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诊脉是真的可以看病吗?乾隆与御医斗智斗勇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粉丝对我来说都是浮云,所以我很喜欢多云的天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悬丝诊脉是真的可以看病吗?乾隆与御医斗智斗勇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悬丝诊脉是真的可以看病吗?乾隆与御医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那么问题来了,女病人得了病,男大夫该怎么给她看病呢?
对于这一问题,看过古装剧的我们当然知道了,可以悬丝诊脉呀,将一根丝线绑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后大夫就靠这根长长的丝线来判断病人到底得的什么病。
可电视剧毕竟是虚构的,历史上果真有悬丝诊脉的说法吗?有哪些悬丝诊脉的真实故事呢?
话说乾隆皇帝和御医之间就发生过这么一出斗智斗勇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乾隆派了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从太医院请走了一位当值的宫廷御医。
当时,御医看小太监着急得不行的样子,就问小太监到底是宫里的哪位贵人出了事,谁知小太监却模棱两可回答不上来,只一个劲的让御医快快跟他走。
御医见问不出什么,也不纠结,提上他的专用工具箱就跟小太监说:“请公公前面带路。”
走了一会儿,终于见到了乾隆,当时御医给后宫妃嫔看诊都是用悬丝诊脉的,御医来了,乾隆也不多说,直接就让他给内殿之人看病,可怜御医根本就不知是哪位妃子染恙,他心里想着,今天不管是哪位贵人不好了,他先讨个吉利总是没错的,否则他要是说里面那位得了绝症,乾隆不就立刻把他拖出去斩了!
于是,御医就当着乾隆的面在悬丝上诊了一会儿脉,然后高兴的向乾隆汇报结果,他说:“启禀万岁,喜脉!”
乾隆听了御医的话,如御医所预料的那般大笑了起来,可是笑完之后,乾隆却瞬间转变成严肃脸,对御医说:“就凭这根细丝诊脉看病?朕可不信!”
御医拍胸口保证:“臣诊脉还从来没有出过错的。”
乾隆见御医信心十足,就命之前的那位小太监把御医带去看悬丝的另一头,让这御医看看到底是谁得了病。结果御医看完出来以后,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煞白煞白的,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病人,这根丝线是绑在一个板凳的腿上的。
乾隆本想试一试御医的看家本事,谁知道这御医居然这么逗比,他是又气又好笑。
此刻,御医心中已经乱成一团,人在最危险的时候也最聪明,为了活命,御医定了定神,他把凳子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遍,然后对乾隆说:“陛下,臣请求劈开这根凳腿,到时陛下便知道臣说的对不对了。”
乾隆派人将凳腿劈开,之间凳腿中一小蛀洞内有只小虫正在蠕动,御医对乾隆说:“启禀陛下,这是木之孕,喜脉也。”乾隆见识了御医的本事,这才步入正题,让御医给生了病的格格看病。
其实,悬丝诊脉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亦真亦假。御医给后妃们看病,一般都是由贴身伺候的太监宫女描述病情症状,有时候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御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他们才会讲得更详细。
等到御医心里有数以后,到了悬丝诊脉的时候,他就顺势开出治病的处方。这样既遵守了宫廷礼仪,又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否则光靠悬丝诊脉,哪里真的能看好病呢?
相关参考
太医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给皇室看病,太医院里当然云集着全国的医师圣手,御医们都是饱学之士,很多人先是学子,而“由儒入医”,很多人的抱负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是这些悬壶济世的医师,到了太医
御医怎样给皇帝的妃子看病的?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病情好转,气得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这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小药铺里却灯火通明,
悬丝诊脉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大臣徐茂功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
...大烟袋,英俊洒脱、铁齿铜牙,和大奸臣和珅针锋相对、斗智斗勇,获得乾隆皇帝的青睐。这些都是假的!真实的纪晓岚与古装剧里反差巨大,真人其貌不扬、口吃、近视、被上司乾隆皇帝称为“优伶大学士”,还不许他过多问...
弘历最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朝政权与江南地
李时珍,晚清著名医学家,因其高超的医术和对中国医药学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后世人尊称为“医圣”。其所作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更是学医之人必须了解的书籍,大名连不学医的人都听过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
封建时代,专职给皇帝及宫廷成员看病的医生称为侍医或御医。御医们的地位很特殊,连皇帝有时也要对他们敬重几分。例如唐代大将徐世抻胁 S医说“龙须灰可治”,唐太宗就把自己的胡须拔下来当药用。除了御医,有哪个
当医生,可不是在哪个年代都能吃得开!在清代,太医院负责给皇帝和王公贵族看病,堪称全国医疗界的权威机构。能入太医院的,无一不是医界中的精英。可令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些医界权威人士,待遇却低得很,让人不敢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