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破城池

Posted 战争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破城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破城池

2、为什么古代打仗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

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破城池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平民百姓最舒适,最安逸的一个时代。毕竟科学技术的提升让现代人的人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当今的和平形势,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算的上是千年以来最幸福的人了。但是,既然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不免就会有很多的遐想和好奇,又因为无法切身体会战争的残酷,对于战事的不了解,不免会有不少的认知障碍,这就导致很多人在茶余饭后侃侃而谈的时候错讹百出,成为了别人笑话的对象而不自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催生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明,可与此同时伴随着战争的进行。在中国漫长的王朝更迭史上,主要还是中原人的在纵横驰骋,攻城略地也是战争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而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与今天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显而易见的就是交通运输的不发达,导致了战争必须依靠一座座修筑好的雄城大邑来保障后勤,所以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攻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代战争中那些让我们习焉不察而又别有一番道理的事情。
古代战争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攻城战,这是战争中最为艰难也是立分胜负的一环。在中原的战争之中,往往将领作战的终极目标和评判标准就是看他攻克了几座城池。而所谓城池,那一定是成了规模的大型城市,而且一定还要有护城河环绕。因为一座上了规模的大城市其中一定有着充足的钱粮,不论是攻守双方都需要这些钱粮做为战争的保障。而且,有着护城河环绕的城池往往能够凭借地势的险要来据河守城,这样的地理优势让守城将领的压力可以大大的缓解。如此一来,一个让人不禁发出疑问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战争一定要以攻城为目的呢,难道不可以绕过城池直接攻占大片的土地吗?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内容却十分丰富,解答起来也得费一番口舌。
古代战争中城池的首要作用就是能够减少军队行军的风险。真实的古代战争并不是电视剧之中所演绎的那个样子:一出场就大军集结,交战双方严阵以待,锣鼓喧天,一通响彻云霄的呐喊之后就是短兵相接的战争。这虽然能够让观众看过瘾,却与真正的战争有着天壤之别。其实,根本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战争的初期,军队一定要准备好粮草兵马。等到这些军需物资准备停当之后,才能集结军队誓师出发。
而古代因为交通不甚便利,所以军队集结出发也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方便快捷。真正的战争时期,军队不可能全部倾巢出动,因为道路等等原因,古代的军队往往是分头集结,从各地赶往交战地点,而且就算是从同一个地方出发的士兵也不可能像阅兵那样从广场整齐的走过。他们必须要分段出发,一段一段的出发,等到了交战地点之后才按照军阵驻扎。
真正能够做到成建制的迅速集结的只有骑兵,但是骑兵毕竟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军种,汉人政权的主力还是步兵。这样的军队集结效率也就会造成一个在今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的现象,交战双方往往不会在遭遇之后立即开战,双方都会等待全部的主力到来之后再开战,这样在我们看来不免有贻误战机的嫌疑,但在古代战争中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在主力军队没有全部到达之前,双方都没有底气进行大战,因为这样贸然交战结局往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需要吞噬大量财物的消耗战,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因为实际的行军情况,城池的出现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表面上来看,平原上的一座城池也不过是很小的一块地方,这块土地的得失似乎并不能左右战争整体的形势,其实不然,在古代,人们往往聚居在大型城市的周围,这样的城市往往是比较发达而且富裕的,内部有着充足的物资准备。以城市作为基地,周边能够屯守大量的军队,城中不仅资源丰富,因为商人来往的贸易,情报搜集起来也十分的方便。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往往能够辐射周围很大一块地域,所以攻下一座城池就能够凭借这座城池之中的资源补充军队的消耗,城池攻破,周边的乡村小镇也会不攻自破,而一旦弃城绕道,不但自己的粮草消耗没有办法得到补充,军队的士气会下落,而且稍有不慎,还会有依托着城市的军队出兵偷袭骚扰,这更是让军队不胜烦恼的地方。
明朝几乎可以算是汉人守城攻城作战的巅峰水准了。所以我们便举一个发生在明朝的例子来为前面的论述做背书。明朝甫定天下,建文帝急于削藩而导致藩王造反,燕王朱棣更是一鼓作气篡位成功。在朱棣政变的过程之中,战争的胜利是其能够成功的首要因素。朱棣在攻打明朝京师南京城的途中就曾经打过一场非常漂亮的攻城战。因为当时朱棣选择南下的线路要经过山东,所以攻克济南城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当时的朱棣为了攻克济南可真是耗费了一番心血。
古代城池往往是驿站的中心。因为古代的交通不发达,所以通信就更加重要,情报运输的工作几乎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整个山东的驿站系统都是以济南成为中心,唯有拿下济南,才能够保证信息的通畅,不至于变成聋子。而我们所采用的驿站系统就是依靠大城市才能传递的,得到了城池就能够控制邮路,这样一来完全可以切断敌人的消息来源,这是战争中极为紧要的一个环节,绝不能等闲视之。切断了邮路之后,建文帝一方的情报来源就受到了挫伤,很多时候,控制了邮路的一方还会放出一些假消息混淆视听,也正是这样朱棣才能放心大胆的攻城略地。
我们前面就已经提到过,大城市对于周边乡村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座发达的城市必然有着完善的官僚体系,不然也无法完成平日里朝廷颁布的各项任务。一个大省其首府城市必然是全省中官僚体系最完备的地方,城市的发达也会吸引大量的商人前来,这样就完成了粮食从征发、运输到消耗整个过程。而能够掌控这样资源的唯有城市才能做到,你不论得到多少的土地都需要派驻士兵前往守护,而这些士兵每人都不可能不吃不喝,土地越广,军队越多,需要的粮食就越多,这些无一不需要一个完备的城市系统来提供。
毕竟想要坐稳江山不能一味地巧取豪夺,还是得行王道,用正规的手法来取得所需的粮食,攻取城市才是上上之策。朱棣的军队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保证军队的整体士气,不可能指望一群快要饿死的士兵还如同虎狼一般英勇无畏的作战,这是任何人都办不到的事情。
即使得到了粮食,运输也是一大问题。没有一个接一个的城市作为依靠,押运粮草的成本非常之高,而且还不保险。城市的出现让长距离粮草押运成为非常便利的事情。想要攻取天下毕竟不可能一味地巧取豪夺,烧杀劫掠。沿途劫掠这样的事情完全是饮鸩止渴的做法,且不说能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单凭沿途的那些农户家中的余粮根本不可能满足大军作战的需求。唯有大城市才能够有着充足的粮食储备。朱棣强占济南之后,就完全可以放心的继续作战不必担心自己的军队没有粮饷的问题了,影响力巨大的济南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需供应基地,原本的官[完全可以打开来供应军队的吃喝。
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比较低下,只有大城市才能聚起数十万的人口。有了大城市的人口优势完全可以随时征发士兵,不用担心兵尽粮竭的发生。消耗的士兵可以得到快速的补充,前方的战事即使稍稍遇到阻碍,也能够快速的得到兵卒的补充。而且有了城市在身后作为依靠,前线交战的士兵也能够放心的作战,他们明白一旦战争失败,还可以躲进坚固的城池之中暂时缓解一下压力,不会有腹背受敌的隐忧,将士们作起战来也会发挥出良好的水平。作为辐辏山东的大城市,济南城被攻破意味着山东很快就成为了朱棣的后援基地,士兵们完全能够放心的向南京进发,不会为粮草的问题担心,士气也变得高涨起来。
经过我举的这个例子,相必大家也能够了解到城池对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了。这样的常识掌握之后,茶余饭后与人闲谈也能够有的放矢,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被人所暗笑。
古代打仗

