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酷吏董宣生平简介 董宣真的杀了湖阳公主的奴仆吗?
Posted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汉酷吏董宣生平简介 董宣真的杀了湖阳公主的奴仆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汉酷吏董宣生平简介 董宣真的杀了湖阳公主的奴仆吗?
董宣,字少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的酷吏。在谈这个人之前,想问一问大家对酷吏一词有什么看法?
酷吏指的是执法无情的官吏,他们审讯犯人的方法残忍无比。对封建统治者来说,酷吏是他们的一把利刃,但是这把利刃最终的下场终究不会太好。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酷吏有郅都、义纵、张汤、王温舒、周纭、来俊臣等等,可能大家也听说过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事迹,对酷吏有一定的了解。今天要讲的董宣,是一个不怕得罪皇亲国戚的酷吏,他曾当街斩杀了公主的奴仆,还不肯向公主下跪认错!
那时,董宣被朝廷征召为洛阳县长,他已经将近七十岁了!(话说这个年纪都已经超过退休年龄了,董宣也是够拼的!)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我们后世的人有的把他称作“位面之子”,意思就是王莽可能是穿越人士,不管他再怎么“超时代”发挥,天下最终都要落到刘秀的手里。当然了,这只是一种脑洞大开的说法,虽然个人很愿意相信它,但当不得真。
刘秀的大姐被封为湖阳公主,湖阳公主是个护短的人。一次,湖阳公主的一名奴仆杀了人,他躲在公主府里寻求公主护佑,因此官吏们不能直接去抓他。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那奴仆再次现身的时候,却是坐在公主的马车上,贴身伺候公主。
官吏们一个个傻了眼,这湖阳公主可是皇帝的大姐,连皇帝都要敬她三分,他们这群小虾米还能怎么办?
县长董宣的酷吏特质就冒出来了,他不怕得罪湖阳公主,带着一群人就等在夏门亭,湖阳公主的马车一到,董宣立刻站出来拦住马车。只见他手拿大刀,用力挥舞了几圈,大声地将整件事梳理了一遍,最后他把湖阳公主狠狠批评了一顿,还强迫那仆人下了马车,当场处决了那凶仆!
湖阳公主可能是故意袒护那名凶仆,也有可能是对董宣的“不敬”感到气愤,当天就跑进宫告状去了。刘秀乍一听,很是生气,立刻就召见董宣。
等见到董宣以后,刘秀其实很想直接杖罚他的,但是他毕竟是皇帝,一切还需按部就班来。首先,刘秀询问董宣可否知罪。董宣也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他跪在地上叩头说:“下臣只想在临死之前说一句话!”刘秀就问:“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汉朝,如今却要放纵这些杀人犯吗?这天下要如何治理呢?臣不用您动手,臣自知有罪又不愿看到国家将来的惨状,臣这就自尽!”说完就一头撞向了柱子,满头是血。
刘秀本意只是想小小的惩罚一下董宣,让自家大姐消消气,这件事就算了结了,哪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子?最后,董宣没有死成,还被刘秀派人强押着去向湖阳公主磕头谢罪。到了公主面前,董宣怎么也不下跪,一边的人强行把他头和膝盖按住,让他行礼,但他却双手撑地,始终不从。
湖阳公主望向一边的刘秀说到:“从前你还是老百姓的时候,也包庇了死犯,那时官吏们都不敢拿你怎么样,如今你还怕一个小小的县长不成?”刘秀回答:“当了皇帝就和百姓们不一样了!”说完就让人把董宣给放了,还赏赐了董宣三十万钱。
刘秀称董宣就是个硬脖子县长,他其实挺喜欢这种性格的。董宣把三十万钱分给了手下们,此后豪强们都不敢招惹董宣,因为董宣是有天子撑腰的人,就算董宣得罪了天子的姐姐,也能安好无事,你背景再大还能大过天子的亲姐姐?
时人称董宣为“卧虎”,还有专门歌颂他的歌:“董宣衙前无人击鼓鸣冤。”董宣死了以后,家里穷得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可见其为官之廉洁。
相关参考
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陈留郡圉县人,为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酷吏,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司徒侯霸闻董宣才能品格,便征召董宣,并向朝廷举荐了他,董宣因此官至北海郡国相。董宣上任国相以后,任命了一个叫公
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陈留郡圉县人,为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酷吏,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司徒侯霸闻董宣才能品格,便征召董宣,并向朝廷举荐了他,董宣因此官至北海郡国相。董宣上任国相以后,任命了一个叫公
人们尊重硬骨头,因为硬骨头难得。东汉董宣就是其中一个。读书的时候学过,湖阳公主仆人杀了人,躲在公主家,长安官吏,没人敢进公主府。董宣便在门外候着,待公主出载仆人出,「”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
中文名:董宣 别名:董少平 国籍:汉朝 民族:汉 出生地:陈留圉 职业: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惩治豪族 外号:强项令、卧虎董宣——不畏强暴惩
汉代人物中文名:董宣别号:董少平国籍:汉代民族:汉族出生地:陈留圉职业: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重要造诣:惩办豪族绰号:刚强令、卧虎董宣人物董宣,东汉时期洛阳法律严厉的官员,被刘秀称为“刚强令”,意义
东汉初年,河南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时,仗义执言,威严执法,宁死不向权贵低头,被光武帝刘秀特批为“强项(硬脖子)令”。 董宣,
董宣严惩违法之徒——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东汉初年,有一位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官员,名叫董宣,因为在任表现良好,被任命为北海相(北海为东汉诸侯国,在今山东昌乐一带,北海相就是辅佐北海国君的相国)。董宣上任
强项令董宣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
董宣执法如山洛阳是东汉的首都。在京城里,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比比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势力,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根本不把地方官吏放在眼里。那时候,有个叫董宣的人,受高密侯邓禹的推荐,当上了洛阳县令。
东汉初年,都城洛阳的县令叫董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严行法纪的清官。 洛阳是京城所在地,许多皇亲国戚都住在这里,他们骄横非凡,仗势欺人,影响很坏。洛阳令董宣是一条硬汉子,他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