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刊登了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

Posted 章太炎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章太炎刊登了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章太炎刊登了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

2、民国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征婚

章太炎刊登了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交网络的便捷,发个征婚广告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晚清时期,堂而皇之地在报纸上发布征婚启事,那可算是“敢为天下先”了。

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民国奇人章太炎。

提到章太炎,大家熟知的是两个身份:一个是举世公认的国学大师,另一个则是忧国忧民的革命家。虽然章太炎的学问做得非常好,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可是他对此并不是太在意。反而是“革命家”这个身份,让他最起劲。

章太炎大概是天生反骨,所以,他先是反清,后是反袁世凯,继而反孙中山,最后反汪精卫、蒋介石……可以这么说,章太炎先生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

章太炎的反骨,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那时正值晚清。章太炎从十几岁起,就整日里满嘴的反清言论。在旁人看来,这些言论既是危险的,又是疯癫的。再加上他曾经得过癫痫病,于是乡邻都把他当成疯子。

被当作疯子,章太炎一点都不在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仍然不改本色,继续用嘴巴反清。

转眼间,章太炎就到了娶亲的年纪。可是,他的婚姻大事不太顺利。为何呢?只因别人都把他当成疯子,不敢把女儿嫁给他。

对此,章太炎并不着急,可他的母亲却急坏了。无奈之下,急着抱孙子的章母只好把自己的陪嫁丫头嫁给了他。可这个丫头不太长命,不久后就病故了。如此一来,章太炎就成了光棍儿。

既然成了光棍儿,他一不做二不休,突发奇想,干脆在著名的《顺天时报》上刊登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

“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章太炎的以上言论,放在今天来看,纯粹是地域歧视。可章太炎就是这么坦率。

章太炎的征婚广告似乎没收到什么效果。因为那时候的女士尚处于保守之中,哪敢应征呢?不过,这则征婚广告引起了章太炎诸多朋友的注意。他们齐心协力,为章太炎找寻合适的伴侣。

最终,经朋友介绍,章太炎与巾帼不让须眉的汤国梨女士结婚。可就在婚后不久,一直以反对袁世凯为使命的章太炎就被袁世凯弄到北京的龙泉寺软禁了起来。

软禁归软禁,袁世凯在生活上还是很照顾章太炎的。有厨子,有仆役,好生伺候着章先生。每日的餐饮标准是两块大洋。两块大洋,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章太炎一点都不客气,全部笑纳。好玩的是,他只让厨子按一块大洋的标准给他备餐。剩下的一块大洋,被他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袁世凯为何这么善待章太炎呢?当然是有所求。袁世凯打算称帝的时候,让章太炎帮他写一篇“劝进书”――就是劝他当皇帝。没想到,章太炎在文章中把他一通臭骂,搞得老袁很没面子。好在袁世凯还不是个小气的人,对此一笑而过,声称:他是个疯子嘛,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拿人手不短,吃人嘴不软。章太炎先生果然是个铁骨铮铮的奇人。

后来,在全国人民的唾沫中,袁世凯挂了。章太炎就此恢复自由。1936年,章太炎因病逝世。

民国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征婚

民国征婚广告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相比之下,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一些情调。比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最重要的,这姑娘须有服从性质。寥寥数语,要求着实不低。但两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条件的资本,应者如云自不在话下,最后当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侣。 说到普通人的征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内容各异。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现年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静娜说,自己年方十九,性格腼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贼眉鼠目的男士,往往会忐忑不安,面红耳赤。对于“某君”提到的《性史》一书,静娜说曾经也看过,但并不很喜欢,因为作者过于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问题。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回应,有什么感觉呢?《青天汇刊》没有继续登载,也就无从得知了。 相比静娜,一位署名“胖的侬”的女孩子所写征婚广告更加别开生面。单看此一笔名,就知道这是位胖姑娘。“胖的侬”说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则很温和。上小学堂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丽”。两人互相爱慕,如胶似漆。后来男方托校长前来求亲,不料“胖的侬”之父看到男孩后,极力反对,并对女儿讲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无奈之下,“胖的侬”只好遵命分手,并发出征婚广告,用她的话就是:“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民国单身男女的征婚套路,时人已有观察。对男士而言,“先把选择对象的标准说一说,如‘身家清白’、‘性情温和’,然后再将‘家道丰富’、‘月入颇丰’等自己的状况表扬一下,于是请应征者将‘玉’照赐下,以便定夺。”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征婚则非常务实。1948年第32期的《时报》,提到了一位二十岁女士的征婚条件,共有七条,涵盖了工作、学历、年龄、外语水平、车房齐备以及疼爱女人等各个方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今日我们所见所闻的各种征婚版本儿,在民国的征婚广告中,早就司空见惯、付诸实行了。开放勇敢的程度,比之今日,似乎也不落下风。

相关参考

章太炎曾于报纸上刊登广告 民国公开征婚第一人

2007年,一名男士亲自拟写广告词,花费几万元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整版的征婚广告,引起轰动,征婚电话被打爆。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利用媒介征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网络婚介占据了婚介市场的大

历史人物 章太炎曾于报纸上刊登广告

2007年,一名男士亲自拟写广告词,花费几万元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整版的征婚广告,引起轰动,征婚电话被打爆。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利用媒介征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网络婚介占据了婚介市场的大

民国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征婚

民国征婚广告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

每天还能“挣”一块大洋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交网络的便捷,发个征婚广告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晚清时期,堂而皇之地在报纸上发布征婚启事,那可算是“敢为天下先”了。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民

每天还能“挣”一块大洋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交网络的便捷,发个征婚广告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晚清时期,堂而皇之地在报纸上发布征婚启事,那可算是“敢为天下先”了。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民

章太炎怎麽寫征婚啟事

在民國時期非常活躍的名人章太炎,生於1869年——那一年,還是清朝同治年間,李鴻章還是直隸總督,左宗棠還沒收復新疆,張之洞還在京城當官,洋務運動方興正艾。章太炎是浙江余杭人。江南一帶人文薈萃,名流輩出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大师择偶趣事多

...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大师择偶趣事多

近代许多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

历史人物 浪漫

  前些日子,在超市里买东西,找回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上面用钢笔赫然写着一则“征婚启事”,该启事介绍了征婚者的身高、年龄和性别,还留有电话号码。我要求收银员给我换回去,我怕花钱时人家以为是我写的。在钱

浪漫

  前些日子,在超市里买东西,找回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上面用钢笔赫然写着一则“征婚启事”,该启事介绍了征婚者的身高、年龄和性别,还留有电话号码。我要求收银员给我换回去,我怕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