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简介

Posted 诗人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蒋士铨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蒋士铨简介

2、为什么蒋士铨的母亲要"断竹为字"

蒋士铨简介

蒋士铨辞归后,没有返回江西老家,而选择了虎踞龙蟠的金陵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这原因一是铅山“本无田里可躬耕”,二是他所敬仰的诗人袁枚住在金陵。蒋士铨与袁枚的订交颇有戏剧性,二十年前,蒋士铨过南京燕子矶,曾题两诗于宏济寺壁,末署“苕生”二字。袁枚往扬州,经过其寺,看见僧壁题诗,以为绝佳。归访年余,后听熊涤斋先生告以“苕生” 姓蒋,名士铨,江西才子也,且为通其意。然而他们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直到蒋士铨辞官归寓金陵,他们才见面订交。后来,袁枚把这段经过录入了《随园诗话》。三是“钟山本姓蒋”,他愿意仿效前人,留下“六代江山两寓公”的佳话。

但是,蒋士铨在南京与袁枚相聚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乾隆三十一年,他应浙江巡抚熊廉村之聘,主绍兴蕺

山书院讲习。在这里,他有机会结交任处泉、刘文蔚等越中诗人,与“越中七子”寻幽探胜,诗酒周旋,他在这里度过了六个春秋。乾隆三十七年,他又应扬州运使郑大进之聘,主持扬州安定书院。在这里结识了“扬州八怪”中之罗聘和画圣王石谷,他们谈诗论画,吟咏山河,交流艺术思想,批判社会现实,创作了大量作品。十年的教育生涯,是诗人创作的丰收季节,也是诗人创作风格的成熟阶段,他的诗从“以少陵昌黎为宗”,到“兼取苏黄”,至此则进入“脱去依傍而为我之诗”的新阶段。他的戏曲创作也在这期间完成了《桂林霜》、《四弦秋》、《雪中人》、《香祖楼》、《临川梦》等重要剧目。

由于慈母的逝世,蒋士铨离开了扬州,奉母归葬于铅山之鹅湖山下。家居服衰期间,他积极向铅山县邑宰建议,修文峰塔,开焦溪坝,兴修紫溪黄柏坂水利,润田六千亩,建试院,开县东两耳门以利群众来往,皆被采纳实施。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皇帝南巡,赐诗彭元瑞。称彭与蒋为“江右两名士”,并屡问及之。消息传来,诗人感激涕零,于是,57岁力疾起官,充国史馆纂修官,记名以御史补用,修《开国方略》,计十四卷。59岁得风痹之疾,半体偏废,“二竖忽相厄,末疾医莫瘳。右体从此废,语言为伊嗄”,留滞京中六年,最后以病辞归。三月,袁枚来访。临别时,蒋士铨嘱袁枚为他作墓志铭,并要袁为他的诗集作序。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二十四日(4月3日)病逝于南昌藏园,终年61岁,后归葬于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文家桥。

蒋士铨晚年还在南昌建了蒋氏祠堂。

蒋士铨着有《忠雅堂集》43卷,包括文集12卷、诗集27卷及补遗2卷,词集2卷、还附有南北曲。蒋士铨也写词和散文。此外他还是位重要的戏曲作家,他写成杂剧、传奇戏曲16种,均存。其中《临川梦》、《冬青树》等9种,合称《藏园九种曲》。

与赵翼、袁枚合称“乾隆三大家”。

清史文载

蒋士铨,字心馀,铅山人。家故贫,四岁,母钟氏授书,断竹篾为点画,攒簇成字教之。既长,工为文,喜吟咏。由举人官中书。乾隆二十二年,成进士,授编修。文名借甚,裘曰修、彭元瑞并荐其才。旋乞病归。帝屡从元瑞询之,元瑞之士铨母老对。帝赐诗元瑞,有“江西两名士”之句。士铨感恩眷,力疾起补官,记名以御史用。未几,仍以病乞休,遂卒,年六十二。

