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香妃之谜 关于香妃的传说

Posted 后妃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香妃之谜 关于香妃的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香妃之谜 关于香妃的传说

2、历史人物 何处觅香妃——清朝乾隆帝身边的伊斯兰皇妃之谜

揭秘香妃之谜 关于香妃的传说

  一位来自西域的绝代佳人,在清代后宫中绽露出独特的风华。她扑朔迷离的身世、身上的异香、离奇的死亡以及死后的葬所都成了一个个谜团。她的美貌,她的故事,为人们世代传颂。香妃,一个美丽的名字,揭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她背后的故事。  
  香妃的传说  
  香妃是清宫后妃中知名度最高的妃子之一,关于香妃的传说,野史记载甚多。有人说她是回部的王妃,容貌绝代,且生来体带异香,乾隆年间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时,被掳入皇宫。乾隆惊为天人,册封她为香妃,对其宠爱非常。为了排解她的思乡之愁,乾隆特地建了宝月楼,还在宫里修建回疆的街道建筑。然而香妃心怀故国,矢志守节,她随身携带利刃,不允许乾隆亲近她。  
  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知道后,怕香妃假借保全贞洁刺杀皇帝,召她入宫。趁乾隆不在时,赐她一段白绫自尽。乾隆闻讯赶来,佳人已香消玉殒,他悲痛欲绝,将香妃葬于陶然亭北,冢旁立有一碑,上刻着:“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后人称之为“香冢”。  
  清代的回部指的是今居住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乾隆的后妃中确实有一名来自回部的妃子,即容妃,她就是后来故事传说中香妃的原型。史学界曾经对香妃和容妃是否是同一人有过激烈的争论,经过史料考证,目前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容妃即香妃。她们都是新疆的维吾尔族,都信奉伊斯兰教,封号都是“妃”,而且在乾隆的后宫中只有一位回部妃子,容妃是香妃确定无疑。  
  那么,历史上的“香妃”容妃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她是否是被乾隆掳入宫中?身上可否带有异香?她是不是因得罪孝圣宪皇太后而死?她来自何方又葬于何处?  
  来自回部的后妃  
  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其名不可考,有人说她叫做伊帕尔罕,在维吾尔族语中即“香”之意,然而只是猜测,无从证实。容妃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名为和卓,故名为和卓氏。因音译的不同,也被称为霍卓氏,她的父亲阿里和卓是回部台吉,她的兄长名为图尔都。  
  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准噶尔叛乱,解救了因反对准噶尔而被囚禁的回部首领玛罕木特之子布拉尼敦和霍集占(即大小和卓)。然而两人不但不感激,反而聚众叛乱。图尔都不愿屈从于大小和卓,举族迁往伊犁。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军征讨大小和卓,容妃的家族协助清军,为平息叛乱立下大功。清政府为了表彰图尔都等人的战功,将他们调往京城,赐地封爵,并建造了回子营,供他们居住。  
  乾隆二十五年(1760),容妃入宫,初封为和贵人,此时她已是27岁。她入宫的年龄如此之大,不禁让人怀疑她之前是否有过婚姻,毕竟这个年龄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女子的普遍嫁龄。当然也不能以此推断她就是嫁过人,清代历史上大龄才出嫁的女子并不是没有,叶赫老女东哥便是最好的例子。野史声称容妃是小和卓之妻,其实容妃和大小和卓是近亲关系,不可能有成婚一事的。  
  容妃入宫无疑是一桩政治联姻,是乾隆为了拉拢回部上层贵族,加强对各民族统治的手段之一。然而她的美丽却获得了乾隆的宠爱。关于她的容貌,目前了解的并不多。有人说她身带异香。据现代医学研究,体香是人体内部分泌物挥发的结果,与人体遗传基因和饮食习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容妃是否有体香无从推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确实是容貌过人,从她的封号“容”便可看出。  
