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是谁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胡林翼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胡林翼是谁

2、历史人物 曾国藩跟胡林翼是什么关系?没有此人鼎力相助就没有湘军集团

胡林翼是谁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可谓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之剿灭洪杨叛乱,左宗棠之收复新疆,李鸿章之洋务运动,这三人的功业成就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胡林翼呢?胡林翼是谁?他又做了什么,以至于能够同享大名,史书流芳?

实际上,胡林翼的功业成就并不亚于曾国藩等人。他在后世的鲜为人知,一方面是因为他壮年早逝,才华未能充分彻底地施展开来,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谦退为怀,不肯自言功绩。四人之中,曾国藩享寿61岁,左宗棠是73岁,李鸿章更是以78岁高龄西归,而胡林翼却仅仅只活了49岁,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设若胡林翼不死,成就当不在曾国藩之下。即使活了短短49年,胡林翼的成就也可圈可点,值得大书特书。

胡林翼比曾国藩小一岁,道光年间高中进士之时方才24岁,早年官场生涯曾有短暂失利,后来他得蒙资助,捐官复出。令时人惊讶的是,复出之际他主动要求去贫瘠的贵州为官,在贵州十年治绩卓着而政声大起,其眼光、才华、心胸被广为称道。洪秀全掀起轩然大波之时,他亲率黔勇六百人开始了参加剿灭太平军的过程。数年征战之中,他苦心筹划,惨淡经营,奠立湖北富强之基,设若没有胡林翼源源不绝的向前线输送兵员、军械与粮饷,曾国藩等能否平定洪杨之乱,很可怀疑。在他终因积劳成疾而继志早夭之时,曾国藩称他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无日不新,同时辈流,固无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评价之高,就曾国藩而言,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影响甚至波及到毛泽东、蒋介石身上。毛泽东曾将胡林翼的号润芝作为自己的字,以向其表达仰慕、崇敬之情。《胡文忠公遗集》更是蒋介石的案头必读之书,蒋介石且亲自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

关于胡林翼的轶事在晚清野史笔记之中颇多,在我的阅读范围里,有两则读来分外令人心动。

第一则说得是胡林翼年轻之时放荡不羁,屡涉烟花之地,而两江总督陶澍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陶夫人很生气,埋怨丈夫误了女儿终身,陶澍回答说:此子是瑚琏之器,将来必成大事,年少纵情,不足深责。他现在不玩,国家用材之时,他就没有时间玩了。后来的胡林翼果如其岳丈所言,终于做出一番大事业,彪炳青史。

第二则故事读起来却颇为沉重了。胡林翼在安庆围剿太平军之时,曾策马登龙山,观察安庆地形,看完地形,他颇为满意,很自信的对仆从说:虽然叛军声势浩大,但也不难平定。言罢,他勒马回营,忽然看见长江上有二艘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林翼脸色大变,途中呕血,几至坠马,回营以后病情加重,没过多久就黯然病逝。此前,据说每当有人与胡林翼谈论洋务,他都摇手闭目,神色不怡,说:此非吾辈所能知也。

这第二则故事我每次读完都不禁扼腕长叹,深感痛心。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外有西洋入侵,内有洪杨之乱,大清帝国大厦将倾未倾,若不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一干人等勉强支撑,早已经一败涂地,万劫不复。但即使是胡林翼这样的人才,在面对近代化的西洋利器时,那种焦虑,惶然无措,历时一百多年,让我们后人读来还是历历在目。胡林翼去世于1861年,其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洪杨叛乱还在持续,再其后是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大清帝国四万万百姓身不由己的灾难才不过是刚刚开始,历史远未结束。

