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

Posted 蒋经国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

2、蒋介石为让蒋经国上台做了什么政治交易

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

  当蒋经国获悉儿子蒋孝武和蒋孝勇有意竞选国民党“中央委员”时,就交代秘书长马树礼制止。1985年12月15日向“国民大会”发表讲话时,他更是明白地针对在他身后是否有蒋家人出现主政的问题,回答说:“既不能,也不会。”蒋经国为何这么说?为何不让儿子接班?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蒋经国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地“子承父业”。而他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已早早开始。蒋经国有3个儿子,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蒋孝文从小被娇生惯养,是出名的纨绔子弟、不良少年。在蒋家三公子中,蒋孝武是最被看好的。他生性沉稳,年少时很少惹是生非,因此深得蒋介石父子的欢心。当年,蒋介石满怀希望这个孙子能够进入军界,掌握军权,所以给他取名孝武。为了让他接受正规的军事化教育,蒋介石还把他送到德国,后来因为蒋孝武对军事不感兴趣,又转学政治。
  蒋经国对蒋孝武的培养路数,一开始就基本是对蒋介石培养他路数的复制。蒋经国从1976年起便让蒋孝武进入情报部门,之后使其担任多个部门要职,涉足了党务、军特、宣传等重要系统。并且,为了不使兄弟争权,蒋经国没让三子蒋孝勇涉足政界,而是安排他进入商界。在接班的问题上,蒋孝武也曾踌躇满志,甚至在形象设计上也很费心思。蒋孝武遗传了母亲蒋方良的黄发蓝眼,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具备“炎黄子孙”的血统,他把头发染成了黑色,同时,他还让专家特地设计了一种隐形眼镜,只要戴上它,眼睛就变成了黑色。这样,在接“中国人”的班时,就不会显得不伦不类。
  当然,蒋孝武也不是没有“缺点”。蒋孝武的私生活比较放纵,绯闻很多。1968年8月,正在德国留学的蒋孝武与年仅17岁的瑞士籍华裔姑娘汪长诗邂逅相遇,半年后两人即在美国结婚,并生下一儿友松、一女友兰。但很快,汪长诗察觉丈夫身边时有女影星出没。于是,争吵随之蜂起。
  在汪长诗离家出走以后,蒋家所有人都极力挽回汪长诗。而结婚7年的蒋孝武与汪长诗,最终选择了离异。此事曾使得蒋孝武在蒋经国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在蒋经国的想法里,一个连家里都摆不平的孩子,有什么资格谈接班?为使蒋三世接班,蒋经国开始重用既无个人班底又对蒋家绝对忠诚的第三代人物,如陈履安、宋楚瑜、连战等人,目的就是让他们逐步抓到实权,以便为蒋孝武接班护航保驾。然而,“江南命案”的发生直接导致蒋经国传子部署失控。江南(原名刘宜良)曾是《台湾日报》记者,后以《台湾日报》特派员身份来到美国,并加入美籍。在美国期间,江南开始撰写《蒋经国传》并在洛杉矶《论坛报》上连载,书中透露了蒋家的不少“秘辛”,令蒋经国恼羞成怒。
  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旧金山遭枪杀。美国警方迅速破案,查明刺客是“竹联帮”帮主陈启礼等3人,他们是按照台湾当局“特工”部门的指示行事。当时,陈启礼留给“白狼”张安乐一卷保命录音带。张安乐携带录音带,在洛杉矶公示:“江南案”幕后另有指使者。多年后,张安乐透露,当时要救兄弟,也要顾全大局,就把矛头对准了蒋孝武,让他替父受过。顿时,蒋经国和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名声扫地,美国人的态度也对蒋经国造成了强大压力。蒋经国只好将蒋孝武“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务代表”,请好友李光耀代为看管。蒋孝武从此淡出政坛,蒋经国的接班人计划也就彻底破产了。
  “江南命案”的发生,使蒋经国认识到,弄不好他会被后世戴上一顶“独裁暴君”的帽子。同时,对维系蒋氏独裁统治极为不利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台湾经济、文化的高度外向性。在一个小而准开放的社会,独裁统治面临巨大的国际道德非议。为了挽救蒋家政权可能大权旁落的危局,宋美龄在“江南命案”发生后不久从美国飞回台湾,企图对重病缠身的蒋经国正在台湾实施的“返宪改革”游说国民党元老派人物,力求对蒋经国提供帮助,并为蒋氏政权将要结束前夕可能发生的交班障碍就近指点运筹。
  但是,宋美龄纵有良苦用心,蒋经国却无意采纳。“江南事件”后的台湾政局早已不允许蒋经国再做“传子”之梦。1985年8月16日,蒋经国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特别声明:“台湾领袖将依法选举产生,从未考虑由蒋家人士继任。”从此,蒋家王朝的“世袭”制幻灭,民主宪政之门已经打开,台湾开始走上民主之路。
后代

蒋介石为让蒋经国上台做了什么政治交易

  蒋经国在台湾接班之事屡被人炒作。很多人认为蒋介石通过铲除老人,为儿子接班扫清道路。其实,蒋介石让儿子接班,做的是一笔政治交易,同时也堵住了别人的嘴。

data-filtered="filtered" 蒋介石与蒋经国

  物色政客当推手

  上世纪40年代末,蒋介石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军政人员几乎占据台湾所有官位,台湾民众十分不满。美日两国也通过各种渠道施压,要求蒋介石将台湾省长交由台湾人做。

