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时,若慈禧更硬气些中国就不会失败

Posted 日军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时,若慈禧更硬气些中国就不会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日甲午战争时,若慈禧更硬气些中国就不会失败

2、历史人物 甲午战争后慈禧面对外国最硬气的一次 你们要战我便战

中日甲午战争时,若慈禧更硬气些中国就不会失败

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中方惨败。从朝鲜半岛一直败到山东半岛,还赔上了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1895年2月,日军的进攻到达了高潮,全歼北洋舰队于威海卫,不出多日就要打到山海关了,眼看大清就要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在国际舆论中又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原本并不看好中国的列强纷纷表示:只要清军能坚持败下去,中国必胜!

1890日本曾爆发过一次巨大的金融危机,当时的日本大量企业倒闭,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为了解决国内资源的问题,日本才对中展开了战争,想要控制原料和市场。

日本终究是小国,虽然当时工业和军事挺发达的,但终究解决不了国内资源紧缺的问题。中日甲午前,日本已经连续两年闹起了饥荒,一线士兵也仅能吃到白米饭加味增。因为缺乏维生素摄入,日本兵病死的人数要比战死的还多。

日本兵后勤保障到如此程度,可见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反观清军,湘军的老底子已经北上支援,山东的清军接连收复文登、荣成等地,逼日军进入守势。日本这时希望,逼大清和谈割地赔款。晚清朝廷的军人们也不是电视剧中演的那么无能,听说慈禧准备签订《马关条约》,全国18个省的巡抚有10个表示不同意。都清楚这场战争用不了多久,日本就会因为经济崩溃。

只可惜慈禧被打怕了,失去了再战的勇气。让日军白白敲走2亿两白银和台湾岛,激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其实,当时如果清朝拒绝和谈,骑虎难下的将会是日本,日本为了打下中国,已经是倾巢出动。损伤殆尽,如果慈禧能多撑一会,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将会改写。

历史人物 甲午战争后慈禧面对外国最硬气的一次 你们要战我便战

“落后就要挨打”,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跑马圈地、恣意妄为。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对于西方列强的各种要求,几乎都予以满足。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用老佛爷自己的话来说,基本上做到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过,慈禧太后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偶尔也会持强硬态度,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 >那是1899年的事情了。>我们知道,1894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在那以后,西方列强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热潮。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相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清廷基本上是照单全收。>1899年初,一艘意大利“马可·波罗”号驱逐舰,开到了中国沿海。当然,意大利军舰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可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意图与其他西方列强一样,分一杯羹。>“马可·波罗”号驱逐舰在中国沿海转来转去,最终选中了浙江的三门湾。> >1899年2月,意大利政府通过驻华公使马迪讷,向清廷总理衙门发出外交照会,要求租借浙江的三门湾为军事基地。同时要求修筑一条从三门湾通往鄱阳湖的铁路,把浙江南部纳入势力范围,并声称浙江全省不得租赁给其它国家。>意大利为何看中三门湾?>这是基于两点考虑。>一、三门湾是天然的优良港口,湾口海域开阔,能够停靠万吨巨轮,是作为军事基地的绝佳场地。>二、浙江是丝绸之乡,此处接近中国的丝绸产地。意大利的工业也以丝织为主。意大利以三门湾为据点,一方面可以从中国学到先进的蚕丝技术,另一方面为今后的商业扩张打下基础。> >马迪讷在递交外交照会时,态度非常傲慢,他们提出,意大利是欧洲六大强国之一。既然清廷已许权利于其他五国,也应以同等的权利许于意大利。>然而,让意大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次清廷身板突然硬了起来。清廷不但拒绝了意大利人的无理要求,甚至连外交照会都没拆看,原封不动就退回给马迪讷了。>清廷这次为何如此强硬?>这是因为,清廷对意大利的“底牌”比较清楚。早在几年前,清廷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就曾上书总理衙门,称意大利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处于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因此无力武装侵略中国。>不仅如此,1894年,意大利1.7万人入侵非洲小国埃塞俄比亚,却屡遭败绩,被打得落花流水,两年时间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最后,不得不向埃塞俄比亚赔款1000万里拉。> >马迪讷在清廷面前碰了钉子,恼羞成怒,派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狮子口海面游弋。他以为,清廷素来软弱可欺,一经恫吓,定会屈从。没想到,这次清廷不吃这一套。>意大利见吓唬不住清廷,干脆下了一道最后通牒,称如果清廷在4天之内不接受意大利的要求,意大利将与中国断交,其舰队将攻取三门湾。>清廷再次严辞拒绝。清廷命令沿海各军严加防范,相互援应,做好军事准备,防止意大利军队入侵。浙江巡抚刘树堂增兵布防,严阵以待。在天津小站的袁世凯也奉命率领新军秘密向山东沿海集结。与此同时,北洋水师部队纷纷南下,意图与意大利舰队决战。> >这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陆海军第一次动员起来,准备打一场国土保卫战,一洗前耻。>看到清廷如此强硬,意大利政府自己弱了下来,他们赶紧声明,自己并无强索三门湾之意,收回最后通牒。>意大利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顿时沦为西方媒体的笑柄。>可意大利人还是没有死心。当年11月,意大利新任驻华公使萨瓦戈带着4艘军舰来到上海,企图让清军不战而退。可是,清廷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大半年的周璇,意大利在中国一无所获,最后他们自己放低身段,几乎是低声下气地提出,在中国沿海获得一个加煤站就可以了。在听了大臣的汇报后,慈禧太后在宫廷会议上拍案而起:一把黄土都不给意大利人。> >最终,意大利不得不放弃了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取得了近代史上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这次外交胜利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打消了荷兰等二流列强想趁火打劫参与瓜分中国的念头,在那以后,中国也没有被迫“租借”领土给西方列强了。

