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设反间计除袁崇焕

Posted 太极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太极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皇太极设反间计除袁崇焕

2、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是否叛国谋反了

皇太极设反间计除袁崇焕

努尔哈赤受重伤死去以后,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特地派使者到沈阳去吊丧。皇太极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为后金刚打败仗,需要休整,再说也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还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答谢。双方表面上缓和下来,背地里都在加紧准备下一步的战斗。
到了第二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分兵三路南下,先把锦州城包围起来。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目标是宁远,决定自己留在宁远,派部将带领四千骑兵援救锦州。果然,援兵还没出发,皇太极已经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到城头上督率将士守城,用大炮猛轰后金军;城外的明军援军也和城里内外夹击,把后金军赶跑了。
皇太极又把人马撤到锦州,但是锦州的明军守得严严实实,加上天气转暖,后金军士气低落。皇太极只好退兵。
袁崇焕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是,魏忠贤阉党却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反而责怪袁崇焕没有亲自救锦州是失职。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有心跟他为难,只好辞职。
公元1627年,昏庸的明熹宗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
崇祯帝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太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到凤阳。魏忠贤自己知道活不成,走到半路上自杀了。
崇祯帝惩办了阉党,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很想振作一番。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还亲自召见袁崇焕,问他有什么计划。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不出五年,可以恢复辽东。”
崇祯帝听了十分兴奋,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队伍,军纪严明,士气振奋。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使用尚方剑,把毛文龙杀了。
皇太极打了败仗,当然不肯罢休,他知道宁远、锦州防守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他作好一切准备,公元1629年十月,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着可出乎袁崇焕的意外。袁崇焕赶快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乘虚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别路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突然进攻北京,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心才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两个金兵的谈话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
袁崇焕太极

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是否叛国谋反了

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对明朝虎视眈眈,袁崇焕驻守的宁远久攻不下。袁崇焕成了努尔哈赤的一块心病,随之抑郁而死。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年,其子皇太极继承遗愿,亲自率领人马,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督战,用大炮猛轰金军。皇太极见不是对手,只好退兵。袁崇焕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在朝中魏忠贤处处跟他过不去。不但把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还上书弹劾袁崇焕,一气之下便辞了官!后来明熹宗死后,崇祯即位,魏忠贤失势。袁崇焕被朝廷重新启用。命令他镇守边关,袁崇焕又回到宁远,有一次东江总兵毛文龙发生矛盾,他拔出崇祯赐他的尚方宝剑把毛文龙给杀了。此时皇太极知道宁远由袁崇焕重兵把守,讨不到便宜,于是便带兵绕过宁远,从河北攻打明朝都城北京,一路上没啥阻碍,直接杀到北京。袁崇焕听到消息,赶紧带兵救援,击退了金军。

皇太极退兵以后,朝廷的一些阉党到处散布谣言,说这次金军饶道进京是袁崇焕引来的,弹劾袁崇焕说他擅自杀死总兵毛文龙,护国不力,皇太极听说此事,便借机使用反间计,故意在俘虏的太监面前说;“自己已经袁崇焕议和”。然后又故意放走太监,太监回宫在皇上面前把在金军的经过又说了一遍。崇祯大怒:便把袁崇焕打入大牢。第二年下令杀了。

从表面上看袁崇焕是在皇太极的反间计中被害,但非也,先读一下当时的圣旨:【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大概意思是:当时袁崇焕是兵部尚书总管辽东军事,本来派你来看住皇太极,怎么能让他跑到北京呢!还斩了了毛文龙,以恐其部下叛变的为理由想朝廷要钱,皇太极兵临城下,你却要坚持进城修养。你想谋反吗!

读完圣旨你会发现,给袁崇焕定的欺君通敌谋反的罪!皇太极的反间计顶多是临门一脚。为什么崇祯皇帝会下这样的圣旨呢!

