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虞姬的结局不是自杀

Posted 陆贾

篇首语: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虞姬的结局不是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虞姬的结局不是自杀

2、历史上虞姬的真实身份 项羽妻子另有其人

历史上虞姬的结局不是自杀

   霸王别姬真相:《霸王别姬》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应该是真有其人,因为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汉初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陆贾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楚汉争霸时代相距不远,所以他们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

  《史记》中虞姬或引自《楚汉春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一个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实在是一种误读。  在京剧里,虞姬自刎而死,让人不胜浩叹,那么,历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杀了吗?应该是没有。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就是《史记》了。《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本站 www.cha138.com)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马迁从陆贾的《楚汉春秋》中转述过来的,因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也曾说:“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也就是说,司马迁写《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  司马迁为何没写虞姬自刎  需要注意的是,《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没有写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汉春秋》中记述了虞姬自杀身亡的事,但司马迁认为有违历史的真实,所以没有采用。前一种可能性大,也就是说,陆贾在作《楚汉春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的事。陆贾约生于公元前240年,约卒于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离那段历史比司马迁更近。所以,如果他没有这么写,那么只能有一个推断,即虞姬并没有自杀。  《垓下歌》“和歌”存争议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记载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完之后,虞姬也和了一首,内容是什么?司马迁没记,但唐朝有个叫张守节的人记了,他在《史记正义》一书中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和歌”的真伪,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和歌”是后人的伪作,一是不符合秦汉时期诗歌的风格,二是如果《楚汉春秋》中真有这首“和歌”的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没引用呢?  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成为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故事虽然感天动地,但那只是“故事家”言,当不得真。历史上的虞姬很单薄,后来的故事,是民间作者不断演义出来的,口口相传,到了明代甄伟所著的小说《西汉通俗演义》,才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故事版本,京剧《霸王别姬》,使这个故事更加家喻户晓,但离真实的历史,却越来越远了。

历史上虞姬的真实身份 项羽妻子另有其人

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王立群告诉记者:“在文学史上虞姬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曾经记载:‘有美人名虞。’由于‘姬’是对古代妇女的美称,所以后人冠以‘虞姬’之名。”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对虞姬的刻画是非常丰满的,王立群说:“虞姬作为艺术形象最早出现在元代戏曲里,在元明杂剧和传奇中,虞姬一直是作为道德符号出现,但缺乏完整的艺术形象,直到京剧《霸王别姬》,虞姬彻底转变为情感实体,成为舞台上的美丽女性形象之一。”

曾有传说:虞姬是吴中虞氏美女。项羽初随伯父项梁起事,转战到吴中。那一年项羽24岁,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虞姬是项羽军中一员战将虞子期的妹妹,美丽而好武,虞姬十分爱慕年轻勇猛的项羽,自愿嫁给他为妾。王立群称,《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由此可判断虞姬是伴随项羽左右的。但从其他史料中可判断项羽的妻子另有其人,可并无记载其妻的真实姓名。由于项羽生性多疑,手下团队多任用项姓将领和其妻子的娘家人,所以推断虞姬并非项羽的妻子,她并没有任何封号,只能称其为“王的女人”。

后虞姬死于四面楚歌声中,张爱玲曾感叹:“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的确,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虞姬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一把剑,两刎颈。成就了英雄项羽和爱妾虞姬千古爱情的凄婉美谈。王立群介绍,对于霸王别姬这段,《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简略的交代。“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楚汉相争,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汉王听从张良的计策,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见四面楚歌大惊,“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虞姬为了不拖项羽后腿,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当年的虞姬大约20多岁。传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相关参考

骊姬的历史评价如何?她是不是一代妖姬?

...的这位妻子长得明艳动人,格外美丽,甚至还造成了晋国历史上著名的“骊姬之乱”。那么,妖媚的骊姬是不是一代妖姬呢,在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大家都是如何评价这位绝色美人的呢?和很多知道了自己将要被送...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

上虞区的历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建县最早县之一,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

项羽自杀后,手下三大名将的结局怎样

当年楚汉战争最后一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最终取得成功,当了皇帝。但当了皇帝的刘邦接下来就开始清理项羽部众了。项羽的余部首先有共尉和臧荼两个诸侯王。这两个诸侯王其实算不上项羽的人,不过他们二人在楚汉之争

求各位大侠介绍下上虞五夫部队的历史

上虞五夫的由来说起五夫,人们也许还不大熟悉,因为这里是上虞东陲的一个小地方,并不十分显眼。然而,自古以来,这里却是镇的建制,民国时期设五夫镇,辖十个自然村,解放后几经调整,如今成为扩并后的驿亭镇的组成

山河恋海兰珠的结局,山河恋 美人无泪 海兰珠自杀是哪集

山河恋美人无泪海兰珠自杀是哪集海兰珠自杀是电视剧《美人无泪》第27集的剧情。相关剧情:皇太极宣布封海兰珠为皇后,哲哲、玉儿、娜木钟晋封为妃。众大臣见皇太极如此坚定也都敢怒不敢言。海兰珠身穿凤袍大笑为卓

项羽自杀后,争夺他尸体的5个将士,结局如何

公元前203年,在经历了几年的对战中,楚军和汉军都人疲马乏,明知楚军现在粮草困乏,撑不了太长时间,刘邦很想将其歼灭,但由于韩信等人按兵不动,刘邦也无可奈何,双方签订了“鸿沟和议”,随后就分别撤离战场。

上虞是哪个省的啊?

浙江省。上虞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市辖区。上虞传说中是舜的出生地,也是舜让位于丹朱时所居的地方,有“虞避丹朱,舜会百官”的历史传说,也是传说中祝英台的故里,并且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201

自杀还是出家?揭秘名妓李师师的心酸结局

...的李师师最终又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归宿?关于李师师的结局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殉国说。此种说法以传奇《李师师外传》为代表。文章称金军破汴京后,主帅挞懒点名索取李师师,声称金国国主也闻知李师师的名声,一定要...

乌江自刎,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挥剑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项羽也是性情中人,爱姬自杀,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生命去了一个,不禁悲痛万分,大哭了一场,在虞姬的尸首旁边久久不愿起来。经过第一次交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