历史人物 曾国藩跟胡林翼是什么关系?没有此人鼎力相助就没有湘军集团

曾国藩的最佳搭档是谁,没有此人鼎力相助就没有湘军集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全榜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湘军之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一大批人才,不但为维护国家之主权出谋划策,更为民族之复兴呕心沥血。而这一大批人才之中,能够达到大佬级人物拢共有四位,即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前三位为湖南籍),其顺序亦是笔者心中之排名。其中能够称之为最佳拍档的绝对是曾国藩和胡林翼了,可以说要不是二人的紧密合作,湘军根本不可能有如此之成就。>但是这两位好拍档,最初并非一路之人,要不是事后之发展,很难相信这两个人能共同成为湘军之中流砥柱。>>胡林翼是道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而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按理说,胡、曾二人同在京城为官,且都来自湖南,两人应该有些许交情才对。然而,事实是两人入仕之初几乎没什么来往,这又是为何?原因就是两人巨大的出身之差别。胡林翼之出身,用现在之标准定义,那就是典型的官二代。胡林翼之父乃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及第,一甲探花出身,所以胡林翼从小衣食无忧,生活富足,接受的教育也是先进而系统,接触的人与事,也是花花世界,林林总总。而且,胡林翼在中进士之前,就被两江总督陶澍相中,成为陶家乘龙快婿,出身背景可谓优越。>反观曾国藩之出身,与胡林翼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老曾家祖祖辈辈以务农为主,虽经世代积累,到了曾国藩祖父一辈总算是有所积蓄,家里置些良田,但也充其量就是个中等地主。所以,曾国藩在入京城为官之前,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家乡农村。农村长大的孩子之见识自然很有局限,而所接受之教育也相对单一、落后。所以,在胡、曾二人入仕之初,同时在京为官这段时间,曾国藩在胡林翼眼中就是个“土豹子”,可以说根本不屑于曾国藩来往。>然而,过于优越的生活环境未必是一件好事,年轻的胡林翼身上的纨绔之性,就是这官家子弟优越性的副作用。年轻的时候,胡林翼经常寻花问柳,出入娱乐场所,甚至结婚成家之后也未收敛,有一次他的岳母贺夫人都投诉到岳父陶澍那去了,但陶公慧眼识人,料定他这个女婿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并未对胡林翼的胡作非为强加干涉。不得不佩服,陶公羽量过人,更有识人器伟之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浪子回头更必如此。道光二十一年,胡林翼父亲病逝,胡林翼开缺回乡为父丁忧。丁忧后,胡林翼为京官候补,其实就是赋闲。这京官走马上任跟走马灯似的,什么时候能轮到胡林翼?于是,愤懑不已并励志要有所作为的胡林翼,在好友及学生劝谏和资助之下,无奈选择花钱捐官,到地方去一展宏图。原本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越,更有油水之地为官的胡林翼,偏偏选择了贵州这个偏远之地,这又是何苦?胡林翼翰林出身,花钱买官已然令胡林翼羞愧难当,而偏要选择贵州这个别人不愿去之处,就是为了证明为官一任,定要凭自己之能力造福一方。同时,贵州乃贫瘠之地,相对来说贪赃枉法之诱惑相对少了很多,临走马上任前,胡林翼祭奠祖茔,立誓洁身自好,绝不非分贪取半分民脂民膏。>能力超群,为官清廉且夙夜匪懈,地方吏治岂有不蒸蒸日上之理?胡林翼就在贵州安顺府完成了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理想。他与民同耕,身先士卒打击犯罪,赢得了当地百姓之爱戴,这成为今后胡林翼之成功打下良好基础。>道光末年,洪秀全等人发起太平天国农民组织。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就成席卷之势,一时间,清廷政府政权动荡,年轻的咸丰皇帝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在国家正规军毫无作为的无奈前提之下,咸丰皇帝同意各地组织团练来,由赋闲在家之官员带领,以当地之民,保卫家乡。此时,正值为母丁忧在家的曾国藩,成为皇帝钦点的团练组织人之一。皇帝的松口,给了很多欲有所作为之人一个难得之契机,显然,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抓住了这次机会。>>在湖北失手,湖南岌岌可危之时,胡林翼奉命募兵北上“剿匪”。当时,胡林翼也仅募得一千多贵州兵勇便匆匆北上。原本仅依靠这一千多黔军,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但是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成功吸引了曾国藩的目光,因此在湖北武汉即将再次陷落危难之际,同样在江西身处自杀未遂之窘境的曾国藩,毅然将自己最得力之干将罗泽南部调配给胡林翼,帮助胡剿灭湖北之太平军。正是有了这支儒将神军,胡林翼才真正得以施展拳脚,在湖北战场一战成名。咸丰四年,胡林翼倍受咸丰皇帝之青睐,擢升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次年实授,胡林翼成为了湘军集团,第一位功成名就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胡林翼深知自己今日之成就,离不开曾国藩之鼎力相助。他更清楚,咸丰皇帝这一安排,有意在用胡林翼“压制”曾国藩。对于官场混迹的聪明人曾、胡二人当然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所以,二人并没有因此而心存芥蒂,反而愈加团结,互帮互助,成为湘军创业之初之佳话。>对于迟迟得不到正式编制的曾国藩,胡林翼是极尽所能地给予帮助。在搞定了湖广总督官文,独揽湖北军政大权之后,胡林翼就在经济上全力支持湘军,解决了湘军创建之处无粮无饷之巨大难题。不但如此,只要一有机会,胡林翼就会联合官文共同保举曾国藩,以争取让曾国藩早日有自己的根据地,四川总督这样的高位,胡林翼都曾举荐之,只可惜咸丰皇帝一直心存芥蒂,并不采纳胡林翼和官文之举荐,此实非胡林翼能力所能及之。>所以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了解,胡林翼照比此时的曾国藩更懂得晚清官场的脉路,更懂得如何在损失一定圣贤标准之前提下,完成更大和重要之目标。这绝对是胡林翼人生哲学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够以后起之秀,而成就能超越前人之根本。曾国藩后来成就能够如此之高,正是学了好友胡林翼处世之精髓,所以胡林翼成功之道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曾国藩以为父丁忧而“意气用事”,结果被卸任赋闲在家。胡林翼就一直关注朝廷动向,想方设法为曾国藩争取到重新出山之机会。终于在咸丰八年,围困南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全军覆没,以及江西失手之大不利情况下,在胡林翼等人的运作下,成功为曾国藩挣得了重新出山之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刻反省,曾国藩此次出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一改之前之意气。他不在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更有了胡林翼等好友相助,又能够茅塞顿开融入官场,使得曾国藩此次出山仕途顺利许多。终于在咸丰十年,在两江总督何桂清擅离职守,败逃上海之情形下,得以署理两江总督,本年即被实授,并以钦差大臣之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正式成为地方大员的曾国藩,对其事业之发展,乃是至关重要之环节,从此曾国藩成为了大清王朝中流砥柱之中兴之臣。>>就在曾、胡二人要联手大有作为之时,咸丰十一年,在咸丰皇帝驾崩一月之余,胡林翼因操劳过度,呕血病逝。这一年胡林翼,虚岁刚满半百。朝廷为表彰胡林翼一生之功绩,特追赠胡林翼总督衔,赐谥号“文忠”!好搭档曾国藩听闻胡林翼病逝噩耗,不由悲从中来,老泪纵横,曾国藩评价胡林翼:以湖北贫瘠之地,养六万之兵,润芝(胡林翼号)之才实胜我十倍,这一评价绝非是惋惜好友的过高赞誉。>诚然,湘军首创于曾国藩,而成就之绝非曾一人之功。不夸张地说,倘若没有胡林翼之出现,湘军之命运还真很难说。所以说,曾、胡二人真正是湘军发展史上最好之搭档,这也是后世将二人并称之要因。

