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行政
Posted 专利法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共和行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共和行政
周成王靠周公的帮助,将周朝变成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已经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 但自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周王朝便日渐衰落了。到了周朝的第十位王周厉王时,由于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对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剥削和劳役越来越重,终于弄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是,周厉王还嫌收上来的赋税不够他挥霍。于是,他听信宠臣荣夷公的主意,在全国实行“专利法”。这专利法的意思就是,全国的山林河流水域都是周王的土地,因此平民百姓不光耕种土地要交税,就是上山打猎、砍伐森林、下河捕鱼等等,都要纳税,就连喝水、走路、采药等,也不能例外。 这专利法一出台,不但在乡下耕地的农民和奴隶不满,就连住在城里的普通平民也纷纷反对。在当时,人们称在乡下耕作的农民和奴隶为“野人”,称在国都城里居住的平民、包括做买卖的商贩和手工业者为“国人”。国人们首先议论纷纷。有人说,山林河流是上天创造的自然资源,连这些都要收税,还让人活不活?有的说,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哪个王像这样不顾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的? 大臣召公虎原本就对周厉王及其王室人员的奢靡生活十分不满。他仗着自己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召公的后代,也曾多次向厉王进谏劝说过。但厉王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现在,召公虎见厉王变本加厉,已经将国家弄得民怨沸腾,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劝谏。他对厉王说:“荣夷公的专利法虽然为大王增加了财富,但却断了百姓的生机,使百姓对大王和朝廷心存怨恨。这可是对朝廷大大不利的呀!希望大王取消专利法,改变朝廷的奢靡之风。” 厉王听得气不打一处来,只碍于召公虎是老臣,不好治他的罪,便一拂袖子宣布退朝而去。 荣夷公有了厉王的支持,就变本加厉地推行专利法。他不但对拥有土地的奴隶主贵族和农民加重赋税,在城里也加紧盘剥,强行对那些制陶的、炼铜的手工业者征税,就连砍柴和做小买卖的,也不放过。凡是不肯纳税的,就派军队将他们抓进监狱,罚做苦工,甚至还有处以极刑的。于是,不管在城市或者乡村,到处可以听到对厉王苛政的不满。例如当时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意思是说,你这拼命剥削和掠夺我们粮食的大老鼠啊,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尽力供养着你,你却对我们一点也不肯照顾。我们只好离开你了,我们要去寻找那能给我们自由和幸福的乐土。乐土啊乐土,你究竟在何处? 很明显,这首诗将厉王和王室贵族们比作专门偷吃粮食的大老鼠,而且还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失望和离心倾向。像这样的歌谣还有很多,人们在乡下和都城里到处传唱。对厉王暴政的不满,已溢于言表。这些情况,当然也传到了厉王的耳朵里。厉王就问荣夷公该怎么办?荣夷公对厉王说:“臣有个朋友叫卫巫,他有办法堵住百姓的口,让他们不会再乱说。” 厉王就真的任命卫巫为大臣。这个卫巫便以替人算卜为名,带领许多暗探在镐京城里到处打探。凡是探到对厉王和专利法有不满情绪的人,就将他们抓起来关进监狱,有的还处以额头上刺字、割鼻、砍脚,甚至杀头的刑罚。这样一来,没有多久,京城里公开议论厉王不是的声音真的就沉寂下去了。人们在街上遇见了,往往只是给对方一个眼色,连说句话都不敢。 周厉王对荣夷公和卫巫十分满意,对他们大加赏赐,并且在朝堂上得意地问召公虎:“现在你还听得到百姓们的怨言吗?” 召公虎说:“我一向听说,要防止老百姓对朝政不满的议论,就像防止河水决堤一样,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堵到后来,一旦决口,危险会更大。” 厉王讨了个没趣。心中一气,他又命荣夷公进一步扩大专利范围,加紧对反对和不满的人进行镇压。就这样,被堵塞的河流终于决堤了。公元前841年的一天,京城里的国人——许多中小奴隶主贵族、小商人、手工业者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拿起了自制的武器,聚集起来,潮水般涌向王宫,发动了暴动。周厉王想派王师镇压,可是晚了!造反者已经冲进了王宫。而王师中的士兵,本来对厉王也很不满,他们纷纷倒戈。厉王只好带着家眷,与荣夷公等一起逃出京城,来到彘(zhì)地(在今山西霍县)避难。 造反者攻下王宫后,得悉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虎家中,就又围住了召公虎家。召公虎为了保住周王的血脉,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交了出去,被当场杀死,而真太子静被他保护了下来。 造反的国人在攻下王宫、杀死“太子”之后,因为没有明确的组织,就很快解散了。这时,周朝东边的诸侯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于是召公虎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另一个大臣周公(周公旦的后代)等组成奴隶主贵族会议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今河南辉县),因此又称共伯和。共伯和与贵族会议共同执政十四年,这段时间,历史上便称为“共和行政”。我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我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 公元前727年,周厉王在彘地病死。召公虎和共伯和等立太子静为王,就是周宣王。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秘闻 共和行政
