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Posted 公元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2、国军坦克孤身扑入敌营 抗战史上最悲壮瞬间

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写的一首抒情感怀的千古绝唱。此诗主要写诗人自己所走的落魄潦倒之路,但读来铿镪有力,给人一种精神俊朗、豪情万丈的落魄形象,因此这种落魄潦倒的形象并不可悲可怜,反而令人无限神往,令人肃然起敬。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让人感动不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悲壮瞬间。这篇文章所选出的中国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虽然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一、岳飞尽忠风波亭
公元1125年,金国入侵中原,岳飞投军抗金,挥师北伐,在以后的10多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高歌猛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大片中原腹地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公元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起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抗金的疆场之上,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以岳飞作为悲壮英雄的代表,实际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历代以来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将贤相,类似这种自毁长城的行经,人们在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唏嘘叹息。
二、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只能是怀着满腔愤恨而老死山野,那么,南宋另一位爱国诗人范成大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朝中大臣无不畏惧,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于是,范成大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害,但终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泪写下“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首诗遂成为千古绝唱。
三、崖山一战天下亡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南宋将领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找到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m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最后,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四、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是为了反对蒙元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祥兴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败被俘。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诗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赴
难。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五、史可法扬州抗清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满清入侵中原,兵困扬州。史可法率兵抗清,督师扬州。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清军首领多铎劝降,史可法大呼:“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u”于是,壮烈殉国。清军疯狂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清代诗人张尔荩为其撰写楹联曰:“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十四个字言简意赅,让后世领略到史可法与扬州共存亡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
六、南明英烈不北王
 “宁作南鬼,不为北王”是南明英烈的真实写照。从史可法到张苍水,历史告诉了人们,华夏民族不只有贪慕富贵、屈膝投降的叛徒汉奸,更有高风亮节、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想来曾任南明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张苍水若是投降满清,绝对可以封王拜侯,但是,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却无法让一个民族降尊屈膝。看到一个个壮烈殉节的英雄,实实在在的感叹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确实有着所独具的原因。当投降满清的南明故将刘良佐,妄图劝降死守江阴孤城的南明守将阎应元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义所在,绝不服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掌握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见我江东忠义士民乎?”每读此话,不觉泪流满面。
阎应元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赴任江阴典史。公元1645年,清兵南侵,直逼江阴城下。阎应元率领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了七万五千兵。城破之日,江阴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人。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亲王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依然始终没有弯下膝盖,最后英勇就义。闫应元就义前曾留下一首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七、李定国客死异乡
李定国,这位南明乃至中华历史上的绝代名将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续,鞠躬尽瘁八个字来形容。满清入侵中原,李定国率兵屡破清军,连杀满清四大汉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满清敬谨亲王尼堪。实在是万历朝以来中华对外族战争之从所未有的胜利。可惜的是,他的战功遭到了同为大西军出身,又同为南明军事领袖的孙可望嫉妒,最终孙可望投降了满清,被封为王,并将南明军的虚实尽数告诉了大汉奸洪承畴,最终李定国被迫退向缅甸。不久又传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的消息。李定国,这位南明最后一根支柱终于病倒了。临终之际,他对儿子说:“宁可死于荒野,也绝不可投降。”一代名将如此客死异乡,不禁令人动容。
八、夏完淳为国赴难
公元1647年,既是明永历元年,也是清顺治四年。就在这一年的 九月十九日,清兵如林的南京大狱中,43位抗清义士慷慨赴死,为国捐躯。其中有一位年仅17岁少年,临行前面不改色,一如平常。同时赴难的一位老人问他:“孩子,你年纪轻轻,为何就要赴死呢?”他微笑答道:“宁为袁粲死,不作渊生!老人家为何看不起我呢?”说罢,慷慨赴难,从容就义。这位少年就是史上为国捐躯年龄最轻的抗清英雄夏完淳。三个月前,由于叛徒出卖,14岁就随父坚持抗清的夏完淳不幸被捕入狱。
在清军的大狱中,夏完淳写下一首题为《别云间》的五言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当后世人们看到这首诗时,谁能品味出昔日少年英雄的悲壮与豪迈?谁能体会出一个十七岁的短暂生命的真正含义呢?夏完淳英勇就义前,留下了在狱中撰写的诗稿《南冠草》。1943年,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南冠草》,以纪念夏完淳这位明朝末年矢志抗清、宁死不屈的少年英雄。1953年,《南冠草》被改编成越剧。三年后,南京越剧团进京演出越剧《南冠草》,受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古代瞬间历史悲壮

国军坦克孤身扑入敌营 抗战史上最悲壮瞬间

淞沪会战,中日坦克首次交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规化、大规模的全面对外外争是中国各种力量都无法承受的。尽管就全球范围而言,日军没有像样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但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新四军,还是国军,在当时都无法有效地在决定性战役中给予日本军队以致命性打击。

1937年“8.13”事变爆发,上海淞沪会战打响,这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由于受市区建筑的限制和坦克本身的机械问题的影响,坦克发挥的作用有限。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坦克首次交锋,但这些战斗并没有对战役结果造成多大影响,双方的坦克均从属于步兵方阵,掩护步兵冲锋。

