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40万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因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学良的40万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张学良的40万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因

2、是张学良无能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之谜

张学良的40万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因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装备军事政变,将蒋介石绑架拘留,蒋介石卫兵排67名保镳悉数被杀。晚年张学良却称自个为“罪人中的罪魁”。
张作霖死后留给张学良的军队大概有40万之众!1930年材料:东北军仅步兵就有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总兵力约计40万!这些还仅仅是张学良他爹留给他的嫡系部队。其时奉系的地盘里还有总数约15万余人的非正规军。张学良花了3亿银元改造工厂,到了1931年已经是国际领先的军工大厂。每年能生产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支,枪弹18000万粒,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1931年的七、八月间,我国最大的兵工厂出了一台重型轿车下线,发动机是从美国进的,但是全部轮胎、大的后期安装都是沈阳的兵工厂做的,而这是我国载重量最大的卡车。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张学良其时并不比老蒋差。
张学良为何在东北不反抗? 1990年12月9日,张学良在台湾幽禁几十年后初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解说:“其时的中心不是蒋总统,是孙科,其时中心给我的指示是,相应处理。不反抗的指令是我下的,我供认那时判别过错。我命令不反抗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了所谓“错估形势”,张学良也许还有不肯直说的因素,那就是东北军底子不是日本关东军的对手,假如反抗就是全军覆没。包含张学良在内的我国军阀们,都是靠部队多少而存在的,没有了东北军,就没有了张学良的位置。
在日本关东军攻击热河之前,我国有识之士都以为张学良这个其时吸毒成性、沉湎女色的公子哥底子没有才能指挥全部华北的抗日,军政老将宋哲元、商震、庞炳勋等都请求蒋介石亲身北上,指挥抗日。著名知识份子胡适、丁文江、翁文灏三人其时曾联名致电蒋介石,指出华北抗日,不是张学良可以领导的,热河假如再度失守,政府职责难逃,吁请蒋介石速来华北亲身指挥。蒋介石接到胡适等人电报后覆电说,他第二天就北上。但是当天夜里,热河全境就被日军占据。地质学家丁文江批判张学良既无指挥才能,又不亲赴前线督师,但却恋权不放,陷东北大众于水火,贻误国家。
面对着全国的声讨和苏联“言而无信”,轻信顺从的张学良陷于深深的懊悔中,因而决议伴随蒋介石回南京,表明负荆请罪。张学良送蒋回到南京后被幽禁,后来随蒋到了台湾。九十年代在美国定居,2001年逝世。在其有生之年,不管内地如何“美意约请”,他都再不曾回到故乡。
原因军队张学良

是张学良无能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之谜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日本的特点是通过一步步的战争冒险获取战争红利来强大自己,原本日本很弱,在唐宋的时候日本都是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我华夏的,即使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力仍旧是日本所不能比的,日本真正超过中国是在甲午之后,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巨大的利益,通过战争冒险赌国运成功,让日本走上了冒险的道理。所以日本对中国一贯以来都是赌徒心态,你硬它就软,你软它就硬,有点象无赖,这就是日本的特点。

其实31年的日本没有37年的强,用37年以后日本国力来判断31年的日本国力是错误的。日本恰恰是通过夺取了中国的东北以后,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所以说对付日本的办法是必须遏制住日本的冒险。

假如张学良下令东北军抵抗侵略,东北军必败吗?不一定!为什么?有人会说,以东北军一己之力对抗日本全国,难道不会落败吗?当然,可以预见到的是即使东北军跟日本打起来,肯定是得不到中央军的支援的,因为蒋介石同样也怕跟日本人打。但是谁说东北军一定会跟日本全国对抗呢?日本还会像甲午战争那样孤注一掷的跟中国发生全面性的战争吗?恐怕不见得。因为那时日本本身在华已经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假如不能够战胜的话,那么这些利益都会失去,而且假如独吞中国肯定会损害到其他的列强的在华利益,这就面临其他列强的压力,所以说日本要真跟中国大打一场,肯定是要好好掂量掂量的。而假如是局部战争的话,那么日本就好办得多,所以说日本一直是通过压迫和蚕食的手段来一步步地获取在华利益,也就是说中国不怕日本鲸吞就怕它蚕食。历史上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九一八事变前夕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