  目前有几幅疑为容妃的画像,一是容妃戎装像,二是旗装像,三是洋装像,四是太仓陆夫人在东陵容妃园寝根据遗像拍摄的吉服像,五是《威弧获鹿》行猎像。戎装像经过专家考证认为,更有可能是乾隆的皇十女和孝公主;吉服像虽然有很强的可信度,可惜已下落不明;洋装像没有款识,也没有相关记载,说是容妃像也只是猜测;旗装像是流传最广、也是人们接受度最高的容妃像,但对于此画中人物是否是容妃,史学界仍是说法不一。《威弧获鹿》行猎像中描绘了乾隆弯弓射鹿、后面马上的一个回装女子倾身递矢的场景。女子的相貌、服饰表明了她是维吾尔族女子。史书记载容妃曾多次陪伴皇帝出猎,因此,画中的女子极有可能就是容妃。画像中的容妃脸庞白净、细眉深目,颧骨微高,是一副典型的维吾尔族美女形象。  
  乾隆对容妃是比较恩宠的,考虑到容妃来自新疆,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也不与宫中后妃相同,他特地将她安置在宫城边的宝月楼。容妃登楼,便可以看见城外的清真寺和回子营,以解思乡之情。乾隆不仅允许容妃保留自己的信仰,为了照顾她的饮食习惯,还给她配备了回族厨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容妃从和贵人晋封为容嫔。次日,她的兄长图尔都被晋封为辅国公,显示了乾隆对容妃一家的厚爱和重视。  
  容妃在宫中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乾隆三十三年(1768),她被封为容妃,在此之前,她在宫中穿的都是本民族服装,所以在封妃前夕,专有行文为其制作冠服。容妃曾七度随乾隆到热河行围,亲自骑马参加射猎,英姿飒爽的她愈加受到皇帝的喜爱,她还随乾隆两次东巡、一次南巡。容妃的家人也时不时受到宫中的嘉赏。
  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容妃病逝,享年55岁。临终之前,她将自己在宫中积攒下来的财物分赠给了后宫的妃嫔、公主和家人。  
  容妃的去世是正常死亡,野史上说是被乾隆的生母孝圣宪太后赐死,纯属无稽之谈。孝圣宪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去世,比容妃早去世11年,一个早已死去的人怎么可能赐死活人呢?  
容妃身后事  
何处?在人们的传统说法中,有三处地方被认为是容妃的墓地,它们分别是北京陶然亭北、新疆喀什和河北遵化清东陵。
  北京陶然亭北的香妃墓与野史传说联系在一起,纯粹是无中生有的产物。因为此墓碑凄凉绝美,墓主人应该是个女子,并且在生前或许有过一段恩怨缠绵的故事。于是便有人将墓主人与容妃联系起来,而且生出香妃化蝶的种种传说。  
  新疆的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郊的浩罕村,这是一处家族墓地,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是容妃的外祖父阿帕霍加为埋葬他的父亲、伊斯兰着名阿訇玉素甫霍加所建。人们习惯称之为和卓墓。相传容妃死后,乾隆派一支66666人的送葬队伍将容妃的遗体送回家乡,途中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此家族墓地起初并无“香妃墓”之称,后来才慢慢地有了香妃葬身此地的说法,但无人可以指出哪座墓地是香妃的。随着香妃的名气越来越大,“香妃墓”越叫越响,香妃墓的具体位置才被明确下来。更有甚者,将据说是当年运送容妃遗体的驮轿陈列出来,以证明容妃就葬在此处。其实根据文献记载,驮轿是咸丰六年(1856)运送一个死于北京的男子遗体用的,与容妃毫无关系。  
  那么容妃究竟葬在哪里呢?实际上史料记载得很明确,她葬在了遵化乾隆裕陵妃园寝。1979年10月,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裕陵妃园寝进行了全面整修,因为自然损毁和盗墓,容妃地宫已经有部分塌毁,文物保管所进行了紧急挖掘。在清理容妃地宫时,考古人员发现容妃的椁上写着阿拉伯文经文。一般而言,皇帝后妃死后,椁的四面多镌刻或书写藏文或梵文经咒。容妃用的却是阿拉伯文,从中可见乾隆对容妃伊斯兰教信仰的尊重。人们还发现容妃的棺木有椁无棺。根据清朝葬制,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妃嫔,其棺木皆为内外两重,内为棺,外为椁。从现场的种种痕迹来看,内棺不是被盗,而是容妃入殓时,根本就没用内棺。至于容妃为什么只用椁,不用棺,有可能与她的宗教信仰有关,但具体情况如何,尚待专家学者们作进一步研究考证。
揭秘香妃