相关参考

湘军的重要首领胡林翼和曾国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何说没有胡林翼,湘军难成气候?

湘军的重要首领胡林翼和曾国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何说没有胡林翼,湘军难成气候?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胡林翼是湘军重要首领。湘军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还挽救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

鲜为人知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可谓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之剿灭洪杨叛乱,左宗棠之收复新疆,李鸿章之洋务运动,这三人的功业成就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胡林翼呢?胡林翼是

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病故

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世居益阳泉交河乡长冈村小河桥。胡林翼的母亲姓汤,是益阳一个大族人家,所以众人叫她汤太夫人。汤太夫人比胡达源(胡林翼的父亲)还大两岁。十多岁就结婚了,结果一直到三十多岁了,还没怀过一

最被轻视的中兴四大名臣之尾的狠角色

胡林翼,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高段位枭雄。与另一个中兴之臣左宗棠贫寒出身不同,胡林翼是富贵公子出身,早年放浪形骸的很,可一朝醒悟后,此人又大道卓绝的厉害。只有真正的枭雄才能把极端两极融为一体,他告诉后世枭

比曾国藩、左宗棠还厉害的湘军牛人是谁

在湘军集团中,胡林翼绝对是个无可替代的人物。他既是湘军大佬,又是湖北省绿营的统帅,能文善武,懂经济,擅理政,与曾国藩、左宗棠被史学家称为大清中兴三名臣。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

盛宣怀与胡林翼 历史上怎么评价胡林翼

  胡林翼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曾任湖北巡抚、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署巡等职务,著有《胡氏兵法》、《胡文忠公遗集》等作品。  盛宣怀与胡林翼  盛宣怀比胡雪岩年轻十一岁,与胡的卑

胡林翼

导读:曾国藩自己也曾在奏议中称赞“润芝(胡林翼)才力过国藩十倍”。曾国藩还说胡林翼之功在于“变风气为第一,而荡平疆土二千里次之”。胡林翼在湘军集团中,是仅次于曾国藩的二号人物。他既是湘军大佬,又是湖北

胡林翼的“中年变法”

胡林翼认为前半生的他享受太多,已经把一生的甜美甘肥日子享尽。后半生,他要开始刻苦自励,换一种活法了。初入官场的胡林翼与曾国藩按道理,曾国藩与胡林翼早就应该成为好友。两个人论籍贯的话,同属长沙府(一个是

胡林翼

胡林翼铜像  胡林翼(1812~1861),中国晚清大臣,湘军首领。字贶生,号润之(一作润芝)。湖南益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中进士。在贵州任知府时曾举办保甲团练,自练壮勇,镇压各族群众有功。1

胡林翼-湘军的杰出领袖

谈及湘军,人们印象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诚然他们出将入相,是当仁不让的湘军核心,但还有一个人物,名气不及曾、左,但在湘军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强于曾、左,这个人便是胡林翼。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