东北军陆军总兵力:约40万 关内约18万(1930年9月,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东北军9个精锐旅入关支援蒋介石。1931年7月,东北军3个旅步兵旅、2个团炮兵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 关外 约20万,其中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 具体编制大家很容在网上查到,这里就不堆砌数据了。

空军: 飞机约2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150架。

海军: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

装备补给:基本可以做到自给。沈阳兵工厂产能:日产13式79步枪130枝,枪弹41万发,年产17式轻机枪300梃,13式重机枪50梃。月产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 并且可以生产150毫米的重炮。

日本方面:

关东军总兵力,约2万人,其中正规军只有1万人,在乡军人约1万人,警察3000人。日本驻朝鲜军2个师团约3万人。

也就是说东北军驻东北的兵力跟东北日军的兵力对比大概是是10:1,在朝鲜日军增援关东军的同时,驻华北的东北军也可以增援关外的东北军。东北军并不落下风,值得提防的不过是日本从本土调兵而已。

问题是假如张汉卿下令坚决抵抗并作出决战的样子,小日本真的会考虑跟从本土调兵吗?那么日本就会考虑是否跟中国全面战争大干一场,这样是否值得?假如落败就会损失在华的既得利益。所以历史上九一八事变也的确是先由关东军先以下克上的名义先搞起来而后日本政府才予以确认事实的,当然啦,你都不抵抗,谁会把吃进嘴里的肥肉吐出来?那么假如是抵抗得很激烈呢?或者是做出一副要围歼关东军的姿态呢?那日本政府有可能就扔出那几个参谋牺牲了事,说不定这也是人家日本的一个预案了。张学良完全可以利用他的副总司令的身份宣战,把蒋拉下水,蒋怕全面战争,张学良怕个毛啊?反正已经开打了,小打不如大打,把大家都拉下水,毛泽东曾经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凭啥得按照你的节奏来打?凭啥就让你先满蒙?晚打不如早打,这样即日本占领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它也消化不了。那日本就得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压制关东军的冒险了。假如东北军坚决抵抗,未必一定失败。

疯狂一点,如果张学良以国民政府副总司令的身份宣布跟日本开战,你认为蒋介石能够独善其身吗?能否把蒋介石拉下水吗?日本会放过蒋吗?日本肯定会在江浙进攻蒋,有可能抗战提前爆发了。

相关参考

专家揭秘张学良不抵抗原因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人们通常用两件事对张学良的一生做出评价,一是西安事变,一是九一八。  作为主角,他曾风头无两人们赞美他是千古功臣;作为主角,他也曾颜面扫地人们骂他是不抵抗将军。  对前者,他平

是张学良无能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之谜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日本的特点是通过一步步的战争冒险获取战争红利来强大自己,原本日本很弱,在唐宋的时候日本都是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我华夏的,即使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力仍旧是日

是张学良无能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之谜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日本的特点是通过一步步的战争冒险获取战争红利来强大自己,原本日本很弱,在唐宋的时候日本都是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我华夏的,即使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力仍旧是日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国家,处死19万日本侵略者,日本至今都害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接受了,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此事。然而,有一个国家拒绝了日本的投降,并且杀死了十九万的日军,这是什么原因呢?日本占领中国大片土地之

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日本侵略 蒋介石不抵抗之谜

转眼已到了1934年的夏天。3年来,正当蒋介石还沉浸在剿灭中共的梦幻中时,日军已把辽、吉、黑、热河四省攫于手中,并大兵南下,压入山海关,控制了长城内外各口隘。平、津两市东西北三面受敌,中国北方丰饶的半

共产党史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在西安发动的“兵谏”。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抗日,而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

历史军事 广西全民皆兵抵抗日本侵略者

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平南人民遭受巨大损失。计不完全统计,被杀害的10270人,炸毁烧毁房屋4803间,烧毁抢掠财

6万无名尸骨突现山西煤矿,残忍程度不输南京大屠杀

20世纪30至40年代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恶行人神共愤、天理不容,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山西制造的另一个令人震惊,残忍程度不输南京大屠杀的惨案。众所周知,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

29万国军对5万日军,最后战果惨不忍睹

1931年,日本关东军进攻中国东北,原本防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损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日军获得了东北的战略资源,而之后在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在抗战初期,我军的

九一八事变到底把多少东西留给了日本人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张学良的不抵抗,东北军不战将老家沈阳和吉林、长春等城市丢失,以后经过近1年的反复,终于将整个东北丢失,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军损失惨重。在东北的15.5万正规军和非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