历史人物 何处觅香妃——清朝乾隆帝身边的伊斯兰皇妃之谜

  导读:清末以来我国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香妃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连外国的一些词典中都出现了有关香妃的词条。民间关于香妃传说的版本很多,总起来大致有两种。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野史大观》以及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等书中所描绘的香妃与民间传说中香妃的故事差不多。在民间传说中,香妃是个传奇的人物,1745年,香妃出生于新疆喀什的一个维吾尔族家庭,后来被小和卓木讷为妃子,因为身上有一种奇香,所以被人们称为香妃。后来,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皇帝派大将军兆惠前去平叛。>  在1759年的一次战役中,大小和卓木被清军打败。在后宫的香妃也被兆惠俘虏,后来,被带回京城。兆惠为了讨好皇帝,就把身有异香的香妃献入宫中。乾隆见香妃「玉容未近,芳气袭来,既不是花香,又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临近御台,更是柳眉微蹙,杏脸含晕,益发动人怜爱。」但是宫中的太监叫她向乾隆皇帝行礼,她却丝毫不睬,只是泪眼莹莹。」这时身边的近臣向乾隆耳语说也许香妃刚刚从叛乱的部落俘来,心里还有一丝悲痛,而且她自新疆而来,也不熟悉宫中的规矩,皇上可以先将她的饮食起居按回疆的风俗来安排,再派几个回部的仆人伺候,时间久了就好了。>  乾隆听了这位近臣的建议,就让人在西宫给香妃修筑宝月楼居住。并对她恩宠有加。但是,香妃却因为思念故乡,整天抱着新疆带去的沙枣花,暗自垂泪。后来,乾隆皇帝带着香妃到江南游玩散心,到了杭州的时候,乾隆企图强行临幸香妃,香妃一急之下,竟取出一柄倒光闪闪匕首来,想刺杀乾隆,乾隆给吓了一跳。从此再也不敢强迫香妃,可是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慈宁宫皇太后的耳中,皇太后恐怕乾隆被害,就趁著乾隆外出游玩的机会,将香妃召入宫中,逼她自尽了。香妃临终的时候留下遗言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尸体运回新疆,我要长眠在家族的陵墓里。乾隆回宫后,见香妃已死,大哭了一番。后来,因怀念香妃又让宫廷画家、义大利人郎士宁所画依照香妃生前的样子画了一幅「香妃戎装像」挂在宫中。然后又依照香妃的遗言,派图尔都的妻子苏德香人将香妃的遗体护送回新疆,苏黛香一行人在路上陪着灵柩整整走了3年才到达香妃的故乡喀什,后来香妃被安葬在阿帕霍加墓内。这座墓后来就被当地的人们香妃墓。>  后来,香妃故乡的人民为了纪念香妃,就为她在喀什噶尔回城北面的香妃墓附近为她修建了一座香娘娘庙。据说香娘娘庙很有灵验,当地的维吾尔族的年青姑娘们都经常到此祭拜,所求之事无有不应。1892年,萧雄在自己的《西域杂述诗》一书中用诗记载了这个史实。在他的「香娘娘庙」诗中说: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 同时,在这首诗的注里面,他还写道「香娘娘,乾隆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母家。」但并没有提到香妃传说中的种种故事。>

相关参考

香妃在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

清末以来我国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香妃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连外国的一些词典中都出现了有关香妃的词条。民间关于香妃传说的版本很多,总起来大致有两种。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

历史上是否真有香妃其人? 历史探秘

清末以来我国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香妃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连外国的一些词典中都出现了有关香妃的词条。民间关于香妃传说的版本很多,总起来大致有两种。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

揭秘香妃的真实身份

御批修建“京城第一门楼”普宁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竣工,与中南海的宝月楼(今新华门)隔街相望。由于是乾隆皇帝降旨御批、动用国库内帑并由专人督工建造的“敕建

乾隆时期传奇宠妃香妃娘娘是回族人?

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为...

清朝的传奇女子 历史上的香妃是什么样的形象

历史上的香妃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影视剧中香妃的形象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

还珠格格中香妃的扮演者

在1998年播出的《还珠格格》中饰演香妃的是演员刘丹。《新还珠格格》香妃的扮演者是麦迪娜·买买提。在还珠格格里,香妃是一个维吾尔族的美女,还有个叫做蒙丹的情郎,她被称作大漠的至宝,身带异香起舞的时候,

揭秘香妃身上是否真有异香?为什么?

香妃,这个传说中美丽神秘的女子,自清朝覆亡以后,忽然火了起来,就像一阵旋风,刮遍了大江南北、东海北疆,被编成了故事,写进了小说,登上了舞台,进入了荧屏。为什么香妃之风久刮不衰?为什么香妃之名越叫越响?

香妃的体香真能吸引蝴蝶吗

是的,她自带异香,能够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围着香妃一个人转。香妃是一个奇特的女子,她很漂亮,也有一种很强大的吸引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她的一生本就是一个传奇。如果你是看过还珠格格的,那么我相信你一

香妃名为“香”并非身上有香味? 清宫秘史

宝月楼建成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中关于宝月楼建造的原因是这样写的:(宝月楼)是乾隆帝为讨香妃的欢心所建。香妃,回族和卓氏女,为乾隆宠妃。她深居宫禁,思念故乡。乾隆得知,下令将新疆回民

历史中的香妃,其实并没有与蒙丹私奔,而是和乾隆恩爱一生

1999年,《还珠格格》系列电视剧风靡全国,剧中饰演香妃的青年演员刘丹,更是造就了堪称完美的经典。【一、初入皇宫】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9月15日,香妃出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所以香妃又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