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逊(退)位简介

Posted 北洋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帝逊(退)位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帝逊(退)位简介

2、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陆逊从容退江东

清帝逊(退)位简介

清帝逊(退)位

  两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最后一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北京紫禁城往日的宁静。为了对付武昌起

  义,在武汉三镇被起义军攻占的第二天,清政府即命令陆军大臣荫昌率领由部分北洋新

  军组成的第一军,日夜兼程地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另一部分北洋新军组成第二军,在军

  咨府正使冯国璋统领下,作为预备队,听候调遣。这些北洋新军都是袁世凯一手编练的,

  当然不会听从荫昌的指挥,所以军队的行动非常迟缓。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协理大臣那

  桐、徐世昌感到形势的严重,一再上奏清廷,要求再起用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也竭力

  催促清政府重用袁世凯。在这内外一片「非袁莫属」的叫嚷声中,摄政王载沣不得不在

  10月14日颁布谕旨,授予袁世凯湖广总督,兼督办「剿抚」事宜,负责指挥湖北全省的

  军队和各路援军。老奸巨猾的袁世凯认为湖广总督的职权太小,便以「足疾未愈,难肩

  重任」为借口,拒绝了清政府的这一任命。

  袁世凯不出山,北洋新军当然不肯卖力。起义军的不断进攻和北洋新军的溃退,给

  袁世凯抓到与清政府讨价的好机会。清朝的达官贵人,川流不息地进出河南彰德洹上村

  袁府。

  荫昌由于指挥不动冯国璋等人统率的北洋新军,也特地跑到袁府去「促驾」。冯国

  璋专程去彰德晋见老上司,袁世凯要他慢慢走,等等看,不宜立即采取军事行动。10月

  20日,皇族内阁的协理大臣徐世昌奉命到袁府探听价码,袁世凯提出六条要求,其中最

  重要的就是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指挥水陆各军及军队编制的全权和供给充足的军费。

  袁世凯还让徐世昌转告清廷当权者,当年说我袁某人有「足疾」,把我赶下台。

  现在,不答应这些条件,就别想我袁某的「足疾」会好起来。

  袁世凯稳坐钓鱼台漫天要价,帝国主义列强连忙帮腔,它们抱怨清政府不该只给袁

  世凯一个总督职位,而应让他出来组织内阁。在内外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0月27日发出

  「上谕」,授予袁世凯钦差大臣,节制前线水、陆各军的权力。

  袁世凯本想要足了价钱再出山,但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使他也不安起来了。于

  是,他表示接受钦差大臣的任命。

  10月30日,他从彰德老家赶到信阳,立即指令冯国璋加速进攻。11月2日,北洋军

  攻下汉口,革命军被迫退守汉阳。

  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改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要求袁尽快回京

  筹组所谓「责任内阁」。袁世凯于11月13日到达北京,16日组织了新内阁。不久,袁世

  凯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迫令摄政王载沣辞职,退居藩邸。

  就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在同清政府讨价的同时,又积极拉拢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提议双方停战,

  「和平了结」。11月2日,清军攻占汉口后,袁世凯又提出立即进行和谈。头两次谈判,

  因袁世凯一方坚持君主立宪而破裂。11月27日,清军攻陷汉阳,威胁武昌。在英国驻华

  公使朱尔典的调停下,南北双方同意和议。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从12月18

  日到31日在上海举行了五次会谈。主要问题是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在这个问题

  上,袁世凯本无成见,他的目的只是窍取政权。所以,当他12月27日接到在上海的谈判

  代表唐绍仪关于「不承认共和,即无法开议」的电报时,喜出望外,当天就要求清廷召

  集宗室王公,对国体问题表态。在28日的御前会议上,清廷被迫同意召开国会讨论国体

  问题。31日,南北双方决定1912年1月8日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至此,议和谈判似乎即

  将告成,袁世凯深表满意,准备爬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了。

  就在这时,南方各省代表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使

  袁世凯受到猛烈的一击。在「南北议和」的策略受挫后,袁世凯又使出了「抢夺临时大

  总统」的策略。帝国主义列强也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战争叫嚣和鼓噪,孙中山无法顶住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也

  无力冲破革命阵营内部妥协势力的包围,被迫于1912年1月15日致电和谈代表伍廷芳,

  要他转告袁世凯,「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

  布解职」。

  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见大总统的宝座可以抢到手,便马上转手利用革命的威势向清廷

