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

Posted 春节

篇首语:就算生活是个悲剧,也要做一个上品青花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

2、布朗族过年有何特殊习俗 布朗族习俗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布朗族过年有何特殊习俗 布朗族习俗

布郎族用傣语叫“京比迈”,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红糖糯米粑粑,还要用芭蕉叶包成两份,各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关到家庭长家中:一份装入家族长卧塌上方挂的“胎嘎滚”(家族神位)内,作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献给“高嘎滚(家族长)。各户男家长都要脱下自己的包头巾,向作为整个“嘎滚”(家族)代表的家族长行拜年磕头礼。

并且用水象征性地从头到脚为家族长做洗礼,祝贺长命百岁,吉祥平安。家族长也向人们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们,逢年过节来祈福,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古礼,不可忘记。旧的岁月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全体儿孙们来告辞拜年,你们都有福了。预祝你们庄稼茂盛,人畜兴旺。”祝毕,家族长为“胎嘎滚”(家族神)代袜么,代袜那神祈祷祭祀。

村社以家庭为单位,再到日落方向,举行滴水仪式。

居住边缘地区的布朗族人的春节是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为时三日。第一天准备糯米粉等节日货物;第二天杀猪宰牛、互赠糯米粑粑,到缅寺赕佛,年轻人敲象脚鼓、击锣、唱歌跳舞、打布朗球;第三天到缅寺听佛爷诵经、滴水。

居住内地的布朗族人过春节时,有的地方初一凌晨要去山泉“抢新水”,期盼全年吉祥。

还有的地方,初一妇女和小孩不能出门,男子集体前往山上打猎;初二到山林先祭山神土地,后到龙潭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初三和初五,每日要祭祖先,互相拜年,有条件的村寨还举行唱歌活动。

相关参考

你知道过年吃糍粑是纪念谁吗?

过年打糍粑是很多地方的习俗,那么其实吃糍粑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哦。吃糍粑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来到吴国后,他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

历史军事 百吃不膩的平底鍋版燒烤味年糕教程

上個月宅在家的時候,某天突然想吃年糕就在網上買了份,一份五斤,收到年糕的時候迫不及待地開了一袋做了份泡菜炒年糕,不知道是泡菜的原因還是技術的問題,炒出來的年糕沒有達到自己想像的味道……於是剩下的四斤就

历史军事 百吃不膩的平底鍋版燒烤味年糕教程

上個月宅在家的時候,某天突然想吃年糕就在網上買了份,一份五斤,收到年糕的時候迫不及待地開了一袋做了份泡菜炒年糕,不知道是泡菜的原因還是技術的問題,炒出來的年糕沒有達到自己想像的味道……於是剩下的四斤就

布朗族过年有何特殊习俗 布朗族习俗

布郎族用傣语叫“京比迈”,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红糖糯米粑粑,还要用芭蕉叶包成两份,各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关到家庭长家中:一份装入家族长卧塌上方挂的“胎嘎滚”(家族神位)内,作

黎族人在过年时都干啥 黎族过年习俗

黎族春节是黎族的民间节日。黎语称“江”或“葛呣”,意为年。在农历正月一举行,节前,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庭院、修整房屋、备年货、做新衣等。年三十早上,准备丰盛的佳肴;傍晚,摆祭品,祀拜祖宗。事毕,吃年饭、喝

除夕是怎么来的 除夕的由来

...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

压岁钱的来历和传说,帮助小孩镇恶驱邪平安过年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压岁钱的来历和传说,帮助小孩镇恶驱邪平安过年”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所有的小孩子最期待的应该就是春节了,不仅可以有新衣服穿,有无数好吃的,还有最为期待的压岁钱。而压岁

饺子的来历-饺子的来历和谁有关

饺子的来历-饺子的来历和谁有关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冬至传统习俗追溯: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故事。12月22日是2014年冬至,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冬至一定要吃饺子,防止耳朵冻,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

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 株洲旧时过年习俗

小时候,我怕过年。家乡株洲县三门过去有一个怪俗,或者说陋俗: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据说小孩此时被打,能够“打发,打发”,可以发财。我父亲早死,生活是靠祖传的四五十根竹子和弟弟上山砍柴挑到小镇上去换

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 株洲旧时过年习俗

小时候,我怕过年。家乡株洲县三门过去有一个怪俗,或者说陋俗: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据说小孩此时被打,能够“打发,打发”,可以发财。我父亲早死,生活是靠祖传的四五十根竹子和弟弟上山砍柴挑到小镇上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