当然,这些数目有限的坦克也对战役部署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国民政府在此次会战中,动用了40万大军,张发奎中将指挥第8和第10集团军在战线右翼(包括浦东、川|沙),朱绍良上将指挥第5和第17集团军在战线的中央位置,陈诚中将的第15和第19集团军布置在左翼(包括宝山)。这些中国军队的精锐部分都是由德国军官训练,采用德式先进装备,号称“国军精华”。而与之对阵的为日本第10军,包括从华北抽调的第5和第6师团、从东北调来的第18和第114师团,第1和第2预备步兵旅团,一个战车联队和3个从日本本土运来的独立轻型坦克大队。截止同年11月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属的9个师团在日本海军第3、第4特遣舰队(含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的护送下,全部抵达上海战区。此时,日军在当地集结了30万官兵、200辆坦克、200架战机和庞大的舰队。

8月19日,中国装甲部队首次参战。据当时参战人员(第9集团军司令部作战科长)回忆,装甲兵团出动两个战车连(坦克重7吨)和战防炮一个营,配属第87师(师长王敬久)攻击杨树浦街区。这是第一张披露刚刚来到中国的全机械化部队的照片,展示重型坦克、摩托车队和驾驶的坦克兵。中国坦克部队的名字是根据传统生肖里的动物来命名的,比如虎、龙之类中国人较为迷信的动物。生肖动物被画在坦克车身上。这批照片拍摄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著名的长沙会战就在此发动。湖南有中国最好的公路网,是中国最好的稻米生产地。尽管日军数次发动攻势企图向南侵占整个湖南,然而该省仅仅有北端一小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领。

尽管美国人没有交待,但从照片看,这应该是维克斯B型坦克,据相关史料载,1934年国军从英国购入了20辆(16辆B型,另外4辆加装无线电通讯装置称为MK.F) 该型坦克。当日凌晨,坦克随87师发起攻击,但因缺乏步兵的配合,坦克全部被击毁,两个连长阵亡。 20日,新调来的第36师(师长宋希濂)参加攻击。当日凌晨,一队轻型坦克参加了36师对汇山码头的攻击。据资料记载,这些坦克当时正在厂内修理,临时拉出参加战斗。由于没有步兵配合,这些坦克也全部被击毁。

21日凌晨,36师再度对汇山码头展开攻击,一度攻到黄浦江边,但天亮后,日军军舰开始猛烈炮击,日机也开始空袭,攻进码头的部队被迫退回,战车第一连和第二连坦克全部被击毁。 经过长达3个月、在上海南京路不足10平方公里范围的艰苦巷战后,10万精锐的中国军队和超过半数的坦克被消耗在这个“东方凡尔登”绞肉机里,而日军大约损失掉6万人左右。

相关参考

历史的瞬间

1.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悲壮瞬间转载10、张巡尽节睢阳城安史之乱中,张巡以数千人的兵力坚守睢阳城,与13万叛军前后进行了大小400余战,杀死敌将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

中国古代最悲壮的5句名言,第一句就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壮志豪情,用生命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悲壮的话语,让我们至今读起来都热血澎湃,正是这些人的行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豪情壮语,体会这些英雄

《公无渡河》,历史上最悲壮的古诗

汉朝、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琴曲最为发达的时代。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一曲《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广

中国古代八大女性偷情高手 武媚娘偷情最有远见成人生赢家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中国古代八大女性偷情高手武媚娘偷情最有远见成人生赢家【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中国古都的女人要被历史记住很难,要么因为长得特别美而流芳百世,例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古代人数最多的姓是什么?古代八大姓氏介绍

  古人的名字分为姓、氏、字、号等,很多人都不清楚姓和氏的区别。其实氏可以当做是姓的分支,姓代表你的祖先一脉,而氏只是家族的称号。不过在秦汉以后,姓和氏几乎已经融为一体,所以此后统称姓氏。那在古代哪个

古代最伟大的八大工程,各个宏伟壮观,你去过几个

中国古人凭借智慧及勤劳,建造了数不清的伟大工程,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其中最伟大的八个。1,北京故宫,世界规模最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2,广西灵渠,现如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人称做「”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方腊八大天王是哪几个 方腊手下大将有哪些

...传里面双方有悲壮的战役。那方腊手下大将有哪些?他的八大天王是哪几个?方腊是水浒传中四大寇之一,而且出场在后几十回。征讨方腊是梁山好汉们最悲壮的一场战役,而且伤亡过半,让读者看着满心的悲凉。那么方腊手下...

历史上最悲壮的5位名将,他们死后王朝就随之灭亡,莫非是天意

1.李牧李牧是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先是在赵国北部抗击匈奴,当时匈奴兵强马壮,屡次侵犯边境,每当匈奴前来时,李牧都命令部下龟缩城中,示弱匈奴。人们都认为他是胆小鬼,几年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历史时刻,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可歌可泣

汉朝是中国汗青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度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度认同感与国度责任感。正因为如斯,为国效力,成为其时人们愿为之历尽艰险的生命价格取向。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历史时刻,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可歌可泣

汉朝是中国汗青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度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度认同感与国度责任感。正因为如斯,为国效力,成为其时人们愿为之历尽艰险的生命价格取向。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