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Posted 李白

篇首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2、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古代的文人官场多失意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贾谊20岁左右就当上太中大夫,眼看马上就要当上公卿之位了,却被人诽谤陷害,只被汉文帝授以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之类的闲职,郁郁不得志,33岁便英年早逝。司马相如是赋中第一高手,最后也只是当了个小小的孝文园令。南北朝的谢灵运、范晔是著名诗人、历史学家,二人均因谋反被处以死刑。唐朝的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等,在仕途上也屡遭挫折。很多人不明白,这些才高八斗的文坛巨子,为何在政坛上不能同样有所作为呢?文人之所以失意官场,固然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如屈原是不肯与人同流合污而受人排挤;贾谊是因少年得志而遭人忌妒;司马相如是因口吃和身体不佳而不慕官爵,但主要原因还是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南北朝刘宋时的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他自小聪明过人,博学多才,但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他与嗜酒放纵的颜延之、善谈玄学的慧琳道人结为一伙,以爱文义,而性轻易的庐陵王刘义真为核心,日夜相聚,图谋不轨。刘义真以前的下属范晏提醒他不要与谢灵运和颜延之来往,刘义真说: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曹丕)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朝廷执政徐羡之等人担心刘义真与谢颜二人过于亲密惹出大祸,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谢灵运被贬之后,无心政事,整天游山玩水,穷幽极险,从者数百人,伐木开径,百姓惊扰,以为山贼。于是有人告谢灵运有异志,谢灵运慌忙跑去朝廷辩解,被调任临川内史,到任后,他游放自若,废弃郡事,为有司所纠。朝廷派人缉拿他,谢灵运竟把朝廷使者抓起来,带兵逃逸。被捕后,皇帝爱其才,免其死罪,发配广州。没多久,又有人告谢灵运密谋造反,这一次,谢灵运的死期到了,在广州被处以死刑。

祢衡尚气刚傲身首异处

三国时的文人祢衡才华横溢,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一览蔡邕碑文,书出不差一字;揽笔直赋鹦鹉,文成略无加点。但祢衡尚气刚傲,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竟然辱骂曹操,曹操十分愤怒,对孔融说: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于是把祢衡转送给刘表,刘表对祢衡待以上宾之礼。祢衡对刘表赞不绝口,却贬低刘表的左右手,从而激起公愤。为了把祢衡清除出去,众人对刘表说: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意思是说刘表虽有周文王的仁者之心,但遇大事没有决断力,将来肯定不能成功。这句话其实祢衡并没有说过,刘表一听,勃然大怒,他知道江夏太守黄祖性急,便把祢衡介绍给他。黄祖开始也善待祢衡,后来祢衡狂性发作,当众侮辱黄祖,黄祖一气之下,就把祢衡杀了。

诗仙李白两次从政均失败

诗仙李白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理想,常自比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等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得到推荐,被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以为大展鸿图的时机已到,没想到玄宗只不过把他看作文学弄臣,并没有重用之意,加上李白与权贵们格格不入,不久即蒙受谗言,只好离开京城。

在长安受挫后,李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但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毅然加入永王李的幕府。但这次投靠错了主人,永王李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因此获罪入狱,不久又受到流放夜郎的处分,幸而中途遇到大赦,才得重获自由,第二次从政活动又以失败告终。李白两次从政失败,除了运气不好外,与其性格也有关。李白自称一生傲岸,宣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性格傲慢的李白,在官场上被排挤也是意料中事。

裴行俭评价初唐四杰:浮躁浅露 岂享爵禄之器

唐朝名将裴行俭有知人之鉴,他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相当于组织部副部长),当时前进士王、咸阳尉苏味道都没有出名,裴行俭和他们初次见面就说: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所谓掌铨衡,就是掌管国家的人事权。王没有名气,但王之弟王勃却很有名气,他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都因文章写得好而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其看重他们,认为他们将来一定官运亨通。裴行俭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后来,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王杨卢骆四人后来被誉为初唐四杰,诗圣杜甫曾写诗称赞他们,诗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可惜他们在仕途上却走不了多远。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古代的文人官场多失意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贾谊20岁左右就当上太中大夫,眼看马上就要当上公卿之位了,却被人诽谤陷害,只被汉文帝授以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之类的闲职,郁郁不得志,33岁便英年早逝。

