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品德俱不差 胡林翼为何不如曾国藩成功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别在该厚脸皮的年纪里过度在意自尊,别在该努力的年纪怨天尤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见识品德俱不差 胡林翼为何不如曾国藩成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见识品德俱不差 胡林翼为何不如曾国藩成功

2、他才是湘军的奠基人,没有他曾国藩或难成气候,胡林翼何许人

见识品德俱不差 胡林翼为何不如曾国藩成功

李瀚章在评价曾国藩时曾说:“其过人之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略定力极强。湘军历史上著名的安庆会战,便充分体现了曾国藩的战略定力。

安庆位于天京上游。对于太平军来说,保住安庆是保障天京安全的锁钥;对于湘军来说,夺取安庆则是进军天京的关键。为此,1859年,曾国藩精心设计了安庆会战的计划。他的目的,是通过围攻安庆这样一个必争之地,逼迫太平军以主力来救,从而迫使太平军在安庆与湘军进行决战,以此消灭太平军的主力,夺占安庆,为湘军顺江而下、攻占天京创造条件。为此,太湖之战后,湘军立即长驱直入,将安庆的太平军团团围了起来,准备实施既定的会战计划。

然而安庆会战的计划制订不久,曾国藩就遇到了来自内外各方面的压力,每一项压力都足以动摇其会战安庆的决策。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当时的朝廷。

1860年,太平军以围魏救赵之计,先攻杭州,随即出其不意,回师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并乘胜追击,连下苏州、常州,江南于是全入太平军之手。江浙向来是清政府的主要赋税来源和粮食供应地,因而清政府十分重视苏杭的得失,命令曾国藩放弃围攻安庆的计划,东下救援苏、常,并说“为今之计,自以保卫苏常为第一要务”。为了促使曾国藩能够撤围东援,清政府还赏给曾国藩兵部尚书的头衔,授给他署理两江总督的职务。苏州、常州都属于两江总督的辖区,新任总督的曾国藩有守土之责,自然必须完成收复苏常的任务。

朝命当前,安庆会战还要不要打,便成了是否坚持曾国藩原定计划的关键。曾国藩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安庆之围决不可撤。他专门给朝廷上奏,力陈安庆不能分兵的理由。他说,自古平江南之贼,必须占据上游,建瓴而下,才可以成功,战争初期清军本来是准备控制江苏、浙江的,然而几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不但不能打下南京,反而丢掉了苏州、常州,这并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因为从下游进攻上游,形势不利。目前这种局面,如果仍然先打苏州、常州,然后从东面进攻南京,必然要重蹈覆辙。所以绝对不应该分安庆之兵进军苏、常地区。即使要想救援江浙,也要先克安庆、芜湖,这样才能得到以上制下之势。因此,安庆一军,是整个胜利的基础,决不可撤。针对朝廷对太平军的担心,他强调说,虽然目前太平军声势很大,但只要拿定主意,立稳脚跟,形势就会慢慢地发生转变。否则,只能欲速则不达,不但苏常拿不回来,连整个安徽地区也都会丢掉,现在的有利态势就彻底失去。在曾国藩的坚持下,清政府终于不再坚持撤安庆之围的要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解决了朝廷的压力,曾国藩又面临了军事形势的挑战。

1860年底,为解安庆之围,太平军决定再用围魏救赵之计,南北两岸,夹击武汉,以解安庆之围。其中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所部进展极速,1861年初连下英山、蕲水,随即攻下黄州,直逼武汉城下。当时湖北清军兵力极为空虚,只有三千绿营兵,根本不能打仗。听说太平军来攻,武汉三镇的官员富户逃之一空,正在太湖作战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急得吐血,骂自己是“笨人下棋,死不顾家”,要求曾国藩赶紧撤安庆之围,回师救援武汉。

胡林翼是湘军的二号人物,湖北又是湘军的后方基地,显然不可能置之不理。但一旦回师湖北,安庆会战计划就必然落空。曾国藩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做出了判断:太平军重心远在江浙,千里迢迢进入湖北的太平军,即使有破湖北之势,也并无守湖北之力。武汉即使是一时失去,也会马上收复,而安庆一旦撤围,就不可能再有机会了。太平军进攻武汉,目标其实依然是安庆。如果安庆之围能坚持住,即使武汉落入太平军之手,湘军也早晚会收复,“是乾坤有转机也”;如果安庆之围坚持不住,即使武汉没有什么闪失,太平军的声势也会大涨,“是乾坤无转机也”。因而他下定决心,即使武汉落入太平军之手,围攻安庆的湘军仍然不可退:“吾但求破安庆一关,此外皆不遽与之争得失,转旋之机只在一二月可决耳。”他还给在安庆前线指挥攻城的曾国荃写信说:“此次安庆之得失,关乎吾家之气运,即关系天下之安危。”

