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

2、清朝乾隆皇帝的养生御膳

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

 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 

  我国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位,其中可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但平均寿命只有39。2岁。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长寿皇帝仅有8人,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寿70;梁武帝萧衍,寿80;唐玄宗李隆基,寿78;武后则天大皇帝,寿81;宋高宗赵构,寿81;元世祖忽必烈,寿80;明太祖朱元璋,寿71;清高宗干隆,寿89。可见,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干隆为长寿之冠。

  干隆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号长春居士、信天主人,又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中青年时代体格健壮,视力极好,走起路来坚定挺拔,晚年虽有“痔血”及尿频之患,但总体上相当健康,终生未用眼镜,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

  干隆帝对自己能够长寿十分得意,他在自己的“七旬万寿”时,特撰写《古稀说》,并喜刻印章,自称“古稀天子”。到80岁时,更觉自己“仰荷天眷,至为深厚”,“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于是,又刻“八征耄念之宝”,御制《八征耄念之宝记》,以抒发自己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情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见干隆帝后,对干隆作了这样的描述:“观其风神,年虽83岁,望之如60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饮食之际,次序规则,严其肃,殊甚惊异。”

  按照常理,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至高无上,普天之下皆为皇室所有,一般都拥有三宫六院,纳妾招妃,声色犬马,过着纵欲无度的糜烂生活,因而夭折者多,长寿者少。那么为何干隆帝独独能够长寿、尽其天年呢?

  清宫医案研究专家认为,干隆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体育锻炼,喜欢狩猎,并遍游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规律,节饮食,慎起居;三是长期对症服用长寿药。

  早在康熙时期,康熙帝就经常出巡旅游。据史书记载,活了69岁的康熙皇帝曾六次巡视江南,行至江苏、浙江,览遍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四次出巡塞外,驻跸多罗诺尔、克鲁伦河、狼居胥山和索岳尔济山。四次登临佛教圣地五台山,领略北国风光。并且登泰山,祀东岳,西幸太原和西安。

  一心效法祖父的干隆帝也六下江南,巡察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和杭州,在大运河上泛舟赋诗,被人们传为佳话。

  皇帝出巡,虽然可以骑马、坐轿,且前呼后拥,后勤供应一路有充足的保障,但在当时的物质和交通条件下,旷日持久的跋山涉水、鞍马劳顿,也是够辛苦的了。这种辛苦的磨练对身心健康自然大有好处。笔者算了一笔帐:干隆六次下江南,共费时666天,平均每次111天,如此长时间地外出远游,自然要有强健的身体,同时也能大大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同祖父一样,干隆帝也非常喜欢射猎。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帝曾对自己的近侍卫诸臣说:“朕自幼至老,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射获诸兽,不胜记矣。又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

  如此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无疑大大增强了康熙及皇室成员的体质。康熙帝不但热衷于骑射,以增强身体体质,还将骑射定为“祖制”传承下去,要求后辈要做“马上天子”。可见,眼光远大的康熙帝不仅把骑射视为一种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重要途径,也视为增强国力、维持满族统治的必要条件。

  干隆帝继承了其皇祖父喜欢骑射的传统。干隆自幼喜欢巡游打猎,史称干隆帝“善射”,九矢九中,体魄健壮,活了89岁。干隆帝常在夏日接见武官后在宫门外较射,秋天出塞时亦复如此。射时均以三番为率,每番三矢,每发多中圆的,九矢可六七。已巳年十月,偶在大西门前射,九矢九中,钱麓惊为异事,乃作《圣射记》进呈,感叹“圣艺优娴”云云。

  除了加强体育锻炼,干隆帝还爱好多样,精神生活丰富,这也正符合中医所强调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的道理。据史书记载,干隆帝喜欢听音乐,经常要求乐工为其更换新曲,所谓“盼晴则月殿云开之曲”云云,可见他深谙音乐与健康的关系。

  干隆帝还喜欢写诗,酷爱书法。干隆帝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写诗题词,一生共写诗43,630首,其数量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无人望其项背。诗能言志放怀,陶冶人的性情,这也是“养生重在养性”的一种体验吧;干隆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到处都留下了他的墨迹。这大概也是他健康长寿的一个原因。因为写字时要求“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宁神静气,气贯于一”,不意间达到了静心、养性、舒气、健脑、通脉、活血、壮骨、安神的目的,可谓一举数得的养生之道。

  干隆帝在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认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又说“老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蔬菜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这些观点都值得今天的人们重视。