  「逼宫」。1月16日,袁世凯率全体阁员上奏,要求皇太后和皇上召集皇族密开会议,

  统筹全局,速定方针。隆裕太后接到奏折后,即于17日和18日连开皇族御前会议讨论。

  在会上,只有奕劻和溥伦等少数人赞成共和,良弼、铁良、载沣等多数人极力反对,争

  吵不休。袁世凯得此消息,一面上奏折进行威吓和引诱,说革命军势力很大,如长此拖

  延,皇室指日可灭;如不赶快赞成共和,则优待皇室的条件就不一定有保证了;一面派

  赵秉钧、胡惟德和梁士诒为代表,列席隆裕太后19日召开的第三次御前会议,在会上进

  行威逼和诱骗。赵秉钧秉承袁世凯的意旨,提出了一个方案,主张同时取消南京临时政

  府和北京君主政府,在天津另组一个统一政府。袁世凯本想以这种方法达到既迫清帝退

  位,又推倒南京临时政府的目的,由他独掌大权。袁世凯这个一箭双雕的把戏,结果弄

  巧成绌,清朝的王公贵族几乎一致反对,连溥伦也站到了反对共和的王公贵族一边。良

  弼等「宗社党」分子在会后积极活动,准备组织新内阁,取代袁世凯。

  南京临时政府也反对袁世凯一伙提出的在天津组阁的方案,立即打电报给袁世凯,

  提出四项条件:一、清帝退位,放弃一切主权;二、清帝不得干预临时政府组织事宜;

  三、临时政府地点须在南京;四、孙总统须俟列国承认临时政府,国内改革成功,和平

  确立,方行辞职;袁世凯在孙总统解职以前,不得干预临时政府一切之事。1月22日,

  孙中山又发表声明:「文前此所云于清帝退位时,即辞临时大总统之职者,以袁世凯断

  绝清政府一切关系,而为中华民国之国民,斯时乃可举袁为总统也。」并且把南北议和

  的真相公诸全国。贵族少壮派看到孙中山的声明后,对袁世凯更加愤恨,指责袁世凯欺

  负孤(指宣统皇帝)寡(指隆裕太后),www.cha138.com甘当王莽后裔。

  阴险狡诈的袁世凯没想到竟两面受挫,十分狼狈。他为摆脱窘境,立即在暗中加紧,

  「逼宫」的步伐。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不少省督和驻外官员纷纷电奏,要求清廷实行共

  和。1月26日,良弼在回家途中又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更使王公贵族惶惶不安。1月

  29日和30日,清廷连开御前会议,决定「逊位」以取得优待条件。隆裕太后在无可奈何

  的情况下,于2月3日授予袁世凯全权,要他同南京临时政府磋商退位条件。袁世凯于当

  天打电报催伍廷芳将优待清室条例速定下来。

  2月5日,南京参议院通过优待条例和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

  经过南北双方的多次磋商,于2月9日确定了「优待条件」八项,规定清帝退位后,

  其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退位后的清帝费用每年400万元,

  由中华民国拨给;清帝暂住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留用;其宗庙陵寝,

  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由中华民国支付;

  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负责保护等。隆裕太后接受了这些「优待条件」,于2月12

  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颁发《清帝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逊位。

  清帝逊位,宣告了在中国大地实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但由于帝国主义

  列强的支持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使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

  凯的篡权活动得到初步实现。2月14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

  职(4月1日正式解职)。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执掌了全国大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

  有改变。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陆逊从容退江东

第55节

《孙子兵法》与军事——陆逊从容退江东

在战争中,将帅的一个命令、一个行动,不仅关系到全军将士的生死,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存亡,因此,统帅三军的将帅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有大将风度,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处变不惊、从容对敌……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五出祁山前联合东吴同时攻魏。孙权派荆州牧陆逊和大将军诸葛瑾速率水军向襄阳进发,自己亲率10万大军进至合肥南边的巢湖口。魏明帝曹睿一面派兵迎击西蜀的军队,一面率大军突袭巢湖口,射杀吴军大将孙泰,击溃吴军。

诸葛瑾在途中听说孙权已经退兵,急忙派使者给陆逊送去信件,建议陆逊退兵。使者很快返回,告诉诸葛瑾:陆逊正在与部将下围棋,读罢信后,只把信件放在一边,又继续下棋去了。诸葛瑾又问陆逊部队的情况,使者回答说,陆逊的士兵们都在两岸忙着种豆种菜,对魏军的逼近并不在意。

诸葛瑾不放心,亲自坐船去见陆逊,对陆逊说:“如今主公已经撤军,魏军必然全力以赴地来进攻我们,将军不知有何妙计?”