士铨赋性悱恻,以古贤者自励,急人之难如不及。诗词雄杰,至叙述节烈,能使读者感泣。着忠雅堂集。少时与武宁汪轫、南昌杨垕为昆弟交,出入必偕,财物与共。

个人成就

蒋士铨墓

蒋士铨墓位于铅山永平镇陈家寨文家桥西董家坞,座东偏南朝西北,面临

湖山、垅田。墓的形制独特:居中是一块直径 1.3米的圆形墓约3米的青石平台之上。墓碑嵌于后方石龛之中,1米高青石矮拦环抱其外,前端抱鼓石1对,其下石阶数级。墓体占地面积约十六平方米。石龛、栏杆、望板的建筑工艺精到,龛是歇山顶,额日:“气节文章”,楹联:“庐埠叩苏公八壬偈子一转语,山阴同陆翁九千吟中万首诗”。内嵌的墓碑正文,右:“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立”,中:“皇清敕授承德郎倒晋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即用御史显考蒋公心余府君之墓”,左:“奉祀考男知廉知节知让知白知重知简知约卒考”。该墓于1959年即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永平铜矿建矿初期,专门修建了一道跨度约80米长的拱桥,状如彩虹,直通墓旁,方便了后人前往观光、凭吊。

作品选摘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

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度,各对一灯红。

诗学理念

关于蒋士铨的诗学观念,研究者的看法大体接近,都归为性灵派诗学。简有仪将蒋士铨的诗歌理论概括为八点:(1)以文为诗,扩大诗歌境界;(2)诗主性灵,崇尚温柔敦厚;(3)诗以载道,提倡忠孝节烈;(4)诗宗唐宋,反对剽窃模拟;(5)诗善用典,充实诗意内涵;(6)诗尚白描,容易流露真情;(7)诗排神韵,讲求言中有物;(8)诗斥格调,避免流于空疏。

为什么蒋士铨的母亲要"断竹为字"

我国清朝的时候,有一位戏曲家、文学家叫蒋士铨。

  蒋士铨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但他有一位好母亲钟氏,从小就教他认字,蒋士铨聪明好学,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蒋士铨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母亲钟氏很发愁。可是家乡江西有的是竹子,母亲就想到了竹子,要是把竹子截断,做成点、横、竖、撇,不就能摆成字了吗?

  于是,钟氏就把竹子截断,做成点、横、竖、撇,然后摆成字,教给蒋士铨认字。

  4岁的蒋士铨,就是从"断竹为字”学起,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

相关参考

为什么蒋士铨的母亲要"断竹为字"

我国清朝的时候,有一位戏曲家、文学家叫蒋士铨。  蒋士铨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但他有一位好母亲钟氏,从小就教他认字,蒋士铨聪明好学,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蒋士铨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母亲钟氏很发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清朝文人袁枚

  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为钱塘人氏,是清朝中叶最负盛名,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也叫“乾嘉三大家”),在“乾隆三大家”中高居首位。  纪

历史百科 试言江左三大诗家

试言江左三大诗家袁枚、蒋士铨、赵翼,乾隆中,所称为“江左三大诗家”也。洪亮吉尝论之曰:“袁如通天神狐,醉便露尾。蒋如剑侠人道,尚余杀机。赵如东方正谏,时带谐谑。”此足见三家之特色矣。

如何评价清朝文人袁枚?袁枚的诗词选

  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为钱塘人氏,是清朝中叶最负盛名,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也叫“乾嘉三大家&r

知名人物 蒋士成人物简介

·蒋士成蒋士成,化纤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聚酯工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40多年来在化工、化纤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技术开发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以他为首的团队在20世纪末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化纤聚酯

历史人物 大才子袁枚为何一生只写了一首词

  是诗人、散文家。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字子才,人如其字,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大,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

张学良心中另一个四小姐

蒋士云其人其事蒋士云祖籍江苏吴县,生于古城苏州。出生在商宦世家的蒋士云,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她在蒋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第四,故而人称她为“蒋四小姐”。蒋士云10岁时被家人送往

历史人物 张学良心中另一个四小姐

蒋士云其人其事蒋士云祖籍江苏吴县,生于古城苏州。出生在商宦世家的蒋士云,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她在蒋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第四,故而人称她为“蒋四小姐”。蒋士云10岁时被家人送往上海读书,12岁随父亲赴

和最爱的人在一起

蒋士云、张学良、唐德刚合影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和佛赏花去,原题:张学良说他的最爱是蒋士云,为何两人没有走到一起>无论是张学良晚年的口述历史,还是早年北京上海的真实相会,蒋士云在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