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借情诱敌
Posted 木桥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借情诱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朱元璋借情诱敌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混战多年,最后只剩下朱元璋、陈友谅等几支大队伍。陈友谅为了吞掉朱元璋,勾结朝廷太尉张士诚,向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南京)进攻。但陈友谅与朱元璋打过多年交道,深知朱元璋足智多谋,手下兵多将广,故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慢慢推进。 消息传到建康,朱元璋思谋破敌之计,觉得想灭陈友谅,必须诱其深入,然后围歼之。这样步步地打消耗战,久了必会腹背受敌,被陈友谅和张士诚两面夹击,就危险了。但如何引陈友谅孤军深入呢?朱元璋想起了黄盖降曹的赤壁之战,觉得可以仿效办理,以诱惑敌人。 他找到过去与陈友谅交情甚厚的属将康茂才,问他是否有把握诱陈友谅来攻。康茂才说:“陈友谅胸无大志,缺乏战略眼光,急功近利,可以诱其前来。”于是他修书一封,说自己在朱元璋手下干得很不痛快,出力不少,不得重用,今将军前来进攻,愿投降。并说:自己负责防守建康西边的大桥,是水路攻建康的必经之路,若将军到来,愿献桥投降。写毕,他派自己家的看门老人去送信,此人过去侍候过陈友谅,陈友谅认识他,易相信。 陈友谅得到信后,并没完全相信,盘问了半天,问康茂才守的是座什么桥。老人回答是木桥。陈友谅大喜,当即回信给康茂才,定下夜袭计划,并定下联络暗号,陈友谅兵到后就喊“老康”,康茂才听见后就从内向外攻,里应外合,一下子拿下建康。 老人回来报告了消息。朱元璋听陈友谅问是何桥,就明白了他想干什么。忙传令拆去木桥,连夜改为铁索石板桥。当夜,陈友谅果率水军前来攻击。前边他准备下几船硫磺柴草,准备康茂才不降时就强攻,烧掉木桥,顺势沿水东下攻建康。喊了半天“老康”,无人答应时,便令点火强攻。哪知桥已变成铁石之桥,烧之不断,阻住船队进路。陈友谅知中计,忙令战船掉头逃跑,哪知朱元璋的水军已顺水冲来,两边伏兵也大喊进击。结果,陈友谅大败,朱元璋除去了心腹大患,为全力对付元军扫清了障碍。朱元璋
中国古代战争 诱敌陆战设伏歼敌的基隆、沪尾之战
诱敌陆战设伏歼敌的基隆、沪尾之战清光绪十年( 1884年)五月,法国以“观音桥事件”为借口,蓄意扩大侵华战争,进犯台湾。六月十四日,法远东舰队副司令利士比率舰 3艘抵台湾北部基隆,限令守军交出军港,立遭拒绝。次日,法军以舰炮轰击基隆炮台,守军奋起还击,炮台多处被毁,弹药库亦中弹起火。台湾守将刘传铭鉴于敌舰炮火强,遂决定采取诱敌陆战,将滨海各营撤至后山,仅留总兵曹志忠部正面阻击。十六日,登陆法军向曹阵地攻击,刘传铭令屯后山各营分左右两队,绕攻敌两翼,三面夹击,大败法军,迫其狼狈逃回军舰。八月十三日, 法远东舰队再次犯台,司令孤拔亲自率舰 10艘进攻基隆;利士比率舰 4艘进攻沪尾(今淡水)。因沪尾关系到台北安危,刘传铭弃守基隆率兵连夜往援沪尾。次日,法军轻取基隆。沪尾守军先发制人,炮击法舰,阻其前进。利士比企图从北岸登陆,夺占炮台,并引爆河口预设的点火水雷。刘传铭识破敌人企图,遂在北岸附近丛林预设伏兵。孤拔应利士比请求派舰 3艘、200余人增援沪尾。二十日晨,法军 600人在 7艘舰炮火力支援下顺利登陆。守将孙开华待敌逼近丛林时,率部正面迎击,同时令伏兵抄敌侧翼。战至中午,爱国艺人张李成率领民兵袭击法军侧后。法军溃败,伤亡数十人,逃回军舰。此战,沉重打击了法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其企图一举夺占台北的美梦。
相关参考
李光弼计诱敌战马,很多人对于李光弼的认识和了解都是从他“计诱敌战马”这个故事中开始的,对于这个故事,小编也是知道的,但还是有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今天小编特地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故事,来看看李...
城下猎猎战旗,闪闪戈戟,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楚国大军前来攻伐绞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但是,城墙巍峨、坚固,城头上守卫森严,一时无法攻入。楚武王一筹莫展,召集文官武将商议攻城谋略。 有个
诱敌陆战设伏歼敌的基隆、沪尾之战 清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法国以“观音桥事件”为借口,蓄意扩大侵华战争,进犯台湾。六月十四日
公元696年5月,契丹的松漠都督李尽忠等举兵反叛,拔地攻城,威胁很大。朝廷派遣曹仁师等28位大将军率领部队前去平息这场叛乱。8月,两军在峡石谷交战。叛军首领李尽忠在
公元679年6月,西突厥的首领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相勾结,不断向内地进行侵扰。唐高宗召集群臣,商议发兵征讨。吏部侍郎裴行俭主张,可以假借派遣大使护送已经死去的波斯王的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提起“空城计”,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的空城退敌,殊不知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空城退敌的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汉代,北方匈奴势力崛起,一度威胁中原汉王朝的统治,从汉初
刘备撤围诱敌军——施以小惠,获得大利东汉末年,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给当时的朝廷带来很大威胁。朝廷派朱儁去围剿,将黄巾军逼到宛城。当时,黄巾军在赵弘、韩忠的领导下据城固守。朝廷军队来到
诸葛斗司马——调虎离山,诱敌深入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完成他的遗愿,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复兴汉室的机会。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领三十四万大军,兵分五路讨伐魏国。于是,魏明帝曹睿便任命司马懿
诱敌分兵各个击破宋灭南汉之战 宋太祖赵匡胤在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后,曾劝南汉臣服,交出过去夺占的楚国14州,南汉主不从。开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