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到底什么?诸葛亮为何发明它?
Posted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木牛流马”到底什么?诸葛亮为何发明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木牛流马”到底什么?诸葛亮为何发明它?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神人,同时也是后世敬仰的对象。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发明家。
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都出自他手,连弩和孔明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木牛流马又是个什么东东呢?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从史料上看来,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输工具,分为木牛和流马,被诸葛亮广泛用于运送军事物资上。
知道木牛流马是一种运输工具,而他们长什么样,又为何叫“木牛流马”呢?在宋朝留下的一些史料上,我们可以窥视一二。
“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宋《事物纪原》:“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也就是说木牛流马很可能是一种独轮手推车,外形饰有牛马,能像牛马那样运送东西,所以才叫“木牛流马”。
而木牛流马虽然被诸葛亮广泛运用于军事物资的运输上,但据传最初发明木牛流马,实际上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
黄月英在嫁给诸葛亮之前,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的是有大才之人,就给诸葛亮提出一个考验。她请父亲对诸葛亮说,成亲需得满足“三不条件”。成婚之时,她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
这三不几乎囊括了当时的交通工具,诸葛亮总不能让自己的新娘子步行吧,于是一时犯了难。
有一天诸葛亮在山坡上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听见山下有人高呼:“牛惊了!牛惊了!”仔细一看,原来被牛拉着碾米的石碾脱落,受惊的牛拉着石碾满地跑。
电光火石间,诸葛亮又突然想起曾见过黄月英发明的木虎木牛,一下子得到启发。如果在石碾子上加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
说干就干,诸葛亮立马回家,设计图案,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了。
等到成亲那天,诸葛亮就带着自己的发明去接新娘子了。大家只看见一个红布包裹的东西,下面有一个如同大碾子滚动的东西,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
当大家问这是什么的时候,跟随诸葛亮前去接亲的书童高声说:“这是我家先生发明的木牛流马”。
这东西非车非船非轿,满足了三不条件,黄月英心甘情愿的嫁给了诸葛亮。
而等到后来,木牛流马简化用在了运输上,山地沟壑都能前行通过,完美的满足军事运输的需要,闻名天下!
相关参考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把诸葛亮写的神乎其神,这本小说的作者罗贯中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头号粉丝,在这本小说里,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还是一个发明家,不仅发明了诸葛连弩,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当然《三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把诸葛亮写的神乎其神,这本小说的作者罗贯中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头号粉丝,在这本小说里,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还是一个发明家,不仅发明了诸葛连弩,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当然《三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神人,同时也是后世敬仰的对象。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发明家。 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都出自他手,连弩和孔明灯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个什么东西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是史书中最早记载的运输工具。那么“木牛流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是怎么发明的?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 建兴六年至十二年(
战争打的是后勤,陈毅元帅就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们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独轮车的历史在中国很悠久,而很多时候人们相信,它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祖先,就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或改进的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上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现代机械原理图”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木牛流马(分为木牛和流马)是两种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是独轮车,流马是四轮车,用于军队运输粮食。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蜀军与曹军在祁山对峙,山区险峻,运输粮草不易,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作为运输粮草的工具,解决困难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有过生动描述。 当时,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对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蜀军与曹军在祁山对峙,山区险峻,运输粮草不易,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作为运输粮草的工具,解决困难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有过生动描述。 当时,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对
「木牛」为古代攻城战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掩蔽攻城人员在掘城墙、挖地道的过程中,避免遭到敌人矢石、木擂、火药等伤害。木牛下面装有四个轮子,车上竖立两片木板,上面覆盖一个平顶,车内可容纳十个人。即将攻城时,
「木牛」为古代攻城战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掩蔽攻城人员在掘城墙、挖地道的过程中,避免遭到敌人矢石、木擂、火药等伤害。木牛下面装有四个轮子,车上竖立两片木板,上面覆盖一个平顶,车内可容纳十个人。即将攻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