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

Posted 国号

篇首语: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魏拓跋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北魏拓跋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

2、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死与一个女人脱不了干系

北魏拓跋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

拓跋是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孙。他六岁那年,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家破国亡的惨痛经历在他年幼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仅仅七年后,苻坚率领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中败给东晋。前秦兵败如山倒,政权很快土崩瓦解。两年后,苻坚被杀,前秦实际上已经灭亡,中国北方重新陷入诸侯混战的局面。

拓跋抓住这个机会,摆脱了对前秦的附庸,率领族人独立。公元386年,十六岁的拓跋恢复代国国号,收拢鲜卑各部人马。同年,他又将国号改为“魏”。

建国后,拓跋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一方面着手收编周围的部落,扩充军力,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增强自身的实力。明智的决策很快就收到了实效,不少周边势力陆陆续续投奔而来,而拓跋不仅广为接纳,更能宽以待之。曾有来投的军队复又反叛,众将都要去追讨,拓跋却拦住众人:“如今我们事业草创,人心还未归一,有人难免犹豫反复,不足追讨。”拓跋这种宽容的态度让他和他的国家声威日隆,不久后曾经反叛的部队又纷纷重回了他的麾下。

让拓跋奠定基业的战争,当属北征柔然。柔然是匈奴人的后裔,曾役属于鲜卑拓跋氏,后来因为代国的败亡而叛离,转而与拓跋氏的对手们联手,不时兴兵侵扰,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公元391年,拓跋率领大军征讨柔然。柔然自知实力不敌,于是一路北退,企图以回避的战术拖垮魏军。拓跋的军队连追六百里都没能追到柔然主力,属下将领心生懈怠情绪,纷纷向拓跋请求说:“贼匪已逃得太远,而我们的粮草也已断绝,不如早些回去吧。”拓跋却反问诸将:“如果宰杀备用的马匹充当粮草,当做三天的粮食,够不够?”众将不知问话何意,只得如实回答说:“足够。”于是,拓跋命令部队杀马充粮,加快速度追击逃敌。

终于在疾行数百里后,魏军在大碛南床山下追上了柔然主力。拓跋指挥部队一鼓作气,大败对手,柔然死伤惨重,其东西两部主将率众投降,余部丢盔弃甲远遁漠北而去。得胜后的拓跋告诉身边左右说:“你们知道我前几天问三天粮食的话的意思了吗?”

众将无人能解,回答不知。拓跋笑着说:“柔然部落为躲避我们,驱赶家畜奔逃多日,所以他们到了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滞留。我用轻装骑兵去追赶他们,计算道路的远近,我料定不超过三天一定能赶上他们。”众将听后无不信服。

这场战争过后,柔然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威胁魏国的可能。拓跋又通过几场战争,扫清了其他敌对力量,并打败了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后燕,取而代之,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398年,虎步中原的拓跋终于在群臣的劝谏下宣布称帝,沿用国号“魏”,史称北魏,同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他下令效仿中原文明设置百官,划分行署,制定各类典章制度、礼仪等,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死与一个女人脱不了干系

北魏献文帝之死与一位极品女人脱不了干系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权倾天下、“位极人女”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人望其项背,然而史书却没有留下这位“千古一后”的名字,仅称其为“冯氏”。

网络配图

献文帝即位一年,他的嫔妃就生下了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冯氏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名义上的祖母,她亲自抚养拓跋宏,还政于献文帝。冯氏独居宫中,年轻守寡,很快有了英俊的面首李奕,李奕也是北魏的能臣,他与冯氏情投意和,让献文帝非常难堪。

皇兴四年(公元470年),献文帝借口李奕的长兄李敷收受贿赂,依法连坐,灭了李奕、李敷两家。冯氏怒不可遏,发誓要为情人报仇雪恨。皇兴五年(公元471年),18岁的献文帝宣布让位,要将皇位让给叔叔拓跋子推,遭到朝臣们的一致反对,冯氏也是反对者之一。权衡轻重,献文帝将皇位让给了5岁的儿子拓跋宏,自己当上了太上皇。5岁的孝文帝在禅位大典上哭得十分凄惨,引起了冯氏的戒心。

网络配图

献文帝的表现完全不象一个退居二线的太上皇,他一直在为自己树立威信。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他率领军队征讨柔然,把柔然人打得抱头鼠窜。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献文帝又南下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暗示自己才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更让冯氏气恼的是,献文帝居然把被冯氏罢免的官员恢复原职。一条条措施颁布下来,献文帝赢得了官员和百姓的真心拥护,大有东山再起的势头,冯氏念在母子之情隐忍了五年,最后还是派人除掉了献文帝,至于是毒杀还是行刺,从史料上已经无法确认,能够确认的是,献文帝的死与冯氏绝对脱不了关系。

网络配图

不过冯太后既有令人赞叹的杀伐决断,也能忍辱负重,深谋远虑。在她的领导下,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国力空前强盛,民族融合加速进行;经她指点,孝文帝拓跋宏成长为聪敏过人、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

相关参考

北魏拓跋珪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拓跋珪简介

拓跋是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孙。他六岁那年,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家破国亡的惨痛经历在他年幼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仅仅七年后,苻坚率领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中败...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死与一个女人脱不了干系

北魏献文帝之死与一位极品女人脱不了干系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权倾天下、“位极人女”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

拓跋是怎样的皇帝 如何评价北魏道武帝拓跋

  拓跋  拓跋(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5年,15岁的

如何评价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怎样的人

...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

如何评价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怎样的人

...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

他的结局怎样?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个怎样的人

...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他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

他的结局怎样?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个怎样的人

...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他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

北魏拓跋��为何能够赢得参合陂之战

  著名的参合陂之战中,国力弱于后燕的北魏是如何赢过华北第一强国后燕的呢?  北魏和后燕是两个同时建国的国家,初期,北魏实力远弱于后燕。北魏后燕常有烟亲,后燕国主慕容垂是北魏国主拓跋的舅舅。后燕屡次帮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之死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出身代国王族,亲自率领族人开疆拓土,复兴祖业,创立了一个属于拓跋鲜卑的国家,统一了中国北方。然而,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君主却死在自己儿子手中,落得了一个非主流结局。  建国大业  拓

以悲剧拉开的皇帝人生 北魏皇帝拓跋濬

热播偶像剧《锦绣未央》男一号罗晋演的是北魏的皇帝拓跋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吧。拓跋濬父亲去世时还是太子身份,在诸多皇子觊觎皇位之时,拓跋濬能在父亲去世,皇帝爷爷被杀,甚至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