话说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周朝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成康之治”。 「 ”治”这个字在历史上有一层意思是指安定或太平,我们在以后经常会遇到,例如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治世就是指在英明君王的统治下,社会呈现出一种繁荣发展的状态。《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就是「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太平盛世,曹操就是一个能干的大臣;如果是在战乱年代,曹操就是一个独霸一方的枭雄。 但在康王去世后,子孙后代就日渐奢侈,忘记了江山的来之不易。到了周厉王的时候,王公贵族就沉迷于享乐,对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剥削和劳役越来越重,终于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全国收上来的赋税还不够周厉王自己挥霍。于是,周厉王就采纳了宠臣荣夷公的主意,在全国推行「 ”专利法”,将全国的山林河流都收归王室,平民百姓不仅种地要缴税,就连上山打猎、砍柴、捕鱼、喝水、采药也都要缴税。 专利法出台后,农民、奴隶、平民、商贩等都纷纷反对,他们表示山林河流都是上天创造的自然资源,供大家取用,就连这些都要收税,百姓还活不活? 大夫芮良夫对周厉王和王公贵族奢侈的生活十分不满,他劝谏厉王说:「 ”专利法增加了大王的财富,但却断了百姓的生机,使百姓对大王和朝廷心存怨恨,这可不利于王朝的长治久安,希望大王取消专利法,改变朝廷的奢靡之风。” 周厉王听了面色大变,气哼哼地退朝离去,根本不理会他的劝告。 荣夷公有了周厉王的大力支持,更加变本加厉,想方设法向百姓征税,凡是不肯纳税的就派士兵将他们抓进监狱,甚至还会被砍掉脑袋。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民怨四起。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意思是说:「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粮食,多年来我一直尽力供养着你,而你却对我们毫不照顾。我们要离开你,寻找能给我们自由和幸福的乐土。”从这首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姓们对周厉王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 硕鼠 当时有个非常有名望的大臣叫召公虎。他对周厉王说:「 ”再这样下去恐怕是要亡国啊?” 周厉王就任命卫巫为大臣,派他以替人算卦为名,带领许多暗探在京城里四处打探。凡是打听到有对专利法不满的人,就把他们抓进监狱,甚至还处以各种酷刑。这样一来,京城中公开议论厉王的声音果然就消失了,人们在路上见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敢打,只能点头示意,或是只给对方一个眼色。 这就是成语「 ”道路以目”的来历,意思是说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能以眼神示意,形容人们由于恐惧残暴的统治,敢怒而不敢言。 周厉王对此非常满意,得意洋洋地对召公虎说:「 ”现在你还能听到百姓们的怨言吗?” 召公虎却说:「 ”防止老百姓们发出对朝政不满的议论,就像防止河水决堤一样,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堵到最后如果决堤,就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由此还演绎出一个成语叫「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说阻止人民提出批评意见的危害,比堵塞大河的水患还要严重。「 ”川”就是河流的意思。我们在前面大禹治水的故事中了解到,鲧(gǔn)在治水的时候就采用修筑大堤「 ”堵”水的方式,没想到历经九年却没有解决水灾,而鲧的儿子大禹则采用了「 ”疏导”的方法,将水引出去,让水流到大海里去,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由此可以想到,周厉王堵住百姓议论的方式肯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不出所料,公元前841年的一天,京城里的小奴隶主、商人、百姓、手工业者忍不可忍,纷纷拿起自制的武器,聚集起来,发起了暴动。没等到周厉王派兵镇压,暴动的民众已经冲进了王宫,一些士兵也纷纷临阵倒戈。周厉王只好带着家眷仓皇出逃。 由于没有明确的组织,造反者很快就解散了。周朝东边的诸侯武公带兵赶到京城。于是,召公虎就出面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另一个大臣周公等组织奴隶主贵族会议辅政。由于卫武公名字为和,封地在共,因此又称共和伯。共和伯和贵族会议共同执政治理国家十四年,历史上就称这段时期为「 ”共和行政”。相关参考
话说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周朝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治”这个字在历史上有一层意思是指安定或太平,我们在以后经
话说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周朝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治”这个字在历史上有一层意思是指安定或太平,我们在以后经
周成王靠周公的帮助,将周朝变成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已经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但自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周王朝便日渐衰落了。到了周朝的第十
简介晋靖侯,姬姓,名宜臼,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六任统治者,晋厉侯之子。晋靖侯十七年(前842年),周厉王残暴不仁,周人将他赶出镐京,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晋靖侯于次年去世,子僖侯司徒立。
《華夏民族擴張史》系列七、烈王專利文/圖/輯|寒山憶雪約公元前865年,周夷王去世,他的長子姬胡繼位,是為周烈王。周烈王是青銅銘文中的叫法(剌通烈),在傳統史書中,他被稱作周厲王。周厲王是西周歷史上比
《華夏民族擴張史》系列七、烈王專利文/圖/輯|寒山憶雪約公元前865年,周夷王去世,他的長子姬胡繼位,是為周烈王。周烈王是青銅銘文中的叫法(剌通烈),在傳統史書中,他被稱作周厲王。周厲王是西周歷史上比
苏联·苏联行政法制苏联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制定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章程、条例及其他规范性的行政文件及其实施制度。这些文件可以一般划为国民经济、社会文化、行政政治和对外关系四方面。《苏联和加盟共和
1923—1977年苏联行政区划的变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是州、省、市、县、乡和村。苏联成立后,为适应经济、政治形势的需要,从1923年开始对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到1933年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的司法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的司法厅、局、处、科等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任务是:通过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
1962年10月第五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1958年9月通过的法国新宪法确立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共和国政体。总统不是议会成员,不由议会选举产生,而由议会议员以及各行政区、海外领地和地方议会的代表组成的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