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皇子赵楷简介 赵楷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状元皇子赵楷简介 赵楷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状元皇子赵楷简介 赵楷是怎么死的?
科举制度从形成那天开始,就注定成为后世选举人才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打破了寒门士族的界限,挑选人才只看才华而不看门第,使得许多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之辈,得以为国家效力。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所有寒门士子的福音,也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穷苦书生逆转人生的唯一途径。当然科举并不是寒门的考试,士族也会参加,但是门第显赫到如赵楷这个地步的就少见了。
赵楷是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因为他出身皇家,是当朝帝王之子。这位大才明明可以高喊我爸是皇帝,却偏偏要靠自己的才华吃饭。
赵楷是宋徽宗第三子,母亲为懿肃贵妃王氏。赵楷与宋徽宗一样,琴棋书画皆有成就,自幼聪慧很受宋徽宗喜爱。
重和元年,国家依例举行科举考试。也许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才能,也许就单单只是心血来潮,总之皇子赵楷偷偷混入考生之中,参加了此次科举考试。
赵楷的确有才,竟然一路披荆斩棘进入殿试。在随后的殿试考试中,发挥的越加出色。当阅卷官看见他的试卷之时,无不赞叹,竟纷纷点为第一。优秀的试卷被送到宋徽宗那儿,宋徽宗看头名试卷,也觉得此子才华高绝,当即点为状元。
等到发榜唱名,赵楷一举夺魁。随后赵楷将事情告知宋徽宗,说这头名状元其实是自己。宋徽宗虽然认为他偷偷跑去参加科举考试不妥,但是也欣喜自己的三子竟有如此才华。不过他还是怕天下书生说闲话,认为自己偏袒,所以就取消了赵楷的状元,将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赵楷1岁授检校太尉、奉宁军节度使,封魏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进高密郡王。7岁授司空,进嘉王。11岁正官名,又授太保。15岁迁太傅,武宁、保平军节度使,徐州、陕州牧。17岁迁荆南、宁江军节度使,江陵、夔州牧,进封郓王。
整个天下都是他老爸的,赵楷明明可以靠老爸吃饭,但是却偏偏要靠自己的才华。可惜的是最后结局不好,汴京城破,赵楷与其他皇室宗亲一道被金军劫掠北上,29岁死于韩州。
历史上悄悄参加科举考试的皇子其实不止赵楷一人,传言康熙帝年轻的时候也曾参加科举。不过康熙帝没赵楷那么厉害,没中状元,只中了第三名探花。
相关参考
赵楷,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儿子,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赵楷跟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一样是个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徽宗宠爱。赵楷很喜欢作画,有许多的作品流传了下来。他比较会画花鸟鱼虫,画的
共有38子,其中有25位活到了成年,有共生有38子> 长子赵桓(1100.5.23-1156):即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母显恭皇后王氏> 次子赵柽:早殇,封衮王,母显肃皇后郑氏> 第三子赵楷
自从隋唐开科取士以来,中国历史上诞生了700多位状元,在那么多状元里面只有一位女状元。当然,这里不算现在的状元,现在的状元是盘古开天地以来最多的,现在每省每市甚至每个县都有状元了,还有什么单科状元。这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就跟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差不多,就是考试。那么竟然是考试那自然也会有排名。状元是排名最高的那一个人。但是古代和咱们现在又有一点不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大多是为了进入仕途,那么这就意味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的农民领袖,与李自成齐名,1644年,他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大西国建立之后,为了招揽天下的人才为己所用,张献忠开科取士,今天咱们要说的张大受就是大西政权里出的科举状元。
傅善祥,江苏南京人氏,生于公元1833年,大约去世于公元185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 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幼时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读书写字,习读经史。当时她们家家庭情况还比较
高考是大部分学子都会经历的一场考试,中国的家长为何那般重视孩子的读书成绩?就是希望孩子能考取一个好的大学,站在一个好的起点上进入社会,从而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本钱。 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自古有之,而
傅善祥,江苏南京人氏,生于公元1833年,大约去世于公元185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 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幼时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读书写字,习读经史。当时她们家家庭情况还比较
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吗?“不能完全排除同治帝在得天花之前已经染上性病的可能性。因为同治帝微服私行逛窑子,并非民间传说。”沈渭滨教授说。事实上,这在《翁同龢日记》有所记载,两宫太后曾提及这个君臣之间极为敏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死的比岳飞还要冤?其实狄青死的并不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狄青,其实死的一点都不冤。他的悲剧,实际上是他没搞懂北宋正常的政治生态规则。没有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