相关参考

清朝末年历史背景详细些200~300字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

甲午战争若不是慈禧阻止,这个四川籍大臣可能就直接到日本开战了

纵观近代中国史,尤其是晚清的那段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耻辱史。泱泱大国,五千年华夏文明曾经是世界各国争相膜拜的对象,是世界的政治经济的中心,但到了清朝末年这一切的优势都荡然无存

希特勒曾三次调停中日战争最后为何都失败

根据德国外交部档案,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密令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日本外相广田探询日本所希望的中日和平条件。当时上海尚未全部陷落,日军在上海作战伤亡重大,广田提出了四个条件:(1)中国承认“满洲

若中日关系紧张加剧 泰学者

泰国国立朱拉隆功大学讲师TeewinSuputtikun近日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指出,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院选举结束后继续任职并谋求修宪,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会愈发紧张。他认为到那时,泰国可能会在权衡

甲午战争后中日成为世仇,康梁变法失败为何还逃往日本

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这也激励了日本变法图存、学习西方的高潮,日本派100多名官员到西方学习,促成了「”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船坚炮利的日本战胜了

清朝修建的颐和园究竟是慈禧的耻辱还是丰碑

如果当年慈禧太后不动用海军军费来修颐和园;难道清朝的海军就能威名远扬吗?既然海军军费的投入是打水漂,还不如这慈禧太后修建的颐和园竟然能流传百世。是啊!我们研究历史的总说晚清的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源是慈禧太

若不是此人,项羽绝不会自刎于乌江,得天下的更不会是刘邦

秦始皇病逝后,由于不堪忍受秦朝之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拉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之后,各地先后爆发了起义,在众多的起义军中,项羽和刘邦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中的佼佼者。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

当年的甲午战争,中国半点儿赢的机会都没有

中日甲午战争,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一直以来,后人始终认为,当时的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实力不相上下,而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例如慈禧挪用海军军费

太平天国小兵,后投降清军,甲午战争中自杀殉国,却被慈禧污蔑

一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都会想到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也会想到石达开、陈玉成及李秀成著名将领。其实,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有一名不起眼的小卒,后投降于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失败后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好不容易硬气了一次,结果却惹来了一头大恶狼

说起鸦片战争,世人就会想起林则徐,会说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引起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1839年的虎门销烟,历时二十三天,共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达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