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 元朝科技

Posted 元朝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 元朝科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 元朝科技

2、傣族的天文历法分几种有什么特点 傣族历法

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 元朝科技

天文历法

元朝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元世祖邀请阿拉伯的天文学家来华,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学的技术,并且先后在上都、大都、登封等处兴建天文台与回回司天台,设立了远达极北南海的27处天文观测站,在测定黄道和恒星观测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学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编订有《西征庚午元历》,1267年扎马鲁丁撰进《万年历》,郭守敬等人修改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于1280年颁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类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

扎马鲁丁与后来的郭守敬研制出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窥几、正方案、候极仪、立运仪、证理仪、定时仪、日月食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当时在天文台里工作的还有阿拉伯天文学家可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剌、司天监丞迭里月实等修定历数。

地理

地理学方面《元一统志》的编纂、河源的探索、《舆地图》的问世及大批游记类著作的出版是其主要成就。《元一统志》由政府主持,扎马鲁丁、虞应龙具体负责。该书对中国各路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城郭乡镇、山川里至、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均有详细描述,具有较高史料价值。1280年元世祖命女真人都实探求黄河河源,认为星宿海(火敦脑儿)即河源,比较接近实际。潘昂霄还据此撰成《河源志》。道士朱思本考察了今华北、华东、中南等广大地区地理形势,参阅《元一统志》等地理学著作,以“计里划方”法,绘制成《舆地图》,成为元朝地理学及中国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游记类地理学著作有耶律楚材《西游录》,李志常整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汪大渊《岛夷志略》等,对元朝国内外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贸易来往等颇多描绘。

农学

元代的农业技术主要可见于《农桑辑要》、《王祯农书》与《农桑衣食撮要》等三部书。

傣族的天文历法分几种有什么特点 傣族历法

傣族历法有两种,分别是大傣历和小傣历。

大傣历是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傣族先民在汉族农历的基础上创造的历法,现今只有民族意识比较浓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历法,因而被称作“大傣历”。

大傣历以公元前94年为纪元元年,一年的回归长度为365天6小时12分36秒(365.258日),与现代标准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有一定误差,朔望月为29.530583日(按:现代标准朔望月为29.53059日),每年分冷、热、雨3季,月序一般比汉族农历早3个月,如傣历2107年1月1日相当于公历2012年12月14日,农历壬辰年十一月初二日,当年农历闰四月,所以早两个月。

大傣历单月为大月30天,双月为小月29天,隔4~5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在8月29日后加一闰日,称“八月满月”)则一年355日平年。每月又分“月出”与“月下”两个半月,望日(十五日)之后称“月下一日”,顺序数至晦日,并使用七曜(日、月加上火、水、木、金、土五星)纪日的周日法。19年置7个闰月,皆置闰于九月,闰九月也是大月(30天),傣语称闰年为双九月之年,闰年384天。置闰之年比农历早一年。由于采用早朔,月出一日(初一)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故与农历日序有时有一日之差。大傣历又吸收汉族农历中干支纪时的方法,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60个数首尾循环,用以纪年和纪日,用十二地支纪月,并使用十二属相纪年岁。

小傣历

小傣历实际就是缅历,由缅甸传入傣族地区,小傣(泰)人是最早接受这种历法的傣族,因而被称为“小傣历”。

缅历以公元639年为纪元元年,是由缅族族源之一的骠人创立,公元640年(缅历2年)被骠国的室利差呾罗王朝正式推广。832年,骠国亡于傣族的南诏王朝,骠人逐渐融入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民族形成缅族,缅族继承了由骠人创立的历法。十六世纪中期以后,缅族的东吁王朝先后征服傣族的阿瓦王朝、兰纳王朝、澜沧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臣服于汉族大明王朝的傣族土司也相继臣服缅族东吁王朝,缅历开始使用到傣族地区。至今,仍有很多傣族地区在使用缅历,中国德宏、缅甸掸邦等地将传统傣历(大傣历)与缅历并行使用,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等地也是佛历与缅历并行使用。享誉世界的泼水节就是通过缅历确定的。

缅历的年以回归年为基准,月以恒星月为基准。缅历大部分是以老的印度历为基础,与之不同的是,缅历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缅历会不定期地以添加闰月和闰日来消除由于印度历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回归年时间不同而积累起来的时间差。

缅历全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月相为准,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单月29天,双月则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个闰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为缅历0年。缅历和公历相差三个多月,缅历一月上弦一日约在公历四月初,一月下弦一日就是泼水节。

缅历以日、月、火、水、木、金、土来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则分成两半,上半日为水曜日,下半日为罗睺曜日。这8个星相日各对应一种生肖,分别是:星期一属虎,星期二属狮,星期三上午属象,星期三下午属无牙象,星期四属鼠,星期五属天竺鼠,星期六属龙,星期天属妙翅鸟。

相关参考

傣族的天文历法分几种有什么特点 傣族历法

傣族历法有两种,分别是大傣历和小傣历。大傣历是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傣族先民在汉族农历的基础上创造的历法,现今只有民族意识比较浓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历法,因而被称作“大傣历”。大傣历以公元

佤族的“星月历”:佤族伟大的天文历法

佤族人民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漫长岁月里,从艰苦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了有关天文气象、机械原理和医药等方面知识,从而产生了朴素的科学萌芽的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反映了佤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他

佤族的“星月历”:佤族伟大的天文历法

佤族人民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漫长岁月里,从艰苦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了有关天文气象、机械原理和医药等方面知识,从而产生了朴素的科学萌芽的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反映了佤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他

商朝时期天文历法的特点及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商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历法。根据甲骨卜辞的记录可以看出,当时月有大小,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为十二月,因十二个大小月加起来只有354或355天,所以采用闰月来调整一年的

历史秘闻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成就时间名称地位夏《夏小正》记载各个月份物候,天象,气象,农事最早的历法商沿用夏历,认识许多星座,日食月食,干支纪日法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观测日食,前613年观测到彗星世界最

徐光启个人成就简介

天文学历法修订编制历法,为历代王朝所重视。但是到了明末,却明显地呈现出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此时西欧的天文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明王朝禁研历法政策的结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所说“国初学天文有历

徐光启个人成就简介

天文学历法修订编制历法,为历代王朝所重视。但是到了明末,却明显地呈现出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此时西欧的天文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明王朝禁研历法政策的结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所说“国初学天文有历...

回族在天文方面有何成就 回族历史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

第一节 西学东渐,天文地理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到辉煌,它以超越前代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遍地开花,经济繁荣发展。>>  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历法的修订和颁行,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曾

彝族的天文历法简介 黎族的历法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