陆逊道:“如今魏军占有绝对优势,又有大胜之威,我军出战,绝难取胜,自然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走了。”

诸葛瑾道:“既然要撤,为何还按兵不动?”

陆逊回答:“敌强我弱,我军一退,敌人势必掩杀过来,那种混乱局面,不是我、你能控制了的。我的想法是这样……”陆逊屏退左右,悄声说出了一条计策,诸葛瑾听后,赞叹不已。

诸葛瑾辞别后,陆逊从容地命令军队离船上岸,向襄阳进发,并大肆宣扬:不攻下襄阳,誓不回兵。

魏军听说陆逊已弃船上岸,向襄阳开来,立刻调集人马,准备在襄阳城外迎战吴军。一些将领对陆逊是否真的进攻提出质疑,但魏军统帅早已接到密探的报告,说陆逊的部队在两岸种豆种菜,毫无撤退之意,魏军因而统一了认识,全力备战,以给陆逊毁灭性的打击。

陆逊率大队人马向襄阳挺进,行至中途,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并改后队为前队,疾速向诸葛瑾的水军驻地撤退。诸葛瑾离开陆逊回到水军大营后,早已把撤退的船只准备妥当,陆逊的将士一登上船,一艘艘战船就满载将士们扬帆驶返江东。

魏军久等陆逊,不见陆逊的影子,待发觉上当,挥师急追时,陆逊全部人马已平安撤走,魏军追至江边,只好望“江”兴叹。

相关参考

陆逊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大都督陆逊生平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东吴大帝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

陆逊简介 陆逊都有哪些功绩?

陆逊简介陆逊都有哪些功绩?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大将军,也是东吴政权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战役夷陵之战的指挥者,那么陆逊简介陆逊都有哪些功绩,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陆逊

陆逊生平简介 此人最终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独独两个人有单独列传,他们一个是蜀汉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东吴的陆逊。今天要讲的就是陆逊是如何得宠于孙权,又是如何被孙权气死的。  陆逊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谜团。先不说他和孙尚香到底有

陆逊简介,他为什么能在荆州争夺战中获胜

陆逊简介,他为什么能在荆州争夺战中获胜  陆逊是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干部,东吴有四个智囊,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还有就是陆逊,但你陆逊跟他们相比,扩张的地盘是最大的,而且获取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荆州

逊位和退位的区别,逊位、退位、禅位的区别

逊位、退位、禅位的区别禅位是主动让贤传给别人退位是被迫下台俗称逼宫逊位是主动下台心甘情愿封建时代的君主禅位,退位,逊位分别有着怎样的异同?答:同的地方是“都是退下来不当皇帝了”,不同的地方:禅位是主动

徐世昌为啥还要轻视清朝逊位皇帝

当上民国总统后,徐世昌竟然还请示早已退位的溥仪,“得其恩准”,才肯办理民国大小事宜,成为当时的笑柄。那么,徐世昌为什么这么做呢?无非是为了示好前清遗好,获得支持,这种两面讨好的性格也为时人诟病。但是,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最美好的君臣关系,莫过于圣君、贤臣,但是,无论君主多圣明,臣子多贤德,如果,两人之间不能彼此坦诚相待,想来也是没有多少真情实意的。毋庸置疑,雍正皇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从九子夺位开始,他就显现出比旁人更

大唐有位超强外交官靠一张嘴逼退突厥十五万大军

武德五年八月,乙卯,云州总管李子和(本名郭子和)接到边关急报,突厥的颉利可汗领军来攻。接到这一军报,李子和起初不以为意,作为突厥人的前部下、曾经的平杨可汗,李子和太了解突厥人的习惯了,所以他一如既往地

清朝为何只能洋务运动,而不能明治维新

近代社会中国遭遇百年屈辱,人们在痛斥西方列强残暴之余,却又充满了疑问:从1840年到1912年清帝逊位,中间经历了漫长的72年,为何清朝只能洋务运动,却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明治维新?其实,即便始于186

毛泽东雪夜退礼

1929年2月9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进抵江西瑞金城北六十里处的大柏地,住在王家祠。  当天晚上,毛泽东、朱德、陈毅正在油灯下研究作战方案,一位战士进屋报告说,有几个商人送来一包东西,还留下一张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