  此外,自古帝王多好酒色,致使命门火衰,肾精亏损,下元不固,故衰老之征常早见。干隆帝寿达89岁,与节制酒色无不有关。

  研究清宫医案的专家们认为,干隆帝的长寿和其日常所用的抗衰老医方也有很大关系。

  干隆经常服用的补益药方有:龟龄集、龟龄汤、松龄太平春酒方、椿龄益寿药酒方、健脾滋肾壮元方、秘传固本仙方等。

  这6个长寿仙方多属于脾肾双补之品。如龟龄集方,就由人参、鹿茸、雀脑、枸杞、肉苁蓉、熟地、牛膝、杜仲等大量补肾药组成,主治筋骨乏力、头晕眼花、盗汗、遗精、阳痿,以及阴寒腹痛等症。秘传固本仙方,由41味药物组成,大都是强肾补益之品,以丸剂方式缓调,方中由补骨脂、鱼鳔、马驴肾、鹿茸、黄狗肾、益智仁等大量补肾强壮药组成,故名“固本”,“固本”者即“固肾”也。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既充,体质自当健康矣。

  健脾滋肾壮元方,由九香虫、杜仲、车前子、鹿茸、淫羊藿、枸杞、怀山药等组成。方中配有香附、木香等利气之药,使本方在达到补益作用的同时,避免有脘膈胀闷的副作用。九香虫为蝽科昆虫,《本草纲目》称此药可治“脾肾亏损,壮元阳”,配以补肾之药,其益肾壮阳的效果更加明显。

  除上述方剂外,干隆帝常用的还有具补肾作用之长寿广嗣丹、三一肾气丸等;具补脾作用之八珍膏、补益资生丸等;具双补脾肾作用之补益蒺藜丸、琼玉膏、五芝地仙金髓丹等;具补气血作用之噙化人参、黄芪膏、百龄丸、保元益寿丹等。但有些药在阐述其疗效时用所谓“其妙不能尽述”等语,则应该进行系统的医学研究,并进行一定数量的动物寿命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不可盲目轻信。

  干隆帝一生没有患过严重疾病,其临终脉案证明了这一点。嘉庆四年大年初一干隆脉案记载:“皇上圣脉安和,惟气弱脾虚,议用参莲饮。人参一钱五分,建莲三钱,老米一钱炒,水煎服。”时隔两天,即大年初三,干隆安然驾崩。这说明,他基本上是尽其天年,寿终正寝。

  通过对干隆帝长寿原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清宫医案在内的祖国医学是长寿研究之宝库。在清宫医案中,记载着不少有一定延年益寿作用的药方,诸如还少丹、琼玉膏、青蛾丸、斑龙丸、七宝美髯丹、资生丸和首乌延寿丹,等等。其中多数具有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之功用,既壮先天又补后天,既补元气又补中气。这些都值得今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总之,清朝的皇帝和后妃都十分重视养生、益寿,尤其是年臻“古稀”的康熙、干隆和慈禧太后最为突出。他们大多深谙“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的养生之道,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清初“康干盛世”的出现,固然是他们高瞻远瞩、励精图治的结果,但也与康熙、干隆两位皇帝的健康长寿有很大关系。在清入关后的267年中,“康干盛世”就占一半,仅康熙、干隆两朝就维持了121年。如果他们两位没有健康的体质和旺盛的精力,如果他们都像顺治、同治那样短命,那么大清的历史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小贴士:

  长寿之道,在于尊生、节欲、运动三者相结合。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尊重生命,才会在行动上有保健养生之举;节欲在于心境上的顺乎自然,人总有七情六欲,但过则有害,适可而止最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运动,促进人体内有益激素的分泌、提高新陈代谢,保持年轻快乐的良好状态,令人时刻散发活力且精力充沛。

 

  摘编自《皇家医事》

清朝乾隆皇帝的养生御膳

 清朝乾隆皇帝的养生御膳

  长寿养生是每个人都想有的,从古至今的皇帝们就开始追求长寿养生之道,关于长寿养生,清朝干隆皇帝的养生御膳很是不错,详细如下:

  干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帝,当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他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一个。究其高龄之由,与其重视养生、讲究食疗有关。清朝建国初期,满族遗风尚存,仍保留原来的伙食习惯。到干隆时代,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清宫御膳的配制和烹调技术逐步考究。随着干隆皇帝的多次巡游大江南北,品尝、寻求天下美食,使御膳的品种和制作方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清稗类钞》记载,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游了常州天宁寺和和苏州寒山寺,并与僧侣共进斋素。他久食珍馐百味,偶吃新鲜素膳感到别有滋味,十分高兴地说:“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哨鹿节次照常膳底》亦记载,干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时,即席点了两道菜,一是茄泥,一是拌豆腐,以之清口开胃,颐养精神。