在曾国藩的坚持下,曾国荃的湘军不惜一切,拼死不解安庆之围。正如曾国藩所料,陈玉成进攻武汉受阻,不得不直接回师救援安庆,来回折腾,反而给了湘军以最好的机会,最后太平军不但未能解安庆之围,陈玉成也在转战途中牺牲,部队全军覆没,安庆和整个安徽由此落入湘军之手。太平天国总理朝政的洪仁\\后来在反思太平天国的历史时,认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安庆落到了湘军之手:“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

在湘军之中,胡林翼的见识与品德都不在曾国藩之下,然而胡林翼的成就却不如曾国藩,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胡林翼缺乏曾国藩这样的定见。用曾国藩的话说,胡林翼“于久经谋定之局,每至临事变其初计”,安庆会战就是其例。

人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领导者所遇到的挑战,往往要远远超出常人。一个人如果缺乏坚强的意志,往往就会以环境为借口,随意地放弃应该达成的目标。曾国藩曾说:“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浮议摇撼”,“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山穷水尽之时自有路走”,“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如果刚刚受到挫折,或者听到别人不切实际的议论就心情沮丧,改变计划,那是成不了事的。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既要有过人的见识,而在看明白以后还要有一种坚持,一种定力,一种意志,一种“倔强之气”。这样的战略定力,是优秀的领导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他才是湘军的奠基人,没有他曾国藩或难成气候,胡林翼何许人

蔡锷将军曾评价胡林翼:「 ”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狡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这位先生为何可以与曾国藩齐名,蔡将军为何会有如此评价?历史如是说!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如果觉得眼熟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人?),晚清中兴名臣。父亲胡达源为探花,考完直接进入翰林院,授编修。身为京城官二代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道光十六年的进士,湘军的奠基者,重要首领,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 ”中兴四大名臣”。天妒英才,在武昌咯血而死,谥号文忠,年四十九。 胡林翼铜像 天资聪慧,陶澍快婿 少年之时,胡林翼跟随祖父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刚好遇到陶澍回家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说道:我已得一快婿,随即和为胡林翼和自己的五岁女儿定下娃娃亲,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琇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 ”精神殊为一变”。 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 ”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陶澍 跟随岳父给了胡林翼很大的人生启发,胡林翼发奋读书,并且将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知行合一。道光十一年,益阳受灾,哀鸿遍野,此时的胡林翼认为自己作为一介秀才,需要为黎民百姓做一些事情。于是挺身而出,面见县令,并提出受灾的解决方案,同时出面让自己的岳父作为表率,捐出两千两作为表率,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当地的士绅地主,最后大家踊跃捐款,成功的解决了当时灾情,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世致用,举贤任能 1854年初,太平军席卷湖北,于是湖广总督派吴文镕胡林翼率六百军士千里奔袭,援助湖北。但是胡林翼到达之时,吴文镕已经兵败被杀,此时曾国藩接纳了胡林翼。并且曾国藩还以胡林翼「 ”胆识过人,才大心细”,极力向朝廷举荐,从此曾胡合力,湘军实力大涨。随着战斗的进行,胡林翼部队接连失败,于是下令淘汰旧勇,招募新勇。胡林翼吸纳东北马队作为自己的北岸军精英加入湘军,形成多兵种协调作战的局面,同时面对太平军的堡垒战术,设计长壕围困的战术,把单纯的拼杀转化为人力物力的消耗战。同时加快部队建设,知人善用,招募老兵。 湘军 湘军中有旗人将领多隆阿,此人作战勇猛多有战功,但是有点过于骄傲自大,看不起汉人将领,在安徽攻打太平军是,与汉将鲍超两人互相看不上谁。胡林翼之后之后,设宴招待两位,并在交谈中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胡林翼知人善用,他认为鲍超是不可多得悍将,但是有勇无谋,但是多隆阿虽然资历尚浅,却擅长在战场上随机应变,于是说服曾国藩让其担任前敌统帅。 湘军水军中也有两名才能出众的将领不和,彭玉麟和杨岳斌,两人弄得关系很不好,水火不相容。胡林翼觉得此时是用人之际于是将两位约来商议军中事务。杨岳斌先到,与胡林翼相谈甚欢。但是随后,看到彭玉麟也来了,两人一见面火药味十足,都急忙要告退。但是胡林翼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于是设下酒宴。先自捧一杯对杨彭二人说,天下糜烂至此,对亏你们可以携手支撑,你们现在自己人如果不团结,怎么能辅佐中兴大业呢?说着说着自己潸然泪下,杨彭二人甚是感动,表示以后如果再不和那就是对不住朝廷,也对不起胡林翼,之后两人携手杀敌,勇冠三军。 彭玉麟 辅佐曾国藩,甘做绿叶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缔造者,虽然解决了清朝的太平军,但是并不得到信任。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回籍丁忧,但他希望清廷能够夺情,让他继续率军打仗。结果清廷不为所动,负气返乡的曾国藩被弃置了一年多。在此期间,胡林翼三番五次的拉上官文,上奏祈求重用曾国藩,说他「 ”金石孤忠,可敬可念。”曾国藩后来才得以东山再起,不仅如此凡是湘军军务,斗鱼曾国藩商议。同时胡林翼深知曾国藩稳重,隐忍于是送给他四个字「 ”包揽把持”,力劝曾国藩挽救天下之安危,一定要置东南半壁江山于一手遮揽之下。就在湘军平定太平军的前夕,胡林翼咯血身亡,一代名臣与世长存。 曾文正公 胡公一生廉洁奉公,用他的话说只有廉吏「 ”可以保清白风,而不致负国”,反之,官员「 ”不十分廉,不足以服众人之心”。虽然手握大权但是从来都是克以奉公,不敢有丝毫的跃迁。同时还将自己的家财在湘军危难之时作为军粮,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毛泽东敬佩他地方吧,所以字(润之)。蒋公是这样评价的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世人皆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何人还记得胡林翼,胡文忠呢?