为什么古代打仗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

用图说话,一目了然。如果可以绕,这些城市就不会有它们的名气了。中国说大,面积第三,说小,历史也就这么几股地方势力来回搅。因为有地形存在,所以这些城市具备区位核心辨识度。这种区位战略禀赋至今都存在。当然,与经济禀赋并不完全挂钩。

网络配图

驻军所在,如果是平坦的区域,一般是找到补给成本最佳的辐射核心点,在区域内形成协防联动,谁绕进去谁死。如果是具有山川形胜的区域,一般是找到用兵成本最佳的关塞要冲点,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循环线节点,更绕不开。

纵观古代那些承担过都城责任,或者著名军事要塞的城市,除屯80万禁军的北宋开封,几乎无一不具备地形拱戴。什么是形胜,有大江大河为屏,有高山险阻为障,独留狭长关道,防御纵深越长越好,后方腹地越平越大则越好。

地形,经济上决定了平原耕种的产出能力大小,军事上决定了山川防卫的险要程度,补给上决定了驻兵成本的高低。江河湖泽与群山隘口的分布,能够形成具有高区域辨识度,高集聚人口能力的核心区位。如果这里再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原腹地经济,则可成为路线上的最佳囤兵点和补给点。这种脱离一产的行政、军事、货品集中供给的聚落或地带,加上古代城防体系,慢慢得就演化成消费型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集聚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所在区位板块的人口汇集,推动着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而加强了城市在经济上的规模优势与辐射能力。而其周边平原耕地的大小,又成为城市的人口腹地,成为城市经济的基础和依托。

网络配图

稍有逼格的战争,就不会是为了纯屠杀,而是为了占人口、抢地盘,将来是要文化转型,消化治理的。单纯为抢经济存量的强盗,一般是乌合流寇,也没能力摆脱核心城市内屯扎的正规军,反应极为快速的强力追踪式打击。王朝维系不下去的时候,往往是正规军连流寇都不如的时候。当然,游牧民族也经常干纯打劫的事。

