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最大功臣是谁?为什么说是他?
Posted
篇首语: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称帝最大功臣是谁?为什么说是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棣称帝最大功臣是谁?为什么说是他?
朱元璋定鼎中原之后,实行分封制,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随着时间的发展,藩王权利越大,最终影响中央皇权。
朱元璋去世之前,铲除功臣,为的就是害怕功高震主,威胁继任者。但是他却没有想到,等到他去世之后,对继任者最大的威胁竟然是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以皇孙身份继承朱元璋皇位,一上台为了巩固中央权利,提出削藩政策。而当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各地藩王也纷纷反抗。其中燕王朱棣,当时位高权重,手握大军,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最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中央的失败而告终。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大帝。
藩地战胜中央,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尽管朱棣手有大军,但是朱允炆手中兵力比他更甚,又有全国物资为依靠,怎么就被朱棣战胜了呢?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朱允炆任用的一员将帅——李景隆。
靖难之役中央军的失败,李景隆起码要担负一半的责任。所以后世有人戏称,李景隆可能是朱棣派到中央的奸细。其实也不怪大家这样想,因为看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
战争之初,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朝廷最开始还可以分兵作战,围剿北平,而燕军只能归缩内线作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燕军渐渐壮大,这时中央朝廷则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朱允炆继位之前,朱元璋大杀功臣,名宿大将几乎被灭尽,朝廷居然无将可用。
朱允炆于是起用老将耿炳文,耿炳文对敌燕军,最终战败。倒不是耿炳文无用,而是属下有人背叛,最终使得军情被泄露,致使失败。
耿炳文失败后,朱允炆听从黄子澄建议启用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其实是个纨绔,军事能力不出色,并且“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有这么个大将,中央军几乎已经踏进战败的泥淖。李景隆自己没有才,还非常忌惮其他部将。
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原本是可以将北平拿下的。但是后方李景隆却让他退下来,等大军一起进攻。瞿能不愿意,可惜后援不给力,最终只能被迫退下。这么一来,错失军机,最终让燕军翻身。
对于李景隆这一做法,有人说是他贪功。但是吧,他是大帅,不管部下有什么功劳,他都能沾功。延误军机,最终什么功劳都没捞到,实在想不通。
李景隆面对燕军,那叫一个屡战屡败,生生坑了中央军几十万大军。使得局势逆转,攻守相易,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央朝廷,转而防守,燕军则倾巢而出,发动猛攻。
李景隆这些作为,使得朝廷大臣都对其不满,包括当初推荐他的黄子澄,都请求将李景隆斩杀。也不知道建文帝怎么想的,竟然没有处置他。等到燕军进攻南京的时候,竟然还派他对敌。
燕军围攻南京,原本受命应该抵抗的李景隆,竟然大开金川门,迎燕军入京,使得朱棣得以顺利拿下江山。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川门之变”。
朱棣继位之后,李景隆一时风头无两,但最终还是遭到群臣弹劾,被圈禁在家。
耿炳文率军与燕军作战,最初还压制了燕军的。等到李景隆上线了,中央军简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崩溃,等到最后李景隆还非常耿直的打开大门,欢迎燕军入城。看起来,李景隆是真的很像朱棣安插到中央军的一个大奸细。
相关参考
燕王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通过靖难成功升职成为皇帝,朱棣能在短短四年内击败数倍于自己的男军,除了自身条件出色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文臣武将拼死效命,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谁的功劳最大。>>姚广孝是一个和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为什么用李景隆为将?
李景隆,字九江,江苏盱眙人,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因此官途升迁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李文忠去世之后,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
朱元璋在打下天下后便确定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也就是朱标,但很可惜,朱标有点短命,令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爱屋及乌的情况下,朱元璋十分宠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便最后把皇位交给了他,而冷落了自己亲儿子朱棣。
众所周知,在曹丕称帝后的第九年,也就是229年,孙权才称帝,此前几年,孙权一直是王,算是魏国的藩国。这主要是孙权得罪了老刘,担心干不过皇叔,只能抱曹丕大腿。等陆逊一把火烧了刘备,孙权这才把腰杆子站直喽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十分著名,他靠着起兵造反而当上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却在称帝之后封了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第一大功臣,他为何这样做呢?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吴蜀联军击败曹操后,蜀汉拿下了荆州五郡彻底成长了起来。但是能战胜曹魏,最大的功臣到底是谁呢,是大都督周瑜还是借东风的诸葛亮呢?其实他们的功劳都不及这当中最关键
他是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比诸葛亮还厉害,有人抓住他道德败坏郭嘉一直都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智囊,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更是一直有人认为赤壁之战,若有郭嘉在,三国历史将会改写;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中,明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朱棣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
明末起义军数量众多,不过名声最大的想必是闯王李自成了。在直捣京城的路程中,各路守将可以说是望风而逃,李自成这个名字,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像根无法拔除的刺,不动难受,动了更难受。>>李自成>不过,在李自成
1402年6月,燕王朱棣终于进入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登基称帝,改年号永乐。成为皇帝后,朱棣自然要对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进行封赏,加官进爵,但令所有人意外的事发生了,一个毫无战功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