相关参考

他才是湘军的奠基人,没有他曾国藩或难成气候,胡林翼何许人

蔡锷将军曾评价胡林翼:「”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狡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这位先生为何可以与曾国藩齐名,蔡将军为何会有如此评价?历史如是说!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如果觉得

他才是湘军的奠基人,没有他曾国藩或难成气候,胡林翼何许人

蔡锷将军曾评价胡林翼:「”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狡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这位先生为何可以与曾国藩齐名,蔡将军为何会有如此评价?历史如是说!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如果觉得

胡林翼

导读:曾国藩自己也曾在奏议中称赞“润芝(胡林翼)才力过国藩十倍”。曾国藩还说胡林翼之功在于“变风气为第一,而荡平疆土二千里次之”。胡林翼在湘军集团中,是仅次于曾国藩的二号人物。他既是湘军大佬,又是湖北

胡林翼是谁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可谓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之剿灭洪杨叛乱,左宗棠之收复新疆,李鸿章之洋务运动,这三人的功业成就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胡林翼呢?胡林翼是

曾国藩胡林翼晚清往事

曾国藩说过,胡林翼之才要胜他十倍。这并非过谦之辞。胡林翼的名字有个来由,说是他母亲怀孕时做过一个梦,梦见一只五色鸟张开双翼,飞到了屋后丛林之中,用嘴去叼啄林中的灵芝仙草,且啁啾鸣啭,徘徊不去。母亲醒来

胡林翼的“中年变法”

胡林翼认为前半生的他享受太多,已经把一生的甜美甘肥日子享尽。后半生,他要开始刻苦自励,换一种活法了。初入官场的胡林翼与曾国藩按道理,曾国藩与胡林翼早就应该成为好友。两个人论籍贯的话,同属长沙府(一个是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世人皆知曾国藩、左宗棠,谁人识得胡林翼

胡林翼胡林翼(1812-1861),字润芝,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出生长沙府益阳县(今赫山区)泉交河人。后到贵州安顺任知府七年(这个官是当年花钱买的),太平军攻至长江沿线时,被调至湖北武昌任湖北巡抚,因与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世人皆知曾国藩、左宗棠,谁人识得胡林翼

胡林翼胡林翼(1812-1861),字润芝,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出生长沙府益阳县(今赫山区)泉交河人。后到贵州安顺任知府七年(这个官是当年花钱买的),太平军攻至长江沿线时,被调至湖北武昌任湖北巡抚,因与

为什么说湘军的主心骨是曾国藩,但功劳最大的却是胡林翼

咸丰时期,收复湖北全省后的咸丰皇帝非常振奋,为犒劳有功人员,他将胡林翼补授为湖北巡抚,加赏头品顶戴。胡林翼一下子就成了巡抚大吏,实权在握。但巡抚虽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而按照清朝的政治制度,地方上的最

胡林翼-湘军的杰出领袖

谈及湘军,人们印象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诚然他们出将入相,是当仁不让的湘军核心,但还有一个人物,名气不及曾、左,但在湘军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强于曾、左,这个人便是胡林翼。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