崇祯皇帝乃是孤家寡人,面对高度集中的皇权崇祯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面对手握重兵的袁崇焕自当格外小心,当时皇太极攻到北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为了稳住袁崇焕,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赏赐御用酒菜及貂裘慰劳袁崇焕,袁崇焕以兵马长途奔波,疲惫不已,请求入城休整,但遭到拒绝。为啥,触碰到了皇权底线,金军退了以后,魏忠贤的余党攻击他,在加上皇太极使用反间计。总要有人为此事负责。皇上便把袁崇焕打入大牢!史称【己巳之变】

请注意袁崇焕打入大牢后并没有立即处死。第二年才杀的!还可以像孙传庭一样被重新启用。崇祯皇帝起心动念杀他还是因为皇权!

袁崇焕下狱后,其手下祖大寿不听朝廷调遣,后来还是狱中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才搞定此事。这就体现了一个袁崇焕有军阀的特点,哎!不杀你杀谁。

袁崇焕最后的死跟党争也有直接关系,东林党和阉党认为【己巳之变】自己扳倒对方的绝佳时期,纷纷拿袁崇焕这盆脏水往敌党身上泼。扩大【己巳之变】的利害。导致袁崇焕事件被高度关注,不仅阉党误国,其实东林党也一样,东林党加剧了明朝的灭亡,与现在相比,东林党满口胡言,很像现在的喷子狗!

袁崇焕最后被赐活剐,崇祯皇帝下令剐1200刀,一代名将就这样一刀刀死去,死的时候还被百姓骂为卖国贼。明末张岱《石匮书后集》记载:袁大将军被凌迟的情形,“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袁大将军没有死在老对手皇太极的手下,而是死在奋不顾身保护的崇祯皇帝的刀下,和百姓的唾弃声中.....谁又会想到他死后也代表了明朝的结束!

相关参考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

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

努尔哈赤受重伤死去以后,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特地派使者到沈阳去吊丧。皇太极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为后金刚打败仗,需要休整,再说也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还派

崇祯为什么要杀死袁崇焕

反间计这个故事最初就是清军入关以后给皇太极写实录的时候编出来的,仔细看看就知道这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之明朝版。《三国演义》那是清朝初级高级将领的标准兵书,人手一本(在明朝充其量也就是小说毕竟人

北宋初期的宰相吕蒙正著名的镜子典故是什么

...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部的不和,使用反间计,导致袁崇焕最终惨死。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敢于进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

皇太极反间明君臣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努尔哈赤死后,他接替了汗位。这时,袁崇焕派来使者,吊唁努尔哈赤的丧事,试探新头领的动向。皇太极也要休整军队,也派使者回访袁崇焕,商议罢兵的事。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

崇祯皇帝为什么杀袁崇焕

在袁崇焕死后一百多年,乾隆皇帝在看历史书时发现,原来袁崇焕是死于反间计,于是人们以后在说到袁崇焕的死因时,自然只能是因为反间计了。在乾隆皇帝发现这个千古冤案前;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袁崇焕之死竟

郑�为什么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大将,也是女真族入侵中原的阻碍。在其镇守辽东之时,清军始终不能破关以入。后来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让崇祯帝误以为袁崇焕私下里与清朝有勾结,于是诏回朝,定罪处以凌迟极刑。  除了袁崇

皇太极是用什么办法成功的反间了崇祯帝君臣的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努尔哈赤死后,他接替了汗位。这时,袁崇焕派来使者,吊唁努尔哈赤的丧事,试探新头领的动向。皇太极也要休整军队,也派使者回访袁崇焕,商议罢兵的事。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

崇祯刚愎自用,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皮肉已尽,叫声不绝,身死国灭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袁崇焕不是死于反间计,而是死于“己巳之变”。袁崇焕的死真的是一个惨!凌迟至死,凌迟是古代最重的一种刑罚,只有行为及其恶劣的人才会被判凌迟处死的刑罚。袁崇焕在死之前共被割了3543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