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北魏初年的国家建设
Posted 郎中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北魏初年的国家建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北魏初年的国家建设
北魏初年,是由游牧的奴隶制向农业的封建制转化时期,也是为以后富强打基础的时期,398年,拓跋珪首先诏议国号,群臣上奏:“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王天下之后,即承为号,采取惯例,应以代为号。”拓跋珪不同意,下诏道:“昔朕远祖,虽践王位,未定九州。到了朕躬,扫平中土,远近皆服,宜仍先号,以魏为是。”于是仍定国号为“魏”。又下诏推寅五行终始,采黄帝土德,服色尚黄,数字用五,行夏之正。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署置百官、封拜公侯、选任将军、刺史、太守、尚书郎等。制爵为王公侯子四等。确立诸官定期巡察郡县,观民风俗,察举不法的监察制度。下诏有司正定封畿,建制郊甸,规划道路,标明道里,平定度量衡。为着制度的确立和推行,设置了专管制度的班子,下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主官职,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写郊庙、社稷、朝见、宴飨之仪;三公郎中定律令,申所禁;太史令晁崇造浑天仪,考天文;吏部尚书总领之。后来又诏礼官备撰众仪,著于《新令》,命乐师入学学舞,祭先圣先师。办太学,设五经博士,增太学生员至3000人。集中博士儒生,排比众经文字,义类相从,撰《众文经》,凡4万余字。这实际是五经的缩写本。为发展农业,计口授田,供给耕牛,罢除人不足百户的小县。置关东诸冶铁作坊,发州郡刑徒造兵甲器械。迁都平城(山西大同),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又用高车人围绕平城建鹿苑,南接台阴,北到长城,东包围着白登(大同东北)延至西山,凿渠引武川水注入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又挖鸿雁池。以代(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为陪都,迁关东六州民吏及陟河、高丽少数民族36万,百工技巧10余万充实,使代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中心。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北魏初年時期,漠南代北區域的轉移,其中說明了怎樣的城市文化
伴隨著歷史城市地理學研究的深入開展,對區域城市群體的變遷及其相互關係問題進行考察,逐漸成為歷史城市地理學研究的熱點。北魏初年的統治區域內部,以天興元年(398年)道武帝徙都為標誌,區域中心城市的轉移與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职能论德国统一社会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职能的主要看法。建国初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础,而国家政权正是建立这一基础的主要工具。为此
北魏晚期,出了个荒淫无度的皇后,这就是宣武帝的胡皇后。胡皇后是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司徒国珍的女儿。她姑姑是个佛教徒,出家为尼,懂得些佛经,宣帝(500—516年)初年,常到宫中宣讲经义。熟悉宫中情
北魏孝武帝元 北魏孝武帝元,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534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李氏。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
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北魏社会暴露的弊端,
西汉的建立是在历经秦朝的严茍政治之下,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所以,这一时期的西汉经济能力绝对是算不上好的,那么,西汉初期的经济状况是怎样得呢?西汉初年国家经济萧条的原因是什么?以下全文小编将
1911年10月的武昌首义推倒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民国时代。让位于袁世凯的孙中山,本想专心致志于实业建设,岂料中国旋即陷入武人乱政、旧官僚横行霸道之局面。民国建立十年有余,包括孙中
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北魏社会暴露的弊端,...
南北朝人物本名:李崇字号:字继长,小字继伯所处时代:北魏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顿丘出生时间:454年去世时间:525年李崇人物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孝文帝朝高祖初年,整顿吏治,李崇
南北朝人物本名:李崇字号:字继长,小字继伯所处时代:北魏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顿丘出生时间:454年去世时间:525年李崇人物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孝文帝朝高祖初年,整顿吏治,李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