  干隆时代的清宫御膳,基本上是由以下三种不同菜系组成,即满族风味,明宫风味,江南风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开创了新的清宫御膳。从《照常膳底》中可以看出,干隆御膳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食疗和食补,以求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其次是严格按照御膳食单配制,不许改动,不得串味。在每天的御膳中,必须搭配一二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药膳。如有壮肾阳、益精血作用的烘鹿肉,滋阴养胃、补肺益肾、健脾止泻的山药鸭羹,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口蘑萝卜青菜汤,健脾消食、止咳平喘的萝卜豆腐汤等。到了春夏季节,还选用时鲜蔬菜和野菜佳果等入馔,常用有韭菜炒肉、小虾米炒菠菜、炒茄子、拌黄瓜、菠菜炖豆腐、松子炒白菜、苗陈泡酒、榆钱蒸饽饽等。据说,干隆皇帝很喜欢吃豆腐,且每日必备,倘若膳桌上没有豆腐做的菜,必亲自点要,有时候还亲自制豆腐菜单,让御膳房照方配制。

  干隆四十四年6月,年近古稀的干隆皇帝,身体有些虚弱,常患腹泻,他考虑是脾、肾两虚所致,命太监胡世杰传旨御膳房制作具有健脾扶阳作用的八珍糕,并详细说了原料、剂量和制作方法。自此,每日膳毕送茶时,随进八珍糕四五块,从不间断。由此可见,干隆皇帝称得上是一位深谙养生之道,善于食疗的美食家。

 

  干隆皇帝之所以在繁忙的朝政工作下还可以保持身体长寿到89岁与其日常饮食密不可分,上面就是他的长寿养生知道,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下。

相关参考

清朝乾隆皇帝的养生御膳

 清朝乾隆皇帝的养生御膳  长寿养生是每个人都想有的,从古至今的皇帝们就开始追求长寿养生之道,关于长寿养生,清朝干隆皇帝的养生御膳很是不错,详细如下:  干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

长寿天子乾隆帝的养生秘诀

  清朝的乾隆皇帝足足活了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据记载,他年过八旬,仍然精神矍铄,身强体健,照常读书写字,甚至还能外出狩猎。连后人都为之惊叹。这位长寿天子的养生之道一直被后世津津乐道。 

乾隆皇帝养生秘诀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  乾隆虽是满族,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

乾隆长寿,多数人只看乾隆放纵任性的一面,忽略了他持久养生行为

历史上有这样的共识:皇帝绝对是个高危工种。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因为皇帝难长寿,有多少皇帝上台一年便西行而去,有多少皇帝登基三年便撒手人寰,有多少皇帝年纪轻轻便驾鹤西游……这都是皇帝这份工作太过劳累所致

乾隆如何成为史上最长寿皇帝的

乾隆活了多少岁?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超过八十岁的长寿皇帝有三位:一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八十六岁;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享年八十二岁,而乾隆皇帝终年则为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其实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的长寿之谜,康熙对于养生的经验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康熙还活到了69岁。在古老的中国,这算是长寿的。难道这是老天爷对康熙的厚爱,才给他这样的长寿?倒不如说康熙注重养生方法。那么康熙对于养生有什么经验呢?我们一起来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长寿之谜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康熙还活到了69岁。在古老的中国,这算是长寿的。难道这是老天爷对康熙的厚爱,才给他这样的长寿?倒不如说康熙注重养生方法。那么康熙对于养生有什么经验呢?我们一

乾隆风流成性为何活到89,成为最长寿的皇帝

提到乾隆皇帝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康乾盛世,或者乾隆帝的风流韵事,殊不知乾隆帝活到了89岁,在平均寿命39岁的皇帝中排在第一位,堪称最长寿。纵观乾隆帝的一生,也是好色成性,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不仅拥有三宫...

雍正最长寿妃子纯悫皇贵妃简介 纯悫皇贵妃活了多少岁

雍正最长寿妃子纯悫皇贵妃简介纯悫皇贵妃活了多少岁?  清朝有中国最长寿的皇帝,正是雍正的儿子乾隆帝享年89岁。与擅长养生,寿命长的儿子不同,雍正帝只活了57岁。  至于为何没活儿子那么长,有人说雍正太

史上第一個女同性戀皇后

眾所周知,漢朝的皇帝們口味普遍比較重。從第一代皇帝劉邦開始,就流行好男色。個別舍得花錢的,譬如漢文帝劉恒,還賞了一座銅山給他的男寵鄧通,允許他自己造錢自己花,實在是癡情的很。不過,大陸的文化傳統自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