谢灵运山水诗景色

司马相如是赋中第一高手,最后也只是当了个小小的孝文园令。南北朝的谢灵运、范晔是著名诗人、历史学家,二人均因谋反被处以死刑。唐朝的“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等,在仕途上也屡遭挫折。很多人不明白,这些才高八斗的文坛巨子,为何在政坛上不能同样有所作为呢?文人之所以失意官场,固然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如屈原是不肯与人同流合污而受人排挤;贾谊是因少年得志而遭人忌妒;司马相如是因口吃和身体不佳而不慕官爵,但主要原因还是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南北朝刘宋时的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他自小聪明过人,博学多才,但“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他与嗜酒放纵的颜延之、善谈玄学的慧琳道人结为一伙,以“爱文义,而性轻易”的庐陵王刘义真为核心,日夜相聚,图谋不轨。刘义真以前的下属范晏提醒他不要与谢灵运和颜延之来往,刘义真说:“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曹丕)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朝廷执政徐羡之等人担心刘义真与谢颜二人过于亲密惹出大祸,“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谢灵运被贬之后,无心政事,整天游山玩水,“穷幽极险,从者数百人,伐木开径,百姓惊扰,以为山贼。”于是有人告谢灵运“有异志”,谢灵运慌忙跑去朝廷辩解,被调任临川内史,到任后,他“游放自若,废弃郡事,为有司所纠”。朝廷派人缉拿他,谢灵运竟把朝廷使者抓起来,带兵逃逸。被捕后,皇帝爱其才,免其死罪,发配广州。没多久,又有人告谢灵运密谋造反,这一次,谢灵运的死期到了,在广州被处以死刑。

祢衡“尚气刚傲”身首异处

三国时的文人祢衡才华横溢,“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一览蔡邕碑文,书出不差一字;揽笔直赋鹦鹉,文成略无加点。”但祢衡“尚气刚傲”,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竟然辱骂曹操,曹操十分愤怒,对孔融说:“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于是把祢衡“转送”给刘表,刘表对祢衡待以上宾之礼。祢衡对刘表赞不绝口,却贬低刘表的左右手,从而激起公愤。为了把祢衡清除出去,众人对刘表说:“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意思是说刘表虽有周文王的仁者之心,但遇大事没有决断力,将来肯定不能成功。这句话其实祢衡并没有说过,刘表一听,勃然大怒,他知道江夏太守黄祖性急,便把祢衡介绍给他。黄祖开始也善待祢衡,后来祢衡狂性发作,当众侮辱黄祖,黄祖一气之下,就把祢衡杀了。

“诗仙”李白两次从政均失败

“诗仙”李白“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理想,常自比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等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得到推荐,被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以为大展鸿图的时机已到,没想到玄宗只不过把他看作文学弄臣,并没有重用之意,加上李白与权贵们格格不入,不久即蒙受谗言,只好离开京城。

在长安受挫后,李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但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毅然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但这次投靠错了主人,永王李璘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

李白因此获罪入狱,不久又受到流放夜郎的处分,幸而中途遇到大赦,才得重获自由,第二次从政活动又以失败告终。李白两次从政失败,除了运气不好外,与其性格也有关。李白自称“一生傲岸”,宣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性格傲慢的李白,在官场上被排挤也是意料中事。

裴行俭评价“初唐四杰”:浮躁浅露 岂享爵禄之器

唐朝名将裴行俭有知人之鉴,他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相当于组织部副部长),当时前进士王勮、咸阳尉苏味道都没有出名,裴行俭和他们初次见面就说:“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所谓“掌铨衡”,就是掌管国家的人事权。王勮没有名气,但王勮之弟王勃却很有名气,他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都因文章写得好而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其看重他们,认为他们将来一定官运亨通。裴行俭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后来,“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王杨卢骆四人后来被誉为“初唐四杰”,“诗圣”杜甫曾写诗称赞他们,诗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可惜他们在仕途上却走不了多远。

相关参考

最传奇的“被造反者”,76岁被凌迟处死

在历史长河中,朱慈焕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历史上谋反叛乱的乱臣贼子数不胜数,最多的也就蹦跶十几年,没有一个能和本文的这个“专业造反”的人相提并论,他从1

唯一被凌迟处死的清朝公主是谁

唯一被凌迟处死的清朝公主是谁?今沈阳大南门里路东一角,清初是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王府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是不知为何,这项夺权方案

唯一被凌迟处死的清朝公主是谁

唯一被凌迟处死的清朝公主是谁?今沈阳大南门里路东一角,清初是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王府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是不知为何,这项夺权方案

大臣索额图是因为造反康熙才处死他的吗

索额图,出生大约在崇德元年(1636)前后,生于盛京(沈阳),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贵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

大臣索额图是因为造反康熙才处死他的吗

索额图,出生大约在崇德元年(1636)前后,生于盛京(沈阳),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贵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

皇太极为何要将姐姐凌迟处死 大清朝奇案

...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是不知为何,这项夺权方案确定不久,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先后暴亡。“鸿门宴”事件被揭发后,莽古济及其党羽一千多人被处...

韦昌辉造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北王韦昌辉北王韦昌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壮族,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壮族人,生于1826年,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天王洪秀全处死,时年31岁,北王是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比较早的人,对太平天国的早期运动起

皇太极凌迟处死姐姐莽古济

 清朝最残酷的奇案:皇太极凌迟处死姐姐莽古济  今沈阳大南门里路东一角,清初是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王府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rdqu

皇太极竟然将亲姐姐凌迟处死

今沈阳大南门里路东一角,清初是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王府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是不知为何,这项夺权方案确定不久,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先后

郁亮周铎被逮至京师处死,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文系作者秀敏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上变这位王府下级武官只告发了参与密谋的燕府官校于谅、周铎等人。结果于谅、周铎被逮至京师处死,朱允蚊同时下诏责训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