,而更愿意让它成为一个藩国,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那个地方在古代实在是地贫人穷。 即便到今天,韩国都号称发达国家了,可是你去看看他老百姓吃的,吃的还是很差。中原王朝历来认为朝鲜半岛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油水可占, 你说我派人去治理,我还得倒搭钱,还不如让他自己有个国王,每年跟我纳贡变成我的一个小兄弟。 所以中原王朝历来,看不上那个地方,不太愿意把它变成自己的本土,满清在入关之前,就征服了朝鲜, 把金银财宝掠走之后,也感觉到这个地方派兵驻守捞不到什么便宜,所以干脆我就把它当作我的一个藩属国。 这样也好,起码有了朝鲜,就可以建立一个以满清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了,他就可以彻底的取代大明了,所以终满清一朝,都没有把朝鲜纳到自己本土来,而是让他做了一个藩属国。 后来这样的藩属国,在满清周边也建立了好几个,对满清来讲,汉人那是太聪明了太有能力了,一定得对他们建立心理优势,怎么建立呢?把他们的头发剃光,让他们穿满人的衣服,理满人的发型。 而其他那些藩属国,什么蒙古也好、朝鲜也好,满族人本来对他们心理优势已经足够大了,并不需要用剃发的方式。 原作者:李承伟

相关参考

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最不为人称道的一个政策,就是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当然以今天很多电视剧观众的角度说,怎么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看人清朝梳个大辫子,那头发很

今日历史8月24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一、国内大事记♦ 1645年8月24日清军攻克嘉定,“嘉定三屠”开始374年前,1645年8月24日,清军攻克嘉定,嘉定三屠开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

谁是晚清时期最早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的人

溥仪《退位诏书》发布的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一夜之间,由清朝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

清朝药到病除的 ”刀尖药”,建国后为何神秘消失

自从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由于清朝统治者「”留头不留发”的规定,因此很多清朝男人都得梳着长长的辫子。不过当时的剃头师傅们总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剃刀的刀尖难免会碰到客人的头皮,这个时候,一种名为「”刀尖药”的

清朝药到病除的 ”刀尖药”,建国后为何神秘消失

自从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由于清朝统治者「”留头不留发”的规定,因此很多清朝男人都得梳着长长的辫子。不过当时的剃头师傅们总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剃刀的刀尖难免会碰到客人的头皮,这个时候,一种名为「”刀尖药”的

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龙袍干尸是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干尸,干尸的身份被确认为是清朝的一具男尸。奇怪的是,在清朝男子清一色的留发不留头当中,这个男子却留着一头明朝发型,为什么呢?  2006年5月,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

参与营救的人,不留活口

曹操遭遇刺杀,将士前来营救,曹操:参与营救的人,不留活口导语:三国时期的曹操疑心非常重,多年的南征北战虽然让他权倾天下但也树立了很多仇敌,这些仇敌要么就是被他歼灭的军阀后人,要么就是朝中的政敌。他早年

宁掉头颅,不留骂名

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姚崇等贤臣,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局面,达到了王朝最鼎盛阶段。后来,他却失去了往昔的贤明,尤其是错用了安禄山,导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尽管朝廷最终平定了叛乱,却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与苏轼一同开宋词豪放派之宗,世人把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可是,你知道辛弃疾的另一个身份吗?他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剑客!正如他在自己的词中所说的

八路军为何不留日军活口

文章选自《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作者:人民军队征战传奇丛书编委会出版社:长征出版社1937年10月,日军在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命令第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