  1971年年底,老谋深算的蒋介石觉得儿子接班的阻力已基本清除,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儿子蒋经国也已60岁,决定将接班之事提上日程。

  1972年2月,蒋介石召见台湾省议会议长、台籍政客谢东闵,通过询问社会上对蒋经国的看法,发现谢东闵对蒋家很忠诚,如果提他为台湾省长,能为蒋经国接班当推手。

  过了一段时间,蒋介石召见与蒋经国关系极好的总政战部副主任王升,说各界纷纷要求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还有千余“国大代表”联名上书(蒋介石策划的)。他指示王升找谢东闵写一封举荐信给党中央。王升立即找来笔杆子,以谢东闵名义草拟了一封举荐信,带到谢东闵处。谢知道是蒋介石授意的,马上重抄一遍,盖上自己的印章。

  对“副总统”突然袭击

  1972年5月26日,国民党举行中常委会议。会前半小时,蒋介石示意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宝树将谢东闵的举荐信递给副总统兼行政院长严家淦看。严知道蒋要儿子接班,对蒋说:“那我今天就辞去副总统和行政院长。”蒋见严把话挑明了,就说:“副总统就职才6天,不能辞,你只辞行政院长。”

  会上,张宝树宣读了举荐信。按规定,“行政院长”应由“总统”提名,蒋介石怕外面议论,改让严家淦提议。他还授意新闻媒体对蒋经国进行宣传,又做“立法委员”的工作,蒋经国顺利通过了任命。

  提拔“有功”人员

  对自己接班立下大功的谢东闵,蒋经国自然要投桃报李。1972年6月1日,蒋经国到“行政院”就职时,任命谢东闵为台湾省主席。王升则被任命为总政战部主任,军衔由陆军上将升为二级上将。

  谢东闵当上了台湾省主席,美日两国表示满意,对蒋经国任“行政院长”则只字不提。1978年3月,蒋经国出任第六任“总统”时,提名谢东闵为“副总统”。谢成为国民党逃台后,职务最高的台籍人士。


♦ 蒋经国为什么会两次声讨蒋介石?

♦ 蒋介石蒋经国死后留下了多少遗产?

♦ 从《蒋介石日记》中的蒋氏父子关系看蒋介石的家国观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蒋介石培养孙子接班为何受挫

蒋介石与孙子们玩游戏(资料图)蒋孝勇是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子。1948年10月,蒋孝勇生于动荡不安的上海。那时的蒋家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国共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其父蒋经国在上海“打虎”铩羽而归,在官僚

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美人无泪皇太极为啥三年不让孝庄见儿子

美人无泪皇太极为啥三年不让孝庄见儿子海兰珠升天。皇太极担心火速赶回宫,看着躺在床上的海兰珠,不相信她已死,对她说了好多话。他把哲哲、玉儿、娜木钟叫到殿中质问究竟是谁害死了海兰珠。娜木钟为了保全自己,信

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如何成功接班上位

蒋经国陪蒋介石出行本文摘自《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杨文裴小敏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按照历史定律,任何一位主要当政者病逝后,围绕着权力继承问题,必然有一番争斗。这种状况在蒋介石病逝后也依然存在。老的一代

司马懿临终说后代不准给他扫墓,背后有何深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回顾三国末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两个人最终并没有完成自己心中的宏图大业。三国终结后,天下落入了司马懿的后代手中,

蒋经国为什么选李登辉_蒋经国是怎样一个人

蒋经国是怎样一个人1.清廉。蒋经国先生的清廉表现在自身清廉与严惩腐败,而且从获得第一份官职开始,直到去世50年的从政生涯。打击贪腐。蒋经国先生上任“行政院长”,第一次主持“行政院会”就通过公务员10项

这个人想造反,雍正发誓后代不准杀他,可乾隆一上台就杀了此人

在古代帝王的话语具有非常大的能力,而如果皇帝的承诺是用旨意颁布的话,那么这个话的分量就又重了。而除了普通的诏书之外,有一种皇帝说的话叫做谕旨,在历朝历代的传统中,只要是谕旨的内容,其后的帝王是必须要遵

富商要求子女不准炫富露财

导读:古代爸爸们身上的压力其实比现代爸爸更大,《三字经》中已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如果是个皇帝爸爸,会怎么做?皇帝爸爸其实最不好当,身上的压力大于常人,除了管理天下,还得担负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大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诸葛亮死后谁接班?三国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汉。刘备不仅拥有了关张赵,还有一个天才军事家诸葛亮,不得不让人眼红。而本文要分析的诸葛亮的这些接班人也

武则天不让老百姓吃肉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之一,是佛门弟子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在古代帝王中也存在此行为!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但是不准普通老百姓吃肉,实施起来无疑有很大难度。为了查验禁屠

蒋经国收藏108式春宫照,竟被儿子偷出与警卫员分享

和邱明山相处的时间久了之后,他经常和我们聊起和孝文出去鬼混的奇特遭遇,所以,我们对孝文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从邱明山那里更深一层了解“小开”这个人的点点滴滴。所谓“小开”,蒋孝文在稍长之后要副官和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