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张先与苏轼对诗
Posted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张先与苏轼对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张先与苏轼对诗
文人风流,最开始说的是文人潇洒不羁,不惧礼教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变了味,开始与“情”和“色”挂钩。狎妓取乐是风流,广纳小妾是风流,甚至与良家女子幽会私情也是风流故事。
张先是北宋著名词人,“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在他的诗词中,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的尤为出色。艺术来源于生活,男女之情诗词的出色,也说明了张先在这方面经历不少。
张先一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与苏轼之间的对诗。当时张先已经八十岁,头花银白,却还娶了年仅十八岁的俏姑娘为小妾。
纳妾当日,张先喜气洋洋,请了不少好友前来庆祝娱乐,苏轼也在众宾客之中。当时就有人问张先,娶了这样美丽年轻的姑娘有何感想。
张先一脸喜气,笑的欢乐,随口吟诗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八十岁老头娶十八小姑娘,放在今天都是臊人的事儿。但是从这首诗中却可以看出,张先不仅不害臊,还非常自得,认为自己风流极了。
当时苏轼听了这首诗,立马对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脱口就是名句,特别是“一树梨花压海棠”更时流传千古。而苏轼在这首诗中,毫不掩饰对张先老牛吃嫩草的讽刺之意。
不止八十取十八小妾这一事儿,张先还有不少的风流故事传出。年轻的时候,跑到佛门亲近之地与小尼姑私会。
老尼姑发现了这事儿,将小尼姑严加看管,甚至夜晚还专门关到阁楼之中。可这也挡不住张先采摘娇花之心,每晚深夜他都会划着小船到阁楼下,小尼姑则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进屋。
张先晚年寓居杭州,在这儿与妓女打的最是火热。他在这儿给很多官妓作词,甚至有官妓亲自上门索要诗词。
当时有一位叫龙靓的官妓,眼见张先给很多人都写了词,却独独忽视了自己,于是就自己写了一首诗给张先。
诗言:“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这诗中心,就是想要张先给自己写词。张先看了之后,立马就回了首双调《望江南》。
《望江南》:“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年轻的时候闹出风流情事,还说的过去。老了还要迎娶都可以当自己重孙子的闺女为妾室,就有些不要脸了,真真不敢苟同。
相关参考
张先(990-1078),婉约派代表人物,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生平简介>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
张先是北宋是时期著名的词人,因曾任安陆县的知县,此人称“张安陆”,张先擅长写慢词,与柳永齐名。人物生平>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
张先,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四十岁才考中进士,算是个大器晚成之人。自从金榜题名之后,张先先后做过知县、判官等官职不高的小官,工作能力还算不错。与其他人不同,他对功名利禄的兴趣不大,却喜欢创作诗词和垂钓,
一树梨花压海棠:(1037~1101)和(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士大
1.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北宋词人张先,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苏轼和众朋友去拜访,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1.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北宋词人张先,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苏轼和众朋友去拜访,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三国人物本名:张先别称:张子野、张三影、张安陆字号:字子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出生时间:990年去世时间:1078年主要作品:《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千秋岁
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士大
·张先婉张先婉,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的研究。用地理学观点研究了耕作制的形成;以生态学观点研究了土壤肥力;提出了“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在四川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为四川土壤科
可敬可畏张先生神宗即位时还是10岁的孩子,母亲及大臣都对他充满了希望,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中兴令主,于是,他接受了最正统的儒家教育。李太后实在是个最负责的母亲,在神宗大婚前,她一直陪他住在乾清宫,每逢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