正儿八经的扩张逐鹿战争,既不为单纯掠夺,其实也有战略性弃守,这种对暂时不能有效补给和控制的区域,主动撤离得长远举措。就是为了不被切断后路,毕竟保存有生力量——人,是对战争更至为关键的。

战争,的确是一座城一座城打,但并非是一座城挨一座城打。比如周文王伐灭黎国(今山西长治一带),秦昭王长平决战(也是山西长治一带),其战略目的就是为控制太行八陉的南四陉,直接剑指敌国中枢殷都、邯郸。这是区位战略价值,并非此地经济具有特别大吸引力。打上党这座城,是为了俯控更大一片区域,而不是为了它旁边的下一座城。长期具有交通要道,相当经济价值的殷邺、邯郸,形胜却不足。事实上,地方郡道治所,往往就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县城群中心城市。先秦喜用城池划分范围,就是因为那时交通尚不发达,达到城市规模的聚落还不够多,城镇对比农村的辐控优势特别大,控制一座城池意味着一整片区域被收入囊中。

网络配图

和平时期,地理形胜的权重优势并不突出。但战争时期,地势形胜的力量是很大的。日本用了多少年,才撕开中国第二地理阶梯的一个小口子,自己也已被拖垮了。

占领一座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往往意味着这座城市作为核心所承担的整个周边亚区,也一并被攻破占领。起码占领整个板块已经是十分容易,迟早的事了。这种城市往往是这个大板块的行政、指挥、补给中心。失掉了就只能当游击队了。而不具备特别高战略价值的城市,即使经济繁荣,也不一定能守得住,至少需要花费极大的,超出承受范围的成本才能守住。

相关参考

古代打仗爲何必須要打下城池

自古以來,人類戰爭就伴隨着血腥殺戮。在冷兵器時代,雖然士兵傷亡人數遠遠不及現代,但其殘酷程度有過之無不及。尤其在攻城戰的時候,進攻方的士兵只能通過雲梯等簡易攻城工具作戰,就算攻下城池,士兵的傷亡也將會

古代打仗往往進攻城池,為何不直接繞過去

縱觀人類歷史,從某方面來說,就是一部戰爭史,從原始社會開始,各部落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大大小小的戰爭從未斷絕。進入奴隸社會之後,戰亂比以前更多,真正稱得上太平盛世的時間很短,且不說世界史,只看中國歷史的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非要進攻城池,難道不可以繞過去

相信很多喜歡看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他們通常是先直接攻城,攻城之後才能進行下一場戰鬥,攻城的時間通常很長,但優勢是破壞性較小。這也讓很多朋友感到很不解,古人為什麼要攻城呢?我們不能繞過去嗎?在古代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非要進攻城池,難道不可以繞過去

相信很多喜歡看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他們通常是先直接攻城,攻城之後才能進行下一場戰鬥,攻城的時間通常很長,但優勢是破壞性較小。這也讓很多朋友感到很不解,古人為什麼要攻城呢?我們不能繞過去嗎?在古代

明朝最胖王爷,李自成攻破城池他因胖难行,最终被做成 ”活人宴”

自古皇家出生的贵族丰衣足食,身体自然比寻常百姓家健壮。有些皇族子弟懂得节制,保护一个良好的身材,有些子弟则胡吃海喝,落下个臃肿不堪。明朝一位王爷就是后者,他体重多达360斤,生得是福命,但最终也因这一

明朝最胖王爷,李自成攻破城池他因胖难行,最终被做成 ”活人宴”

自古皇家出生的贵族丰衣足食,身体自然比寻常百姓家健壮。有些皇族子弟懂得节制,保护一个良好的身材,有些子弟则胡吃海喝,落下个臃肿不堪。明朝一位王爷就是后者,他体重多达360斤,生得是福命,但最终也因这一

要一座座的攻下来 为何古代战争不能绕过城池

在古代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当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次的战争中,不论敌我,都会将进军道路上的城池一座座给攻下来,而不会绕过去,进而进攻下一个。除非说是这座城池久攻不下,他们才会在被逼万分无奈

古代打仗时的攻城云梯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打仗时的攻城云梯介绍,欢迎阅读哦~我国古代的政权一直都是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各政权不停的交替,战争时有发生。为了保卫城池,每个国家都会有很多巧妙的防御措施,其中,筑城墙

灭南宋以后,元朝全国拆城墙,可拆到浙江一个小城时,却不敢拆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胜利的计谋,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城池的故事,在古代,城池是十分重要的,拥有了城池,那就拥有了一系列的资源,所以古代打仗,最看重的就是攻城略地,对于重要的城池,那更是修

砖上必须刻上名字,违者杀无赦

在古代,城墙的坚固与否,几乎决定了一座城池的命运。通常来说,如果想要攻破城池,首先就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否则即使再多的军队,也难以取得胜利,一旦修建的城墙出现质量问题,其下场可想而知。对于都城来说,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