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大师择偶趣事多

Posted 蔡元培 洞房

篇首语: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大师择偶趣事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蔡元培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大师择偶趣事多

近代许多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在择偶的标准上也有很多趣事。

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其内容大抵有五条:(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5)有从夫之美德。

这则启事一出,社会舆论哗然。曾有好友问章太炎的择偶标准,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后经过蔡元培介绍,1913年,44岁的章太炎与时年30岁的浙江大龄女青年汤国梨在上海静安寺哈同花园结为夫妇。婚礼当天,章太炎过于兴奋,把皮鞋都左右穿反了。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谈及择妻的标准说:“绿荫树下,几个好友,谈至择妻的问题。有人说,要美丽的,我以为不如赏花。有人说,要道德好的,我以为不如看书。有人说,要能帮助我的,我以为不如买架机器。有人说,要能让我快活的,我以为不如找各种娱乐。说到这里,朋友不能再找出好的标准了,就问我要怎样的人?我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要一个能了解我的。”

教育家蔡元培33岁时,其原配夫人王氏去世。未满一年,来他家里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蔡元培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提出了择偶的五项条件:(1)女子须不裹足者;(2)女子须识字者;(3)男子不娶妾;(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合者,可离婚。媒人对此惊异万分,后两条在当时是尤其骇人听闻。一年后,他访得江西的黄仲玉女士既不缠足,又识字,还善书能画。两人情投意合,于是就订了婚。后来他俩的婚礼也一改旧俗,举行婚礼演说会,来宾以“妇女解放”为题发言演说,革除了闹洞房的陋俗。

相关参考

10岁赴英14岁留德,会9门外语13个博士学位傍身,却痴迷一夫多妻

提起民国,不得不得民国的知识分子。乱世民国,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转型,名士辈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匹敌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师辈出: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康有为、梁启超、鲁迅、陈寅恪、

名人趣事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

有评论说,中国最后一个大师走了,是季羡林。不过季羡林先生留给后世供人们争抢争论争读争看的东西太多,后世不争不抢不读不看的东西也很多,所以走了和没有走差不多。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

名人趣事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

有评论说,中国最后一个大师走了,是季羡林。不过季羡林先生留给后世供人们争抢争论争读争看的东西太多,后世不争不抢不读不看的东西也很多,所以走了和没有走差不多。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

名人趣事 童真丰子恺

  丰子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生动坦诚,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他本人就葆有一颗善良、童真的心。  丰子恺共有7个子女。他在漫画里画得最多的是大女儿阿宝。有一回,阿宝拿了一双软软的新鞋子,

名人趣事 童真丰子恺

  丰子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生动坦诚,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他本人就葆有一颗善良、童真的心。  丰子恺共有7个子女。他在漫画里画得最多的是大女儿阿宝。有一回,阿宝拿了一双软软的新鞋子,

民国大师群像 回忆那段光辉的岁月

图片人物没有排名,不分先后。鲁迅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胡适金岳霖梁启超冯友兰黄侃刘文典李叔同吴宓章太炎沈从文闻一多郁达夫林语堂梁漱溟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赵元任钱钟书张爱玲当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帝国主义列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为何有那么多社团?

1917年—1918年间,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倡导下,北大各种课外社团层出不穷。它们大多都由校方资助、民主运作,参与活动的不乏名师大家,比如章士钊是“雄辩会”的第一个演说嘉宾,徐悲鸿是“画法研究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为何有那么多社团?

1917年—1918年间,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倡导下,北大各种课外社团层出不穷。它们大多都由校方资助、民主运作,参与活动的不乏名师大家,比如章士钊是“雄辩会”的第一个演说嘉宾,徐悲鸿是“画法研究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陋俗简介

>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  在一些大商业城市,鸦片烟祸与其他社会弊病互为表里,成为社会公害,败坏了社会风俗。烟毒、赌博和娼妓一道构成奢侈性消费,毒害着由于近代企业初步发展而握有余钱的市民。《

名人趣事 章太炎的趣事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家、思想家与国学大师,人谓有王安石之风。然其童年聪慧过人,婚姻充满乐趣,处事笑话颇多……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  六龄童诗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